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方式有许多种,本文选择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给管理者的盈余管理提供的机会作为出发点,详细阐述了这种方式下盈余管理的过程,建议进一步细化新准则的有关规定,以规避盈余管理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宋德懋 《商》2012,(20):54-54
企业管理层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以尽可能地进行盈余管理。西方国家的会计理论界很早就开始了盈余管理的研究,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国内外理论界有诸多论述,本文基于国内外文献,对于盈余管理、金融资产分类政策与盈余管理关系进行研究,并对盈余管理体系进行分析,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已成为各国会计准则趋同的目标,其中对金融资产的确认、计量、处置作了全新的规定。就目前而言,我国对于企业金融资产以及公允价值计量缺少较为全面、系统的有关规定,对金融资产相互间的分类规定更宽松,因此上市公司就存在利用金融资产分类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郝苹 《商业时代》2012,(31):73-74
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均按公允价值计价,但其公允价值的变动对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从内蒙古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公司更喜欢选择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投资。本文分析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对上市公司营业利润的影响,并从资本保全角度讨论公司损益情况。文章得出如下结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其他金融资产相比,时间更自由,更易于进行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5.
张琴 《商场现代化》2022,(10):131-133
外部公司治理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是会计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通过对外部公司治理和盈余管理文献的梳理,本文系统地将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分为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以及对盈余管理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并从外部公司治理视角梳理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为发挥外部公司治理因素的治理效应和抑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提供借鉴,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高管薪酬公平性是影响公司高层管理者行为的重要因素,会计盈余又是公司制定高管薪酬的主要标准,因而作为公司政策的决定者和执行者的高管团队有可能产生基于提高薪酬公平性而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本文以高管薪酬公平性这一全新的视角,分析了高管薪酬内部公平性和外部公平性两个方面对高管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及高管利用管理层权力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行性,最后对怎样通过制定合理薪酬结构、改善公司治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作为公司决策的主体,管理者的行为和决策不可避免地存在同群的相互依赖性,公司高管在盈余管理决策中可能存在使自身行为与同群行为保持一致的倾向性。本文采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2-2017年数据,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构造基于分析师共同关注的同群群组,以"同群的同群"作为工具变量对线性均值结构式模型进行识别,并采用条件方差识别方法对盈余管理同群效应的乘数效应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证实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决策存在同群效应,但具有方向上的不对称性,受同群公司向上盈余管理的影响较为显著,对同群公司向下盈余管理的影响不显著。因此,监管部门应重视盈余管理同群效应的外溢影响,特别是公司向上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中按照业务模式与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划分将金融资产分为三类,其中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会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也为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留下余地。以雅戈尔企业为例,论述该企业如何利用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来进行盈余管理,并提出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加强资本市场的建设,完善会计准则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当公司的管理层为了实现其偏好的目标,利用其酌情决定权和裁量权来调整财务报告尤其是其中的会计收益信息时,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就发生了。国外市场上,上市公司出于各种动机而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屡见不鲜。近年来,我国一些公司也逐渐开始进行盈余管理。而一直以来,许多关于盈余管理的定义都将符合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作为盈余管理的前提,比如美国会计学家Scott在《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所作的定义:盈余管理是指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管理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但是盈余管理必然合法么?本文结合国际上关于盈余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案例,对盈余管理包含合法属性这一观点提出质疑,就盈余管理的合法性和企业道德问题进行探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当公司的管理层为了实现其偏好的目标,利用其酌情决定权和裁量权来调整财务报告尤其是其中的会计收益信息时,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就发生了。国外市场上,上市公司出于各种动机而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屡见不鲜。近年来,我国一些公司也逐渐开始进行盈余管理。而一直以来,许多关于盈余管理的定义都将符合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作为盈余管理的前提,比如美国会计学家Scott在《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所作的定义:盈余管理是指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管理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但是盈余管理必然合法么?本文结合国际上关于盈余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案例,对盈余管理包含合法属性这一观点提出质疑,就盈余管理的合法性和企业道德问题进行探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发现管理者在投融资、并购等企业财务行为中存在大量过度自信行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正处于完善阶段,经理人市场远未成熟,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越高,越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其主要原因是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容易高估企业未来收益,容易低估企业的财务风险,其对信息处理较为简单,缺乏理性思考等方面。