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呆账、坏账与企业赊销政策存在因果关系,企业往往会利用应收账款来扩大销售,但由此造成的正负面影响相互依存,甚至带来资金链断裂造成了企业破产,因此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化,企业想要在这种局势下站稳脚跟长远发展,需要从各个角度出发进行适当的调整,其中利用赊销手段争取市场上的占有率是非常有效的途径.然而赊销方式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创造好处的同时也会使应收账款居高不下.赊销手段能够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注入动力,可是如果所采取的管理方式有欠缺,就会造成资金链断裂问题发生,到时候企业就会蒙受很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应收账款的概念及形成管理不善的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望能够为企业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提供有利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常慧 《山西财税》2012,(6):42-43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会存在应收账款的业务往来,应收账款业务是一种经常性的经济事项,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风险,若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产生坏账,则会造成企业资金短缺,造成资金周转困难。所以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一、应收账款的内涵首先,应收账款是一种商业信用,即由赊销业务而产生的,它是由销售活动形成的债权。其次,应收账款是企业与外单位之间进行产品交易或提  相似文献   

4.
企业的应收账款是由于赊销货物或者劳务产生的,其目的是为了增加企业销售,提高自己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扩大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但是,过多的赊销行为也会造成企业占用大量的资金,限制了企业的现金流动,更有甚者这些应收账款会有产生坏账的风险,本文从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和对策方面,阐述企业如何防范应收账款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胥玲 《中国外资》2012,(7):47+49
应收账款拖欠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用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由于赊销而产生的应收账款的问题也日益严重。企业采用信用销售方式可以扩大销售量,但往往又存在着诸多隐患,管理不当就有可能造成应收账款的流失,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在现代企业中建立行之有效的应收账制度,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运行风险,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任秀梅 《财会学习》2020,(14):149-149,151
随着行业的发展,企业在市场经济中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就导致了企业的销售政策和销售方式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出版社为了能够提升销售额,很多时候都会采用一定的赊销政策,这样就会造成出版社产生应收账款。虽然应收账款能够提升出版社的销售业绩,但是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必须加强对出版社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与管理,确保出版社的资金安全。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加剧,我国目前的市场基本上是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中小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生存,就必须扩大产品销量,提高市场占有率,经常会采用赊销手段来扩大销量。而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存在应收账款管理方式简单,企业各项财务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使得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风险。尤其是应收账款周转慢、资金回收困难、造成现金流量不足,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企业为了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就必须加强资金管理,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提高资金使用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及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商业竞争,应收账款也就应运而生.应收账款对企业而言利弊参半,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引起企业足够的重视.如何加强其管理,很值得探讨. 一、应收账款的含义、形成的直接原因及危害 形成应收账款的直接原因是赊销.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抓住商机,除了要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售后服务外,还要运用赊销方式来扩大销售.商品与劳务的赊销、赊购、已成为当代经济的基本特征.而商品、劳务赊销的结果,一方面扩大了企业的销路,增加了产品销售收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又形成了一定的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9.
浅议企业应收账款的防范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海燕 《会计师》2012,(9):45-46
应收账款是由企业的赊销业务带来的,赊销业务是指企业的购货方拿走了企业的货物,但并没有同时给企业付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推行,企业向客户赊销产品,就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  相似文献   

10.
《会计师》2015,(24)
企业为了扩大产品的销售,往往会通过信用手段即赊销方式来进行,这样就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而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进而影响着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所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企业应收账款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立信用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及提高人员素质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很多企业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会运用赊销手段.这种赊销方式能够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却会导致企业应收账款的增加.应收账款会给企业管理带来很多问题,会增加坏账损失几率,最终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正常经营.  相似文献   

12.
罗静 《会计师》2014,(3):34-35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加剧,我国目前的市场基本上是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中小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生存,就必须扩大产品销量,提高市场占有率,经常会采用赊销手段来扩大销量.而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存在应收账款管理方式简单,企业各项财务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使得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风险.尤其是应收账款周转慢、资金回收困难、造成现金流量不足,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企业为了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就必须加强资金管理,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提高资金使用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及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这些款项有一部分是以赊销的方式而形成的应收账款,它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进一步推广,应收账款的数额越来越大。如果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当.就会造成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或形成坏账,增加会计成本,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针对当前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笔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提高该项工作的质量,为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理清思路。  相似文献   

14.
许久霞 《会计师》2008,(4):32-33
本文根据企业盲目赊销的问题,给企业造成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消除不利影响及解决应收账款管理中问题的办法。目的是促使企业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使应收账款这一资产在企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流入,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企业为了尽快占领市场份额,一般会采取商业信用模式基础的赊销方式来增强企业的销售竞争力.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应收账款不断增加,为企业的经营带来了风险,增加了企业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现代企业如何从内部管理的角度出发,有效降低和防范应收账款风险的发生、保证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回己经成为现代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将就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进行剖析,进一步探寻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曾岚 《会计师》2019,(11):38-3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赊销是企业快速扩大市场的主要措施之一。这种因赊销导致的应收账款增加将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本文基于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分析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主要存在信用管理缺失、大量无偿占用运营资金、回款周期长、周转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企业回收资金周期延长,很有可能会出现呆账或者坏账的现象。企业为了增加销售额,就会采用赊销的方式,应收账款增加,就需要面临信用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中,对于应收账款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非常重要,能够有效地降低信用违约风险。本论文针对信用管理视角的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控制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8.
赊销成为企业参与竞争的一项重要手段,同时也加大了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性。本文针对企业应收账款的成因,就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清欠管理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马玉芝 《会计师》2014,(7):25-26
随着现代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扩大自身的市场,开始利用商业信用进行赊销,应收账款也就应运而生,应收账款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针对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分析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马玉芝 《会计师》2014,(4):25-26
随着现代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扩大自身的市场,开始利用商业信用进行赊销,应收账款也就应运而生,应收账款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针对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分析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