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0 毫秒
1.
简论政府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干预宋士云粮食生产因受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双重制约,尤其在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市场价格的波动。政府应该冷静地、恰当地处理,使粮食生产和流通尽快恢复正常。但政府却往往不能正确对待,采取了一些错...  相似文献   

2.
目前粮食过剩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目前粮食供求状况的基本分析和判断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粮食供求关系明显改善,粮食供求形势呈现出比较宽松的状态。一方面,总量上供大于求,国家粮食储备达历史最高水平。自1992年以来,粮食连年丰收,尤其是1995、1996两年大幅度增产,增产总量达...  相似文献   

3.
2007年以来,国际粮食供求和市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粮油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粮食供求和市场形势也出现一些新变化,虽然国内粮食连续四年丰产,总量基本平衡,但部分粮油品种供求失衡,粮油  相似文献   

4.
入世以来,世界粮食(本文的粮食主要指小麦、玉米和稻谷三大主粮品种,不包括大豆,下同)产量持续提高,消费量平稳增长,贸易量不断增加,世界粮食供求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受极端天气、经济形势及投机资本等诸多因素影响,世界粮食价格短期内大涨大落,波动频繁,对我国粮食贸易产生了一定影响,进而影响我国粮食供求状况以及国内相关粮食产品的价格,甚至影响到了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5.
邢岩 《农业经济》2005,(3):30-31
进入21世纪,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将呈现“四个不会变”的总趋势:一是全国总人口每年增长1000万左右的趋势不会变;二是全国耕地面积特别是人均耕地面积缩减的趋势不会变;三是全国粮食总需量不断增加的趋势不会变;四是立足国内为主解决粮食问题的方针不会变。因此,从整体上和中长期看,我国粮食供求将是偏紧的,特别是近几年来出现的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6.
<正> 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总体下降,粮食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粮食供求关系出现明显转变。市场对粮食供求的敏感性增强,除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外,很多粮食企业,包括粮食加工企业、贸易商都空前关注着2004年甚至2005年的粮食市场。很多人认为2004年我国的粮食可能会供不应求,市场价格会因此而出现大幅上涨,甚至暴涨。正确分析我国粮食生产与销售形势,对指导黑龙江垦区的粮食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2006年国内粮食市场形势分析影响2006年国内粮食市场的因素主要是国家政策、供求关系、天气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等。根据对目前粮食市场信息的分析和我国粮食经济基本运行规律的掌握,笔者初步判断:2006年我国粮食生产继续呈增长态势,粮食库存充裕,市场供给压力较大,粮食供求关系正处在由前两年的偏紧状况向阶段性、结构性供过于求的状况转变。从市场层面上分析,粮食市场价格与2005年相比整体将进一步回落。但考虑到中央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经济政策,国家将继续实行保护农民种粮利益的最低收购价政策。虽然这种政策将会对市场粮价下跌起…  相似文献   

8.
笔者分析认为,今年国内粮食供应存在逐步趋紧的可能,而粮食的消费需求仍将缓慢增加,因此全年的粮食供求关系将由连续数年的供大于求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甚至可能在年底出现供给偏紧的局面。主要理由如下:   一、影响今年粮食供给的主要因素   (一 )2000年全国粮食减产幅度大。 2000年是我国粮食一个大幅度减产的年份,根据国家统计局 2000年年底公布的初步预测,全年粮食减产 9%左右。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我们可以发现,减产的幅度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一次 (上一次发生在 1985年,当年粮食产量比大丰收的 1984年减产约 7% )…  相似文献   

9.
粮食价格对农户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湖南宁乡、汉寿两县为例廖洪乐,李小云一、与本文有关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一)价格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我国学术界主要围绕价格是否是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进行讨论。一种观点认为,价格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0.
影响2006年国内粮食市场的因素主要是国家政策、供求关系、天气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等。根据对目前粮食市场信息的分析和我国粮食经济基本运行规律的掌握,笔者初步判断:2006年我国粮食生产继续呈增长态势,粮食库存充裕,市场供给压力较大,粮食供求关系正处在由前两年的偏紧状况向阶段性、结构性供过于求的状况转变。  相似文献   

11.
食品加工—粮食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粮食的供求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粮食总供给由过去长期短缺转变为阶段性相对过剩。1995年以来,粮食已连续4年丰收,由于总供超过总需求,从1996年下半年以来,粮食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库存大幅度增加,销售不畅。从粮食经营方面来看,长期以来粮食生产、加工。运销、储藏及转化相互脱节,各环节利益分配不公,生产环节的利益明显偏低的格局没有根本的改变。粮食经济面临“增产不增收”、“粮食大县,经济穷县”等诸多困境。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不仅已成为当前启动内需的重大制约因素,严重的是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增加投入的实力。这已成为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破天荒的"十一连增"。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了60709.9万吨,再创历史新高,比2013年增加516万吨,增长0.9%。粮食的连续丰收,极大地改善了国内粮食供求关系,但在最低收购价政策等支撑下,国内粮价继续呈现稳中小幅上涨走势,部分粮食品种的价格甚至在2014年再创历史新高。中华粮网统计的粮食批发价格指数在2014年9月14日达155.7,创历史  相似文献   

