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玉娇 《魅力中国》2011,(21):483-483
课堂教学语言充满人文关怀;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努力创设体验氛围;注重学生的个性张扬、关爱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日,闲着没事,忽然看见几个小孩子在河边饶有兴趣的玩游戏,不免心生好奇,走过去瞧瞧:原来他们在玩“装水”的游戏。也就是每人拿了一个较大的取水工具,然后从河里舀水,再灌进旁边预先准备好的小口瓶子里,比赛看谁装的又快又多。他们旁边放了好些空瓶子。我看见他们个个满脸汗水却又不失笑容,气喘吁吁的来回忙碌着,可过了大半天,装满一瓶水的人却很少。原来,这些孩子只顾来回匆匆忙忙的跑,虽然他们所拿的取水工具一次的容量可装好几瓶水,但由于他们只一门心思地“竞争”,竟然顾不上看看自己,有时一回取来的水很少,甚至没有取到水就跑来往瓶子里灌;而有时取来的水灌装时不注意,大部分水又溢洒到外面去了,结果导致很多时间都白费了。  相似文献   

3.
王国厂 《魅力中国》2010,(19):218-218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学习方式尤为重要。要建立和形成这一学习方式,关键在于加强对学生自主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李美素 《魅力中国》2010,(20):298-298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的语言素养,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更能提高学生其它学科的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引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朝着培养学生具有感受、欣赏、理解和评价等综合能力这个总体目标而努力。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师生交流比较肤浅、忽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等问题,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引导学生有创意、多角度的体验性朗读。树立体验性阅读教学观《新课标》准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思维能力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学习方式尤为重要。要建立和形成这一学习方式,关键在于加强对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首先表现在他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独立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并能够运用于实践:其次,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主潜能,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积极向老师质疑、请教,相互研讨,从而达到自己所预期的学习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使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要达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出路,就是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黄志梅 《魅力中国》2010,(14):241-241
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传统教学主张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是“大批量”培养规格化人才的教育,强调的是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塑造和改变。对学生来讲,这种教育采用的是一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这种教育的教学忽视情感,忽视创新精神的培养,造就了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7.
董安国 《魅力中国》2010,(2):100-100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可见,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要课题。兴  相似文献   

8.
曾珍 《魅力中国》2011,(3):112-112
曹禺的剧作《雷雨》,表现了一种对宇宙许多神秘事物不可言喻的懂憬和礼赞,在对人类情怀探幽和把握之间显示了其独特的追求。命运对人的主宰和人对命运的抗争,构成了《雷雨》更深层次的矛盾冲突。雪雨,有雷有雨。在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爆发了三十年来这个大家雇中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典型的环境塑造典型的人物性格,这群不同性格的悲剧性人物,在那个雷雨夜之后,有了各自不同的归宿。  相似文献   

9.
朱倩 《魅力中国》2014,(7):119-119
介绍了小提琴协奏曲《红楼梦》的创作背景,并结合该曲目的具体内容,对其语言特色、音乐学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够加深人们对这一协奏曲的认识和理解,也为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中的部分首饰的命名采用了材料+工艺+功能的模式,其中的工艺术语专业技术术语,在翻译的时候,特别要考虑到其表达的含意,因为这不仅关系到技术层面对等和再创造,更关系到艺术层面的审美的传递和人物的塑造。  相似文献   

11.
刘舒芳 《魅力中国》2009,(24):175-175
语文教学要从封闭走向开放,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资源的开放性,课堂的开放性,学习的开放性,实践的开放性,评价的开放性……强调语文教育要从学科独立性、时空封闭性、内容狭隘性转向跨学科、跨领域、跨时空的学习。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法国老太太种植了一大批葡萄,成熟时,因年迈无力料理,她写了一个告示:  相似文献   

12.
符晓辉 《魅力中国》2013,(10):275-275
语文新课标特别注重对学生想象力培养,它以全新的面孔告诉我们,鼓励想象、鼓励创造,给沉闷的语文教坛吹进了一股清风,有力地促进了教育观念的转折和更新,是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可贵的支持和鼓励,非常切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创新教育的大方向。曾有一位作家从写作的角度谈论想象力的作用:“没有从生活出发的丰富而合理、多彩又多姿的联想和想象,作品往往是苍白的、枯燥的、肤浅的。”学生要写好文章,就不能死读书,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  相似文献   

13.
亲情、友情与爱情一起构成了人生的情感世界。在与大学生的接触中,我们发现他们经常把爱情看作情感生活的全部,而忽略了对亲情和友情的呵护,这让他们的情感生活有了缺失。作为高校教师,有责任对他们的情感生活加以正确的引导。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是我们所需要关注的一个方面。通过分析《红楼梦》中主要人物对待亲情、友情的态度,在教学中渗透对大学生亲情、友情等情感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王昭 《魅力中国》2013,(20):134-134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材可谓“大变脸”,在结构和篇目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必修一的《陈情表》却是一篇“旧”文章,以往上课采用的是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改变了一些做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陈情表》是一篇文言文,它以其悲恻动人的“情”和周密详尽的“理”阐释着中华传统美德中所谓的“孝”道。如何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的陈情技巧以及正确认识并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孝道和历史、现代意义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以诵读为手段,分几个步骤完成教学任务。(一)根据新课标要求及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让学生自读课文,包括三点:  相似文献   

15.
王建设 《发展》2011,(1):141-141
新《体育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并在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模式运用、教学过程开展及学生学业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新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此,教师要完善教学,学生要转变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健身兴趣,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提高体育素养和自我健身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王克江 《魅力中国》2010,(3):172-172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把情感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要突破单纯的只注意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局限,善于用语言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把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使学生具有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的学习。共同围绕教材创造和谐的情景。愉快的吸收其中的语文知识、进行能力的提升与训练。  相似文献   

17.
赵亚珂 《魅力中国》2010,(16):210-210
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高中教师应该认真领会生物新课程标准精神,在生物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几年来,笔者结合生物教学的实际,在生物新课标下尝试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并取得了一定的收效。我的体会和认识是:  相似文献   

18.
廖诗峰 《魅力中国》2009,(6):122-122
《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地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中也明确地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培养创新思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煮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美国罗杰姆·戴维·塞林格的经典之作《麦田里的守望者》写作的象征手法。塞林格在创作中无论从主题的建构,还是到细节的刻画都独具匠心。《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青年苦闷无聊精神状态的真实写照。本文从象征手法的角度切入,重点对作品中的潘西中学、纽约街头等环境,红色猎人帽、悬崖等意象所蕴含的多重含义进行解读,以期对当代文学的创作和当代青年的成长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华军 《魅力中国》2014,(2):216-216
语文学习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是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在现代教育理念中,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地方,而是师生互相交流的平台。教师的任务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和知识的主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那么,语文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发挥主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让其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