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树凯 《发展》2010,(9):27-29
在几乎整个1980年代,九号院是中国农村政策研究的中枢之地。第一拨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就在这里酝酿形成。西皇贼眼下,这个富有历史感和神秘性的院落,曾经聚集了一些高层政治人物。我初出校门便进入其中,在这里工作十几年。印象深刻的,不仅有政策过程中的诸多往事,还有一些“老”者。这是一些革命资历比较深的人,通常,我们称呼为某“老”。从这些“老”身上,或许可以捕捉中国政治的沧桑流变,品味改革年代的风云激荡,甚至还有更多领悟。  相似文献   

2.
6月23日,是原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耿飚去世十周年。八年抗战,他保卫陕甘宁,收复张家口;解放战争中,他是著名的"杨罗耿"兵团的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他是第一位驻西方国家的“将军大使”。  相似文献   

3.
6月23日,是原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耿飚去世十周年。八年抗战,他保卫陕甘宁,收复张家口;解放战争中,他是著名的"杨罗耿"兵团的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他是第一位驻西方国家的“将军大使”。  相似文献   

4.
永远的老大     
李树梅 《东北之窗》2011,(17):111-111
复习了三年,她终于考上了大学,因此,她的年龄长我三岁,在我们那个219女生宿舍,她被称为老大。老大名叫胡晓燕,但我们谁也不愿意叫她的名字,都叫她老大,后来甚至男生都这样称呼:"你们老大。"  相似文献   

5.
只炳生有很多称呼,老战士、老劳模、老总、只大爷……,而他最喜欢的是人们称他为只书记。他务过农、当过兵、经过商,还曾两度被评为市级劳模。如今,62岁且有着42年党龄的他,正带领着企业员工全力打造一个"红色企业",开创一番红火事业。谈起在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只炳生有着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6.
混搭的智慧     
王丰江  黎青 《走向世界》2011,(31):95-95
自从进入商业时代,新兴词汇如雨后春笋般批量生产,如天女散花般大量传播,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目不暇接也要接,不接是不行的,不接就"Out"了,跟不上时代步伐了。好吧,那就愉快或者无奈地接受各种新兴词汇吧。于是,大家在酒桌上,在文章里,几乎在任何需要"表达"的场合,中西词汇混合着说,新老词汇搭配着用,好一派"混搭"风光。混搭也是一个新兴的中文词汇。  相似文献   

7.
《重庆与世界》2013,(2):52-52
由于各国的语言不同,文化生活有差异,以及社会制度不同,在称呼方面差别也很大,如果用错了,不但会令对方不高兴,引起反感,甚至会闹出笑话,引起误会。比如我们中国人以尊老为美德,以老为尊称。我们习惯在姓氏前加一老字,如老张、老李,或者在后面加,如张老、李老,这都表示尊敬。但在西方国家.老人都比较讲究独立,不愿意别人称他为老,你要是恭维他老,他会以为你认为他老,他会很恼火。由于各国习惯不一样,所以我们国内的一些用法不能放到国外去用。  相似文献   

8.
1980年2月,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纪登奎等四人辞去了政治局委员职务.在这次会上,关于纪登奎等人的辞职,陈云专门讲了话:“我不赞成这样对犯错误的同志揪住不放.这种检讨没完没了的情况,我认为不是党的好作风.党接受了他们的辞职以后,在政治上要分配他们的工作,在生活上要照顾他们的需要.”(李艳、熊志勇,《再生中国》下册,第559页,当代世界出版社,2012)1980年4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免去纪登奎、陈锡联的副总理职务,任命赵紫阳、万里为副总理.由此,纪登奎正式退出政坛.  相似文献   

9.
王欣 《走向世界》2010,(14):52-55
青岛最著名的院子,莫过于"劈柴院"。 劈柴院,这个浓缩青岛百年记忆的地方,它既是青岛市井民俗的发源地,也是展现老青岛的"博物馆"。现在,就让我们聚焦百年岛城劈柴院,一起追忆它的前世今生。  相似文献   

