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就,对外开放程度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扩大。本文以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界,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VEC)对我国对外开放进程中的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呈现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国际贸易计价货币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汇率变动对物价、出口和产出的传递效应,进而对最优汇率制度选择有重要影响。人民币计价结算为研究计价货币转换背景下汇率变动传递效应的差异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样本。本文采用随机波动的时变系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SVAR),讨论了汇率变动传递效应的时变特征,发现人民币计价结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汇率变动对价格、出口和产出的冲击,人民币计价结算背景下实行更加弹性的汇率制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VAR模型估计算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对山东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结果表明,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对于山东省价格指数的冲击程度很小,且对山东省消费价格水平的冲击程度低于全国水平,但传递速度高于全国水平.结论是,人民币汇率对山东省价格的传递效应不完全,不存在"支出转换"效应;影响山东省消费价格指数的主要金融因素仍是货币供应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升值预期与房价波动的联系机理,并利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对国内房价水平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房价变动与汇率波动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汇率的预期上升会推动房价的上涨,而高涨的房价诱使大量境外资本流入,反过来又加大了汇率升水的可能性。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房价变动的传递效应具有由短期波动到长期均衡调整的自我修正的动态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VAR模型估算了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对山东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结果表明,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对于山东省价格指数的冲击程度很小,且对山东省消费价格水平的冲击程度低于全国水平,但传递速度高于全国水平。结论是,人民币汇率对山东省价格的传递效应不完全,不存在"支出转换"效应;影响山东省消费价格指数的主要金融因素仍是货币供应量。  相似文献   

6.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变动对一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以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衡量的国内通货膨胀的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以CPI衡量的通货膨胀水平的传递是不完全的且存在明显的时滞,长期和短期汇率传递效应都很低;汇率变动对我国CPI的传递效应受食品价格冲击的影响非常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和货币政策实施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VAR模型实证研究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波动对生产者价格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这两类价格的传递效应比较低且不完全,因此,用汇率来调整外部失衡的作用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汇率传递的不对称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的汇率波动方向及波动幅度下,汇率传递可能是不对称的。利用中国17个主要贸易伙伴1994~2008年年度数据对人民币汇率传递的不对称性实证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汇率波动方向下,汇率传递弹性是不同的。人民币汇率贬值时的汇率传递弹性为负,升值时的汇率传递弹性为正。在不同的汇率波动幅度下,汇率传递同样是不对称的。当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小于2.68%时,汇率传递弹性为-0.5815;当汇率波动幅度大于2.68%时,汇率传递弹性为-0.0578。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通货膨胀预期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如何稳定物价总水平已成为央行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2010年6月份我国重启人民币汇率改革,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本文运用VAR模型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以CPI为衡量指标的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结果验证了学界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能够通过传递效应降低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的观点,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的传递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名义汇率对中国国内消费物价和生产物价的传递效应表现为,名义有效汇率波动与消费者物价呈负相关,与生产者物价呈正相关,但汇率波动对国内价格水平波动影响力有限。消费者价格波动主要是由于货币供给冲击造成的,生产者价格波动则是由于国外价格冲击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伴随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汇率波动对物价所产生的影响已经引起学者和监管层的广泛关注,而深入研究汇率波动与物价之间的关系对于货币当局制定货币政策,平抑物价波动,更加有效地实施宏观经济政策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按照经典理论的思想,本国汇率的上升会导致国内通货膨胀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局部均衡框架下建立了引入进口关税的成本加成模型分析国外出口厂商的定价行为,并构建了我国各产业的进口价格、名义有效汇率和国外出口商生产成本指数,利用分布滞后模型首次对各产业的汇率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发现: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各产业进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都存在很大差异。以采掘、皮革、冶金和纺织为主的资源类产品的进口价格传递弹性普遍较高,甚至超过具有高附加值的机械产业。资源类中以进口稀有金属为主的采掘业长期传递弹性最高。短期内,几乎所有产业的外国出口厂商都会通过调整成本加成来吸收汇率变动;而在长期,汇率变动基本上对各产业进口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传递,尤其资源类产业更倾向于采取生产方货币定价方式。结果表明我国一方面可以通过汇率升值提高购买力,另一方面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则强烈需要改变现有高耗能的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依然很高,汇率的变动会影响国内外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从而影响商品贸易价格、生产者价格、零售价格水平以及国内价格水平.计量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从长期来看能减小价格上升的压力,然而,由于汇率传递机制存在大量的时滞,汇率的波动在当期对总体价格水平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耿晶晶  陈娜 《中国外资》2011,(20):35-35
目前中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依然很高,汇率的变动会影响国内外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从而影响商品贸易价格、生产者价格、零售价格水平以及国内价格水平。计量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从长期来看能减小价格上升的压力,然而,由于汇率传递机制存在大量的时滞,汇率的波动在当期对总体价格水平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汇率及其对日本美国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估计了人民币汇率变化对美国和日本从中国进口商品价格的传递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升值1%,将导致美国的进口价格短期上涨0.23%,长期上涨0.47%。日本从中国的进口价格对人民币和日元双边汇率的变化更为敏感。如果人民币兑日元名义汇率上升1%,日本的进口价格短期提高0.55%,长期则提高0.99%,具有完全的传递效应。这种高传递效应在食品、原材料、服装、制造和机械等不同类别的进口商品中也存在。但是,进一步分析表明:日本的高传递效应主要归因于中国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而美元是中国对日本出口贸易的主要计价货币。在控制了计价货币因素后,自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的累计升值并未传递到日本的总体进口价格或分类商品进口价格上。人民币汇率的这种低传递效应表明,人民币适度升值对中国的贸易顺差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6.
17.
2021年以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引发了国内对输入型通胀的担忧。在此背景下,研究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具有较强现实意义。本文选取7个代表性行业数据,通过构建ARDL模型和ECM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对我国进口价格传递效应的非对称性和行业异质性。研究发现:第一,人民币汇率与进口价格负相关且传递效应不完全,长期传递效应大于短期传递效应。第二,人民币升值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要小于贬值的传递效应。第三,人民币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在不同行业间存在异质性,进口商品定价权和企业的议价能力差异是造成异质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汇率对进口商品价格传递效应的行业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汇率在不同行业进口价格传递效应的大小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产品可替代性越高的行业其汇率的进口价格传递效应也相应越强,反之则反是。基于上述结论,进一步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认为人民币的自由浮动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9.
从汇率传递视角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一般价格水平的影响机制并利用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的两种不同的函数形式从汇率波动方向和波动幅度两个层面考察了人民币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性。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一般价格水平传递存在非对称性: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对一般价格水平存在较高的传递效应,而人民币贬值对一般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较小;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越大,对一般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越大;最后,本文分析了实证结果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汇率价格传递效应理论是建立在一价定律基础上的,认为汇率变动会对进出口价格产生完全的传递效应。但是,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汇率变动引致的进出口价格相应的变动往往是不完全的。关于汇率变动对进出口价格的不完全传递效应,多数学者从微观经济学的视角展开研究,如不完全竞争、价格歧视、沉淀成本、厂商定价策略等;近年来也有一些学者试图从宏观经济学的视角进行解释,如一国通货膨胀环境、货币政策稳定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