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价民营化改革的绩效可以为进一步推进城市公用事业的民营化改革提供指引。本文讨论了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绩效的评价原则、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进一步推进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固有效的模式.本文借鉴国外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模式,设计出"政府引导+特许经营"模式,认为政府引导主要从特许经营法律法规体系、运作程序等多方面实施引导,可依据公用事业项目的不同类型,从而采取不同的路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公平与效率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过程中公平与效率的现状及其关系,为我们正确处理公用资源有限性和人们需求多样性的关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推进的过程,因而改革的过程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由于公用事业对于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性,这些风险产生的后果可能比较重要.因而,应对和防范这些风险也是推进我国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评述城市公用事业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中需加强法规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城市公用事业的整体规划与实施、城市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的投资、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安全保障和应对突发事件、对特殊群体和事件的政策性补贴、实行有效政府管制等七个方面的政府责任,并据此提出了实现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中政府责任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自然会对传统的规制提出挑战,需要进行规制改革以符合民营化的进程.规制机构的独立性是合理规制的重要条件.加强规制机构的独立性,应当解决目前城市公用事业规制机构独立性的最主要问题--政企不分,应当体现规制机构与城市政府的相对独立,体现在规制上必须具备法理的独立性及规制机构自身运转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资源配置效率、价格机制、投资结构三个方面介绍了对市政公用事业进行民营化的原因.分析了市政公用事业民营化的三种模式,提出了从进入、价格,普遍服务等方面对市政公用事业进行监管,以提高公用事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50多年来,黑龙江省城市公用事业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由于公用事业领域管理体制僵硬,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计划经济色彩比较浓厚,加之公用事业的地方政府单一投资局面,使得黑龙江省的城市公用事业仍然严重滞后于城市化建设的需要,因而应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省市的一些先进做法,将民间资本引入到市政公用事业领域中。 相似文献
9.
关于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涉及到的规制改革方面,放松规制与强化规制均有一定道理.要放松进入规制,解决民营企业"进的来"问题;要实行不对称规制,解决民营企业"呆的住"问题;要强化社会规制,解决民营企业"干的好"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研究了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给消费者带来的价格上涨的风险、产品或服务质量下降的风险、普遍服务缺失以及价格歧视的风险等三类风险,分析了这三类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风险防范对策,为保证公用事业改革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沃尔夫冈&#;克莱门特 《商务周刊》2009,(9):42-42
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失业人数日益增加,人们愈来愈关注一个问题:是政府部门,还是与企业和劳务市场联系更紧密的私营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能够更有效地解决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公用事业改革的市场化和民营化之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公用事业改革的实质是市场化,而民营化的主张很可能把我国的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变成一场所有制改革,而忽视市场结构的变革。民营化期望通过促进个人利益最大化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逻辑并非十分可靠,如果缺乏健全的监管体制,民营经济控制公共事业很可能会牺牲社会整体利益和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介绍了市政公用事业的基本内容,并根据国外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有经营性公用事业的现实情况,对其民营化改革的必要性及困难从政府、企业、公众等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进行了SWOT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李嘉娜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5):82-87
市政公用事业的民营化已成为全球民营化改革的主流。实践证明,在市政公用事业领域,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共同参与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及服务的制度安排作为一种全新的概念模式方兴未艾。它被形象地称作"公私合作制",其内涵正不断被各国独具特色的实践所演绎和丰富。传统监管模式的失灵是催生公私合作制的根本动因,从中亦折射出西方国家对这种传统监管进行深度反思与大胆革新的智慧和勇气。公私合作制绝非简单的产权改革,更不是所谓的"私有化",从本质上看,它是一项依托政府承担监管责任,通过竞争机制与市场监管良性互动予以维系的综合性制度。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用事业作为城市生存发展的基础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基本保障,其运行机制的和谐构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传统的我国公用事业运行机制,政府倾向于以"二元对立"的姿态将公用事业企业和社会公众看作两大各自独立的博弈主体。而治理理论视角下的公用事业机制的构建,则倡导政府、公用事业企业和社会公众三者之间形成和谐参与的互动关系,以达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公用事业领域本身的特殊性,我国一直实行政企合一的垄断经营,其种种弊端随着改革纵深化和“经营城市”的提出日益凸现,城市公用设施成为我国市场化水平最低、运营效率最低的领域之一,同时政府也面临着建设基础设施的巨大资金压力。在此背景下,章探讨了利用项目融资BOT模式将丰富高效的民间资本引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多方面议题和进展情况,并提出须在“共赢”原则下才可能成功推动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 相似文献
19.
对公用事业民营化趋势的制度供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制度供求分析框架研究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影响因素与趋势特征.宪法秩序与现存制度安排的变化为公用事业民营化提供了制度保证;巨大的财政压力迫使政府进行制度创新;国外公用事业改革为制度创新提供了知识积累;决策者利益使制度供给复杂化;技术发展增加了对公用事业民营化的需求;市场规模扩大减少了公用事业民营化的经济障碍.中国公用事业民营化趋势具有必然性、渐进性与多样性、不平衡性及一定的不稳定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20.
公用事业民营化是世界潮流
在人类的历史上,私人和社区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生产供给是很久远的事情,教育最早是由私人(如私塾)和教会创办的,医疗是由江湖郎中和社区医生提供的,交通和水务也是由私人经营或社区自理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