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要以完善的区域金融市场为支撑。本文将分别从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区域金融尤其是银行的稳定性以及金融运行环境的角度,对长株潭城市群区域金融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估,找出制约区域金融经济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何锋 《济南金融》2014,(6):16-20
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先后提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构想,深入区域金融中心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国内外区域金融中心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课题进行展望,期望能为区域金融中心问题的相关研究拓宽研究视角,为各地的金融中心建设实践提供比较和借鉴的可能思路。  相似文献   

3.
试析广州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与劣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的金融区位力和金融总量指标在华南地区优势明显,但金融结构指标不够理想。要打造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应从区位定位、战略定位、战略对策三个角度进行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4.
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对于加快区域金融的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们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中对区域金融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区域金融的发展应该从"机构"和"体制"的角度转换到"功能观"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区域金融体系的构建和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从而促进金融效率的提高和区域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通过金融资源在一定空间的集聚与辐射效应,区域金融中心和城市群形成了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研究郑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中原城市群金融发展的关系,对于推动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探寻中原城市群发展新路径,确定中原城市群金融发展时序,实现中原城市群金融资源战略整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政府应确立郑州区域金融中心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地方商业金融机构,创新中原城市群金融机构合作机制,改善中原城市群金融生态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构建区域金融中心是发挥金融的支持作用、促进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哈尔滨作为东北亚经济圈枢纽,拥有优越的区域地位、丰富的资源、工业基础,发展潜力巨大。在这样有利条件下,如何利用优势构建哈尔滨和谐生态系统,建立哈尔滨区域金融中心,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积极地现...  相似文献   

7.
金融的发展可以带动经济的增长,经济的增长可以推动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它们之间存在很强的因果关系。金融业的发展对于支持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建设金融中心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金融中心的建设中,人力资源是核心资源,人才的优势也是区域金融中心最重要的竞争优势,金融中心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十分重要和紧迫,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我国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聪  王聪 《南方金融》2005,5(12):10-13
近年来建设金融中心已成为国内金融界人士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尝试运用企业区位选择理论,结合金融中心发展实践,构建国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评估指标体系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国内11个金融中心的竞争力进行评估和比较。  相似文献   

9.
对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促进安徽省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当前我国金融整体改革和金融资源统筹整合已进入了关键时期,构建多层次、功能互补的金融中心,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打造合肥金融中心对于促进安徽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合肥市金融业发展的基础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就如何引导合肥金融业发展,进而促进安徽省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不仅需要大量的复合型、国际化金融人才,还需要与其功能定位相适应的特色人才,高校作为金融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的金融人才必须与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需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区域金融发展的差距一直在不断扩大。我国经济增长具有突出的地区发展特点,而我国区域金融的非均衡性发展也已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和政府研究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从四大地区的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发展状况入手,对我国区域金融的差异性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归纳出我国区域金融的发展特点以及差异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我国区域金融协调性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呈现较大的不平衡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金融发展是由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主导推动的。本文首先通过泰尔指数来描述区域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性,发现东、中、西和东北地区间及地区内均存在金融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进而分析中央政府的财政、股票、利率等政策所带来的效应,发现区域政策会进一步加剧区域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3.
刘伯酉 《河北金融》2013,(9):6-7,30
金融中心建设对地方经济具有带动作用.本文对国内主要城市金融中心建设基本情况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论证出国内金融中心建设必须以本地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在建设过程中找准自身定位,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形成具有功能性的各层次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14.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研究的三个主题和发展的五种模式,提出规范性政策的出台将加速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并将呈现出逐渐规范、垄断分化、制度优势、主导行业以及影响监管格局和立法等趋势.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金融地理学的研究范围下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填补了金融地理学的理论空白。本文将从研究进展最为深入,研究成果颇为丰硕的金融中心、区域金融与金融集聚三个方面对金融地理学展开评述。  相似文献   

16.
金融服务业发展水平是一个金融中心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目前,上海在金融服务意识、能力和水平上,还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并成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最大瓶颈。应从金融资源聚集与扩散、金融服务业引进与提升、监管与创新等三个方面,着力提升上海金融中心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金融中心理论、市场供需理论和教育理论,分析了我国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带来的金融人才需求趋势的变化及高职金融专业教育面临的问题,提出在建设金融中心背景下,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教学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地位;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拓宽专业口径,夯实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改革考试方法,建立创新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尝试基于金融地理学和二元经济理论阐释区域金融改革发展的动因,并结合中国现实情况,强调"自下而上"的改革试点模式符合中国国情,采取区域试点、地方推动形式有助于在全局层面控制风险,且有利于灵活处理改革立法与改革实践的关系,充分激发基层探索的源动力和首创精神,但是试点地区应具备代表性、较强的组织领导、较好的工作基础以及相应的发展潜力和承受能力等基本要件。其次,对八类区域金融改革试点的实施进展、成效及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评述,包括自贸区金融改革试点、民间金融综合改革试点、科技金融创新试点、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普惠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服务实体经济改革试点、绿色金融改革试点以及区域特色金融改革与创新试点。最后,对区域金融改革工作进行了展望,认为未来区域金融改革应继续深化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推进绿色金融改革试点工作,将农村金融改革推向纵深,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改革试点,加强区域金融改革的统筹、引导与规范。  相似文献   

19.
20.
我国金融中心综合评价分析及发展战略目标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金融中心可以增强城市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区域金融中心综合实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实力、金融实力和区位优势等,采用层次分析模型,设计出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出各层综合函数,计算出全国36城市金融中心综合实力排序,同时运用聚类分析模型,对全国36个城市金融中心等级进行分类.我国的金融中心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但是中西部地区的金融中心正在快速成长,金融中心的发展应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相呼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