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股市东风不仅吹热了基金投资,而且将投连险这一与资本市场紧密关联的险种重新拉回人们的视线。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始关注这片一度遭遇冷落的市场。日前,海康人寿、美国友邦、联泰大都会和信诚人寿等4家保险公司新设的12个投连险投资账户获得中国保监会批复,掀起了一波投连险扩容浪潮。消费者在今后投保时将面临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2.
投资连结保险最早在美国推出,投资于股票、债券和不动产,被称为对付通货膨胀的险种。在国内投连险规模总体较小,尽管已有近10家公司推出投连险,但总保费收入无法与其他两类投资型保险相比。同时,投连险进入国内后就走了样。2000年前后,平安保险的投连险因为夸大收益率引发了退保风潮,使这一险种很快便遭遇挫折。随着2004年瑞泰人寿开业,信诚人寿、友邦保险、新华人寿、中宏人寿、光大永明、泰康等保险公司又相继推出了投连险,才使投连险出现转机。但与新出道的万能险相比,投连险势头显然弱了很多,某种程度上看,万能险成了投连险的替代品。到2005年末,投连险的收益已经开始好转。2006年投连险则在收益率上会有一定的攀升,改变账户亏损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钱惠琦 《科学投资》2007,(11):70-72
平安人寿、信诚人寿、中意人寿等公司依据新精算规定升级开发的投连险产品于近期上市,业绩斐然,引得市场一片火热。在基金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投资连结保险成了投资热点。  相似文献   

4.
从1999年中国第一款投连险产品上市,投连险已在中国市场面世10个年头,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变化,投连险的命运经历几番冷暧起落.新公布的《保险法》进一步强化保险公司的说明义务,以保护保险人的知情权.为了帮助投资者更好了解投连险,明晰该产品如何购买?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本刊特邀一直专注于投资类保险产品并在中高端投资者中具有良好口碑的瑞泰人寿投资分析师,详解国内外投资市场的变化,对长期价值投资和投连险投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刘平 《中国保险》2006,(7):47-47
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曾经有保险公司在不恰当的时候,通过不恰当的人,将投连险卖给了不恰当的客户。随后而至的资本市场走熊,使客户的投资帐户大幅缩水,引发了投连险大量退保的“投连险事件”,这也是我国保险业遭遇的一次重大的信任危机事件。至今好像还历历在目。也因此,许多保险公司及保险代理人谈“投连”色变。  相似文献   

6.
刘平  韩莉 《中国保险》2007,(6):64-64
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曾有保险公司在不恰当的时候,通过不恰当的人,将投连险卖给了不恰当的客户。随后而至的资本市场走熊,使客户的投资帐户大幅缩水,引发了投连险大量退保的“投连险事件”。此事件至今都影响许多保险公司及保险代理人,客户更是谈“投连”色变,心有余悸。  相似文献   

7.
投资连结险(简称投连险)是近几年来保险公司推出的新型寿险产品。投连险缴付的保费一部分购买保险保障,一部分用来购买由保险公司设立的投资账户中的投资单位。因此它除了具有保险保障外,保单的现金价值将直接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挂钩;投资账户内的资金由保险公司的投资专家负责投资运作,除了收取必要的管理费外,  相似文献   

8.
股市春暖花开,与资本市场高度关联的投连险一改去年之前的低迷态势,近期收益率节节攀升,让其他投资类保险望尘莫及。在投连险收益率提升的态势下,本刊特别采访了瑞泰人寿副总裁兼首席市场运营官段方晓先生,为投资者一解投连险。  相似文献   