13.
粮食是基础性战略资源,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后乃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强和完善粮食宏观调控,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粮食供求形势和粮食市场价格情况,围绕保证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的粮食宏  相似文献   

14.
供求关系是影响粮食生产和储备的关键因素,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粮食供求关系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大。近年来,国际粮食供求关系波动较大,直接影响到广西的粮食供求,进而影响粮食安全和广西经济的发展。粮食安全是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是民生工程重中之重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国家继续支持粮食稳定生产,实施各项惠农政策和严格的粮食进出口保护政策,进一步加大稳定市场价格的力度。预计2006年我国粮食将继续增产,国内粮食供给增加,粮食消费同步增长,但产需增长均有限,产需缺口进一步缩小,粮食库存处于较高水平,通过进口平衡国内市场的压力明显减轻。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近期对600种主要消费品2006年上半年市场供求趋势进行的调查显示,82%的意见认为食品供求平衡,比2005年下半年调查结果提高9个百分点;认为价格稳定的意见占81%,比2005年下半年调查结果提高3个百分点。2006年,我国粮食价格走势存在一定的不确…  相似文献   

16.
粮食购销体制走向市场化的改革,是我国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作出的正确选择。2001年,国务院部署在粮食主销区拉开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序幕。2004年,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在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的同时,国家决定通过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来稳定粮食生产、引导市场粮价和增加农民收入。2008年以来,国家出于调控收购市场需求,以及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民种粮积极性的考虑,又先后启动了玉米、大豆、稻谷、油菜籽等I临时收储政策。实践证明,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对稳定和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障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面对粮食供求关系发生的新变化和形势的新发展,现行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制约了政策效果的充分发挥。一、当前粮食收购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没有体现品种、地区差价,不利于优质粮食品种的发展和粮食的高效流通。托市粮收购的价格标准与农民售粮收入直接相关,是决定政策执行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长期粮食供求状况分析及对策思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国中长期粮食供求状况分析及对策思路马晓河一、中长期粮食供求预测与判断(一)需求趋势分析一般地说,粮食消费需求变动的影响因素很多,如人口、收入水平、城市化程度、价格以及市场发育状况等。这里我们从人口、收入水平和城市化程度三个主要因素入手进行分析。1....  相似文献   

18.
对于我国粮食市场来讲,2004年可谓是极不平常的一年。供求关系逆转导致价格“一飞冲天”,中央出台一号文件既促进“三农”利益又改善粮食供给,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市场化运营,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等等因素和现象相互交织,注定今年的粮油市场将在行业内的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在此我们特对年内市场进行回顾总结,并对来年市场进行概略性的展望,以期对市场人士有所启迪和帮助。一、粮食市场回顾(一)供求关系有效改善我国粮食生产自1997年以后开始整体性的连续下滑,到2003年跌入10年来的低谷。2004年小春产新前,国内粮食库存…  相似文献   

19.
我国粮食供求形势变化之快,粮价起伏之大,让高层决策者伤透脑筋。不仅粮食部门叫苦不迭,农民也深感茫然,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几十年来,除少数年份出现暂时过剩外,都是在紧张平衡中过日子,可是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玉米、稻谷、小麦等主要粮食品种都先后出现定购价高于市场价、销量锐减、库存大量积压的情况。不少同志预测,今年粮食价格将持续低迷,经营者走出困境的希望非常渺茫。那么,粮食为什么出现如此严重的调销不畅?我认为有以下原因:一、供求关系的反应供应量持续增加,需求相对疲软,导致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是粮食…  相似文献   

20.
我国粮食供求形势变化之快,粮价起伏之大,常常让决策者伤脑筋,粮食部门叫苦不迭,农民无所适从。几十年来,除少数年份出现粮食短暂“过剩”外,都是在紧张平衡中过日子。可是去年下半年以来,玉米、稻谷(大米)、小麦等主要粮食品种先后出现定购价高于市场价、销量锐减、库存大量积压的情况。不少同志预测,今年粮食价格将持续低迷,经营者走出困境的希望非常渺茫。粮食市场怎么了?为什么出现如此严重的调销不畅?我认为有以下原因:一、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供应量持续增加,需求相对疲软,导致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是粮食调销不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