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承文明之火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先辈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她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对于每一位中华儿女来说,都是必须继承的精神食粮。对于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希望的青少年来说,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但是当前青少年传统文化素养的状况却不容乐观。因此我们应该从课堂教育、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渠道出发,努力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提高青少年传统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2.
覃琛 《科技转让集锦》2011,(12):243-243
在网络越来越普及的今天,青少年正以巨大的热情置身其中。作为当代青少年之—的技校生,沉迷网络游戏乃至网络成瘾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网络已成为部分技校生的“电子海络因”。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帮助学生预防和戒除网络成瘾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我国青少年旅游市场开发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仁庆 《消费经济》2002,18(1):56-58
大力开发青少年旅游市场,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机会,必将大大促进青少年自身的全面发展,一是有利于青少年的群育,70年代后期出生的青少年多数是独生子女,缺乏“群”的生活体验,而旅游是矫正这一弊端的有效途径,通过旅游,培养学生“群”的观念,去其自私之弊,使之互相爱护、互相关心,互相扶助,旅游能使孩子们少小便知自己是社会一分子,应对家庭,他人、社会尽义务,潜移默化于利他主义,集体主义。二是有利于青少年熔铸坚毅的性格,顽强的意志,培植节俭的作风、刻苦的精神,旅游使青少年在求取各种真知,新知,活知的同时,还能锻炼精神,意志,毅力,孔子的弟子三千,成为贤人的仅七十二,这些“贤人”,大都跟随其师作过修学旅游-作过受冷遇,被诅咒,挨饥饿、遭追杀的修学旅游,真正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  相似文献   

4.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因此职校应当重视这项工作,使之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继承解放军传统意义深远中国人民解放军两次打败世界头号军队,是公认的王者之师!建军80多年来,不仅培养了众多将军和元帅,也培养了大批商业精英和各界成功人士。联想的柳传志、海尔的张瑞敏、华远的任志强等,都是从一个兵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为了让青少年能更早的接受到"军事锻造学"带来的成长力量,由教育部门及军事部门联合开办的"将帅成长计划"暨全国青少年海陆空特训营,成为中国商界接班人砺炼人格、高级人才培养的基地。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化进步的日新月异,网络已经越 来越多地进入青少年的生活,成为青少年交流 沟通的桥梁。如此众多的青少年上网都看些什 么呢?互联网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 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青少年上网,是有益还 是无益呢? “谁都知道上网学习便宜高效,但家长老 师担心什么?担心孩子上网学坏。但用世纪绿 舟教育专网(vpn.playedu.com)这样的网中网, 孩子根本就不可能接触到不良信息。”北京十 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技术指导组组长孟 老师这样对记者说。 世纪绿舟教育专网的开发商北京中教电信 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教育背景的电信增值服务 商,该公司是中国最早从事网络教育的企业之  相似文献   

7.
在后奥运浪潮的席卷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的运动生活方式。3月9日,国内著名运动品牌德尔惠与中国国家登山队、中国网球协会青少年发展项目、中国青岛奥帆之都四方携手,共同倡导全新的运动生活方式。而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青少年时期又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黄金时段,是人生道路的岔路口。青少年时期的角色转换意味着青少年随着自身年龄的增长,个人角色不再单一。据此,界定了青少年以及角色的有关概念,系统分析了青少年角色转换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障碍,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在青少年角色转换过程中的教育实现途径,以便更好的促进青少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篮球运动比赛竞争激烈不仅是技战术与实力的竞争,同时也是心理的较量,在实力相当情况下,谁胜谁负心理作用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能直接影响比赛的结果,特别是对于关键场次,关键时刻和关键球的处理,作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更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心理状态作保证。因此,研究和掌握临场比赛中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变化规律,有利于采取有利的心理调节方法,使运动员能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参加比赛。  相似文献   

10.
《商》2015,(15)
作者选取2004年—2013年十年的青少年犯罪数据,[1]并以此为基础建构青少年犯罪数据库,通过矩阵和折线图的方法,对当前青少年犯罪情况,特别是对未满十八岁青少年的犯罪现状进行研究,以期把握我国青少年犯罪发展脉络,进一步探索出青少年犯罪规律,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1.
《广告大观》2010,(4):50-53
2010年1月27日,"童年的品牌记忆——品牌植入新营销模式分享会"在北京举行,国内权威营销专家、华盛智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光斗、北京大学新媒体营销传播(CCM)研究中心研究员沈虹、威汉营销传播集团董事总经理李骥与来自国内知名企业、广告代理公司以及媒体记者等200余人,共同分享了知名品牌的体验及植入式营销案例,并就亚洲最大的青少年职业体验馆——欢乐之都青少年职业体验式教育植入营销模式的发展前景和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商》2015,(39)
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未来,是人类进步的基石。青少年体育事业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及国家经济的繁荣,在给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带来更多新机遇的同时,也使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发展困境。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以期为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青少年是人才的储备力量,是发展的助推之星,更是社会进步的希望所在。他们对科学技术掌握的程度往往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创新力,一个社会的发展力和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黎曦 《华商》2008,(12):49-49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是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的犯罪始终保持一个高发的频率,有关青少年犯罪的报道在各种传媒中不断出现,青少年犯罪现象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本文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探讨了造成青少年偏离正常社会轨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各种原因。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市场的需求偏好与营销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青少年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相应的社会环境,因而青少年市场与其它市场相比,在需求偏好方面存在差异。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消费行为,进一步满足青少年市场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收入的增加和青少年社会地位的提高,青少年市场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商家认可。然而,要赢得青少年市场,关键要以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为导向,制定满足其心理需求的品牌策略及营销策略。本文就作为青少年品牌意识形成原因之一的家庭原因,对青少年品牌意识进行深入分析,给商家制定营销策略一个切入口。  相似文献   

17.
赵双 《适用技术市场》2011,(1):146-147,166
农村青少年是农村发展的主力军,直接影响到农村未来社会的全貌,近年来,农村青少年犯罪率不断增长,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村青少年犯罪者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成为国家和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农村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为当前农村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需要广大学者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笔者对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农村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究其根源,提出加强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对策,引导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国家的发展培养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18.
目前.利用网络结社和勾联所结成的“网络帮派”正在成为引发青少年犯罪的新途径。其中,网络帮派有其明显的群体特征:等级性和管理的完整性、网络纠集的快捷性和群体犯罪的疯狂性。其中网络公会成为青少年网络帮派的新形式。极易培养青少年的帮派意识,并诱发青少年结帮犯罪。网络帮派犯罪不仅因其便捷和突发性而使犯罪防治更加困难,而且它毒害了青少年的心理,损害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应针对青少年网络帮派犯罪形成的青少年自身、社会和法律原因,加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加强网络监管,完善立法和加强司法干预等。  相似文献   

19.
网络对于青少年在社会化中的作用发挥的既有利也有弊。互联网虽然可以开阔青少年的视野,加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开发青少年的内在潜能,但总体上负面影响突出。主要是学生沉溺于网络,既耽误学习,又损害身体。针对现实问题带来的危害,我国应尽快健全有关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利用网络进行犯罪或传播不健康信息的行为发生,实现现有青少年组织和权益保护机构的网络化,使青少年认识到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伤害,引导青少年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20.
从宏观角度分析,青少年暴力行为产生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造成青少年暴力行为产生的因素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这三方面。本文主要从微观层面探讨家庭因素对青少年暴力行为产生的不良影响,以及如何对青少年暴力行为进行预防,从而减少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