9.
与国际通行做法相比,我国投连险投资账户多履行了一个资产组合管理职能,这就使得投连险投资账户与基金具有了一定的可比性。本文基于投连险与基金信息披露的比较视角,指出了我国投连险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从保险公司、监管部门、社会力量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把脉投连险     
1999年10月中国平安人寿推出我国第一代投连险产品,至今投连险市场已几经沉浮。2006年,我国资本市场回暖,与证券市场紧密相连的投连险“咸鱼翻身”,收益率普遍飘红,销售形势喜人,但此后随着资本市场深幅调整,投连险的投资收益与股市也呈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投连险全称为投资连接保险,顾名思义,就是集保险与投资于一身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为每个投保人单独设立该产品的投资账户.保险公司的投资账户主要投资于证券市场、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中的各个产品,目前的投资方式类似"基金中的基金"(FOF),主要投资于一些市场表现较好的基金.  相似文献   

12.
刘平 《上海保险》2008,(5):34-35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资本市场疲软,客户的投资帐户大幅缩水,引发了投连险大量退保的“投连险事件”,导致此后投连险市场萎靡不振长达数年,这也是我国保险业遭遇的一次重大的信任危机事件。而今,投连险再度热销,让人不禁想起那次影响甚广的“投连险退保风波”。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的回归,保险公司成为A股市场炙手可热的金融题材,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也一举成为目前A股市场最贵的两只高价金融股。面对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A股与H股之间高达30%以上的差价,市场对保险公司的估值产生了疑问,甚至引发了关于争夺保险公司定价权的一场争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投连险产品的数量迅速增长,作为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保险产品,投保人参加此保险更多地是出于投资目的,因此科学地评价它们的投资绩效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以20个投连险账户为研究对象,借助资产组合绩效评价的T-M模型,分别从账户投资风格、牛熊市和不同寿险公司的角度对比研究了我国投连险的选股择时能力。实证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我国投连险的具有显著的选股能力,但是不具有择时能力。就投资风格上来看,激进型账户的选股能力表现最好,债券型账户的择时能力好于其他;从牛熊市的比较而言,我国投连险具有显著的选股能力,牛市表现要优于熊市;综合考虑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两个方面,平安人寿和太平人寿的投资表现好于其他寿险公司。  相似文献   

15.
自2006年底国内股市开始复苏以来,我国投资连结保险(以下简称“投连险”)又开始走俏,投连险业务保费收入结束了从2002年开始连续4年的负增长局面。近几个月来,投连险业务成为左右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排名的重要因素。今年以来,不少省市的投连险保费收入都实现了快速增长。例如广东省前5个月投连险业务同比增长了384.15%。另据保监会资料统计,  相似文献   

16.
自2006年底国内股市开始复苏以来,我国投资连结保险(以下简称“投连险”)又开始走俏,投连险业务保费收入结束了从2002年开始连续四年的负增长史(见图1),近几个月来投连险业务成为左右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排名的重要因素。2007年以来,不少省市的投连险保费收入都实现了快速增长,例如广东省前5个月投连险业务同比增长了384.15%。[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瑞泰人寿在北京与(》签订合作协议.梢曹其产品. ^.工商银行B.交通银行c.招商银行()是瑞秦人寿专门针对O一18岁,少年设计的产品。^.约丽人生B.德健人生C,精彩人生瑞泰人寿自成立以来.主要以销曹()为主. ^.投连险B.分红险C.万能险到目前为止,^.4个瑞.人寿一共设立了()个投资账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的回归,保险公司成为A股市场炙手可热的金融题材,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也一举成为目前A股市场最贵的两只高价金融股。面对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A股与H股之间高达30%以上的差价,市场对保险公司的估值产生了疑问,甚至引发了关于保险公司定价权的争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谢观兴 《中国金融》2004,(19):52-53
由于与传统寿险相比,投资连结保险(以下简称投连险)在产品结构、资金管理以及操作灵活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需要在售前、售中和售后都注意做好风险控制工作,才能使投连险健康发展。我们信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诚人寿)经营投连险产品已经有三年多,在如何通过风险控制促进产品的发展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的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售前、售中和售后几个重要环节上。  相似文献   

20.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保险公司推出了多款投连险产品,其中有不少的投连险产品在2009年度获得了较高的收益率,投连险成为投资者理财的好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