以往的对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上的指标仍显粗糙,结论可靠性差,若想使结论更具说服力。应建立并运用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综合评价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指标体系,从而更好的探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由于大股东与管理者出于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目的,加之信息不对称及相关方面的监督乏力等因素,企业中普遍存在着盈余管理现象。本文通过对不同股权结构下的管理权进行分析,将产生于代理关系中具有侵害性的盈余管理分为管理者侵害股东利益和大股东与管理者合谋侵害小股东利益两种,并利用博弈原理对这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了分析,以期探寻出大股东与企业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合适的会计政策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管理者合理使用财务会计信息。会计政策的选择对公司的盈余管理影响最大,盈余管理与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采用的方法、要求的目的不同。上市公司在避税、筹资、规避债务契约约束、政治成本、维护管理者当局利益等盈余管理动机下的会计政策选择不同。盈余管理动机下会计政策选择可以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企业会计准则、财务信息披露体系、改善和加强审计监督、发挥市场自身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约束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频繁利用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划分进行盈余管理,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会计准则对收益的披露尚不完善,以及我国信息使用人长期重视利润表信息而忽视资产负债表信息所致,此举不仅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稳健性,也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可持续性和可重复性,进而影响会计信息使用人对会计信息的利用。建议企业自我约束地选择会计政策并编制全面收益表,以杜绝上市公司对金融资产划分的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管理者与投资者的非合作博弈模型,发现了管理者是否进行盈余管理具有博弈特征,他们往往会出于绩效薪酬、政府监管部门政治成本、契约的违约成本和来自企业上市确定股票价格的需要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并根据模型的分析结论提出了完善管理者与利益相关者达成的具有约束力的契约,使其具有法律效力和中央权威干预的引入,加大对管理者盈余管理的处罚力度来改变这个博弈中管理者的效用支付函数等措施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盈余管理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研究热点。 真实盈余管理相较于应计盈余管理,其隐蔽性更强,因此管理者通常会采用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来干预会计信息。 而管理者作为会计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受防御动机的驱使,可能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 在治理环境的监督下,管理者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进行防御的动机会被削弱,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调节管理防御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 文章以 2012~2019 年沪深 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管理防御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探究治理环境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 结果表明:管理防御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程冬雪 《中国市场》2023,(28):149-15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上市公司高效运作的保证。会计稳健性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盈余管理简单来说就是管理员损害股东利益的一种常见的方式,上市公司在早期大多都是进行应计盈余管理,但是随着这些年来投资人和证券监管部门等针对应计盈余管理的行为督促不断的增强,真实盈余管理渐渐地成了管理者的第一目标。文章研究真实盈余管理,利用Roychowdhury、Khan和Watts(2009)的模型来分析会计稳健性。选取2012—2021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能够有效地减少利益相关者所产生的在利益之间的冲突矛盾问题;如果公司治理水平提高,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会相对降低;通过会计稳健性的中介影响促进了公司治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这一发现有助于企业、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认识,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便于加强公司治理和实施稳健会计政策,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值。  相似文献   

18.
盈余管理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可以相互替代使用的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两种方式,管理者如何权衡决策以及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是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识别和防范盈余管理行为的核心和关键。本文以2001-2009年微利上市公司为样本,在Hausman设定误差检验结果的基础上构建联立方程,研究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时间次序和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管理者在进行盈余管理决策时,真实盈余管理决策和应计盈余管理决策是同时做出的,两类盈余管理程度相互影响;盈余管理成本影响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当企业处于缺少行业竞争力的地位时,真实盈余管理的空间较小,管理者会采用相对较多的应计盈余管理,而当企业本身的会计业务受到严格监管时,管理者则会倾向采用较多的真实盈余管理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9.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惯用手段,因此,新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作了重大调整,如:长期资产减值不允许转回,单独设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等,这对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起到了很好的遏制作用。本文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的相关问题进行一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20.
陈佳  万燕 《商》2014,(7):27-27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国内外学者对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的不同结论进行分类评述,并对未来的研究做了相应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