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一五”时期我国将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经济发展新阶段,将通过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让公共财政大幅度向农村倾斜,让城市大门向农民敞开,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投入,拉动内需、启动农村消费,全面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这一新的形式为银行卡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银行卡业务应适时面向农民、走进农村、服务农业。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经济发展新阶段,将通过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让公共财政大幅度向农村倾斜,让城市大门向农民敞开,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投入,拉动内需、启动农村消费,全面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这一新的形势为农业银行的银行卡业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农业银行在“面向三农”的新的市场定位下,  相似文献   

3.
国家决定“五年内取消农业税”,在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既对农村信贷资金的运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带来了新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张军 《西安金融》2011,(3):81-81
一、开发富有特色的农村“信用卡”产品。结合农村经济特点,为农村地区提供优质、适合“三农”特点的金融产品,培养农民形成新的支付习惯。如推出农村银行卡。与国家粮食补贴、惠农政策的财政补贴资金结合,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贴报销结合,将透支额度、透支期限,罚息标准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赋予其更广阔的服务功能和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5.
程昊 《金融纵横》2005,(7):37-40
一、马克思传统地租理论与现实的差异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要靠加快城镇化、城市化发展,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逐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这无疑指出了一条让更多农民离开土地的出路,然而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本钱,离开了土地,农民是否可以脱贫致富。或者根本就无法生存?要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就必须首先从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入手。  相似文献   

6.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战略,2004年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和2005年中央农村会议都进一步指出.以工促农、城市支援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已达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阶段,统筹战略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改变我国经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农村、农民、农业等“三农”问题始终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今年党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下发后,如何让农民增收,让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对于基层金融机构而言,身处农村第一线,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义不容辞。本文试图通过对星子县农村经济发展及金融支持农业情况的深入调查,并希望通过以点带面,解剖典型,揭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及金融支持的现状、障碍及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需要随着农村领域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有很多,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二个历史性课题。农村经济发展的轨迹说明,提高农民收入必须要打破传统思维,跳出农业发展农村、跳出农村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从农民要求最紧迫、受益最直接而目前又能做的实事做起,认真谋划和运用财税政策促进农民增收,既要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目标和归宿出发,着眼长远的治本之策,建立长效的农民增收保障机制;又要从实际出发,选准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让农民收入在短期内就能取得“吹糠见米”的实惠。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农村发展面临的最主要矛盾。在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投入机制不健全和渠道不畅是一大障碍.农民“贷款难”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民“贷款难”已成为翩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笔者就如何面向贫困山区农民调整金融支持作如下浅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区农村城市化步伐加快,各级县及大中城市城乡结合部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面对新的形势,农业银行要落实新的市场定位,立足于“大三农”和“大县域”,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按照统筹城乡金融资源,从比较优势的农业市场中找准发展契合点,在更广泛的领域寻求最佳支持目标,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新的形势下,作为肩负支持“三农”发展重任的农村信用社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充分认识支持“三农”与自我发展的辩证关系,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改善金融服务,面向农业、农村、农民,发挥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作用,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的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即所谓的“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而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没有发达的金融便没有发达的经济”,所以加快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培育新的农村金融组织,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大课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尹明华 《现代金融》2004,(12):28-29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采取更直接、更有效的政策措施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已经是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务。支持“三农”当然离不开农村金融,但金融支农情况如何?据全国人大有关金融支农调研报告表明,现阶段农村金融体系总体上已经不适应农村信贷的特点和农民的金融需求;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已成为服务“三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未来5年,是我国农业步入新阶段、开始新发展的关键5年。今年初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五”计划要明确提出,“十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幅度,要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一致,达到5%左右的水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推行农业产业的投入,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机械化,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引导农民更多地从事非农产业。同时,必须积极发展农业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素质,实施科教兴农和可持续战略,充分发挥农民教育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其主要标志是粮食和其他主要产品实现了由短缺转变为阶段性供大于求的历史跨越,前妆迫切需要调整和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这就对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的“输血者”-农村金融部门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要求,我们认为,支持调整和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结构,农村金融业增强四个意识。  相似文献   

16.
《海南金融》2007,(2):90-90
关心农民,关注农村,支持农业是白沙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的服务方向。在新的一年里,我社将继续为“三农”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党中央和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了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由原来的提高农产品产量为主转为围绕增加农民收人,提高农业竞争力,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主。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财政政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小城镇通常包括县城镇、建制镇和乡集镇三类。不管哪一类小城镇都是一定农村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化、政治中心。小城镇地处城市和乡村之间,相对于“市”而言,其与市更为接近,因而通常当作城市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小城镇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具备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和自然条件和地理特征,这是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转移农业富裕劳动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由此可见,农村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密不可分。进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农村经济的逐步繁荣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支撑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使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农业再次面临新的变革时期,小城镇建设则成为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市场经济在农村的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二的相关性日益突现,彼此紧密结合,实现良性互动和促进。  相似文献   

19.
包卫平 《青海金融》2007,(12):56-57
省十一次党代会做出“四区、两带、一线”战略布局,决定将青海省东部建成综合经济区。纵观我省东部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力,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为基础,农业保险、邮政储蓄为辅,民间借贷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框架体系,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但据我们对东部农村金融服务情况的调查,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农民贷款难,农村经济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与过去五年一样,2009年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仍然锁定“三农”问题,并强调要“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在中国金融市场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让广大农民享受到银行卡的安全、便捷服务,也成为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工作重点。然而,在中国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