10.
张嘉树 《东北之窗》2011,(16):88-88
老滕名字叫滕玉涛,是大连聋人球迷协会的会长。老滕其实也不老,50岁吧,一张充满稚气的方脸永远都在热情地笑着。前几年大连电视台足球频道拍了一个专题片,名叫《球迷老滕的故事》,"老滕"这个雅号就叫响了。我认识老滕是在1996年,我在万达足球俱乐部工作。那时他领导的聋人球迷总是挥着旗子,风雨无阻地陪伴万达,令我们很是感动。2001年,我到《足球周报》以后,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快讯》2013,(33):17-17
西方商界很少出现夫妻共同担任企业高管的局面。而在中国,从卖臭豆腐的路边摊,到洗车门店和家常菜馆,乃至市值上亿的上市公司,夫妻共同经营的"夫妻档"企业存在于中国商界的各个层次。"老板娘"的称呼即是这种组合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烙下的印记。姻亲关系似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在中央电视台的《养生堂》节目中,他被称为"红墙内的医生",坐在我对面的他却没给患者一点距离感,今年78岁的他个子不高,典型的南方人身材,精神矍铄,温和而亲切。他就是著名的"朱老总的保健医"胡维勤。  相似文献   

13.
称呼柯老     
在纪念柯仲平诞辰一百周年这个隆重的会议上,我还是想用柯老这个称呼来称呼这位与世纪同行的狂飚诗人.在他生前和身后,在陕西文学艺术界,各个年龄层次的作家艺术家,对他通用的称呼是柯老.柯老,这个不加任何头衔的纯粹平民化的称呼里,蕴含着陕西新老作家艺术家对他最真实最可靠的崇敬和爱戴之情.生前,他与同代作家艺术家坚持着营造这种平民化情感,谢世后,在后来作家艺术家的心目里,他依然站在他倡导营造的这种最可靠最真实的平民化情感之中.  相似文献   

14.
木上意趣     
鸡毛掸子轻轻扫去浮尘,眼前的"十八罗汉"—下子又有了"精气神"。经历过今夏重庆长时间的高温天气,老周把他收藏在丰泽堂的数十个木雕件拿出来仔细拭擦,没有发现暴热留下的痕迹,他说:老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相似文献   

15.
佚名 《中国西部》2013,(15):114-119
他擅长骂人,他爱骂人,有人说他保守反动,但是他骂的许多人,要么懒、要么笨、要么人品不端。"洋鬼子"对他又敬又怕。可他毫无顾及地称呼他们"洋鬼子""夷狄"。没有一个人敢于嘲笑这个干瘦、戴瓜皮帽、穿长袍、拖着小辫子的老头。有人看他孤僻古怪、行事出人意料,称为"辜疯子",他也  相似文献   

16.
色调济南     
有人说,每个城市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颜色。如果看到了这个城市的面孔,就能看到整个城市在追求什么文化。提起北京,就能让人想到灰色的老胡同和青砖堆砌的四合院,凸显着北京特有的文化底蕴和帝都气派;想到青岛,就能让人心中勾勒出一幅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画面,倾诉着这个海滨城市的美丽与繁华。我似乎从未如此认真深入地了解自己所生活了许多年的城市——这个被人们称为"泉城"的地方,原来是如此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7.
"环首都经济圈"这一新概念一经出炉,以往被称为"环京津贫困带"的河北13县市区,似乎一夜之间有望升格为"发展特区",并将获得"比深圳更优惠的政策",以至与在民生福利方面令人艳羡的北京能够"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端宏斌 《浙江经济》2010,(22):29-29
曾经的中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而现在正逐渐变成汽车王国,汽车给我们带来了GDP,可是附带的问题正日渐突出。在北京,有人戏称首都已经变成了"首堵"。中国人对于车的痴迷,似乎正迅速将京城变为一个巨大的天然停车场。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开车前进的速度还不如自行车,甚至连步行都比不上。  相似文献   

19.
吴爽  张达 《东北之窗》2011,(21):64-65
如果说常亚青是学院派,那么于日新则是实战派。于日新是獐子岛海参经销商,由于长年和海参打交道,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为了教记者鉴别海参,他不惜"血本",买来劣质海参,现场演示、讲解优劣海参的差别,他的认真与责任心着实让记者感动。为了不辜负于日新的一番苦心,请随记者一起好好学习他总结的一套望闻问切的海参鉴别方法吧。  相似文献   

20.
他有一颗能焐热百姓的心,他把群众当亲人,他是老区群众心中的"温暖使者",他为大家好事实事办了一箩筐。2013年11月10日,他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离开了这片他深爱的老区热土。他就是江苏省大丰市南阳镇老促会原理事长马加明。"老马年底咋没来"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