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艳飞 《中国经贸》2013,(4):207-208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当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并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的情况下,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比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更加可靠。可见公允价值的确定对资产的入账价值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会计准则讲解2010》中,公允价值的应有存在一定的误区,使相关资产入账价值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本文通过对公允价值概念的重新解读.使相关资产入账价值更为合理准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以货易货、以旧换新、物物交换、股权互换、资产置换等业务在大量涌现,而有关换入资产的计价问题是非货币性交易中的核心内容.为此,必须规范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钟秀琴 《特区经济》2007,224(9):68-69
在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中,最重要的是如何确认资产的入账价值,对于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计算方法,这些情况包括:不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换、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换以及在涉及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交换中,不涉及补价与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方法都有所不同,而在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换中,还要计算应在当期确认的收益。本文试图探讨对于非货币性交易,换入资产的入账基础采用何种方法更为合理,以及新准则中换入存货的计价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损益的确认以及税务筹划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关键.如何选择正确的计量属性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进行确认,以确保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更加可靠、更加相关,至今仍然是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非货币性交易中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货币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经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非货币性交易在会计核算中不确认收入,只确认换入、换出非货币性资产的价值及相关损益,税法则规定应视同销售确认收入计算缴纳增值税。就此,文章分析了非货币性交易在不涉及补价这两种情况下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6.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其中,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债券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易对象主要是非货币性资产.  相似文献   

7.
朱乐林 《中国经贸》2009,(20):201-202
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本文主要探讨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公允价值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手段——延迟化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对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入资产涉及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 ,要么没有提到 ,要么简单描述 ,实际处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本文试图明确其处理方法 ,并辅以案例说明。  相似文献   

9.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其中,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债券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  相似文献   

10.
曹思颖 《魅力中国》2013,(28):61-62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越发频繁.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公司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来操作利润等问题。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贯穿于财务会计的各个环节,对我国的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6年2月,财政部出台了新非货币资产交换准则。2007年开始施行。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和旧准则之间存在很大的变化,从而引起了人们对会计处理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领域中存在着关联方之间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操纵利润和粉饰业绩的现象,如关联方之间可以通过对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高估、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低估等几种方法操纵利润。我们应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机构、强化公司外部监督,对关联方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操纵利润的现象进行控制,以  相似文献   

12.
在会计工作实务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有发生,尤其涉及补价的交易,文章根据财政部关于此类交易行为的一系列规范要求,着重探讨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计量基础以及涉及单项资产和多项资产的非货币资产交换交易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3.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简称新准则),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定义、确认和计量作了具体规范,并为防范企业利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虚增资产、夸大利润,要求对具有商业实质和不具有商业实质的交易分别进行核算。本文重点探讨新旧准则下核算的差异及与税法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设备按其所有权不同可分为自有设备和租入设备两种。自有设备是指企业拥有的可供企业自由地支配使用的设备,包括购入的、投资者投入的、接受捐赠的、盘盈的、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等几种形式的设备,其中,购入的设备是最主要的。租人的设备是指企业采用租赁的方式从其他单位租入的设备,企业对租入的资产拥有使用权,同时负有支付租金的义务,但资产的  相似文献   

15.
2007年财政部相继颁布了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与旧企业所得税法相比而言,其变化很大,这使得税会差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本文主要是分析了新旧企业所得税法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的不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的新旧税会差异,认为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出台大大缩小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的税会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国际上占据主导地位的会计准则有三种:以规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以目标为基础的会计准则。这三种会计准则体系模式的制定方法有其各自的特点,以什么样的导向模式制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成为会计理论界研究的重要内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业务性质决定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具有以下特性:明确的目标性;强调经济实质相同的事项保持基本相同的会计处理;是建立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基础上的具体准则;考虑了会计环境的影响,具有执行上的灵活性等。所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以目标导向为基础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妥筱楠 《中国经贸》2013,(12):216-216
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范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符合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但新准则在一些方面仍存在问题有待探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的恢复表明我国会计向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但是新准则实行以来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运用中仍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海红 《魅力中国》2013,(11):161-161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非货币性交易会计业务一方面加快资金周转提供了新的途径,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如一些企业会计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来操作利润等问题。本文对我国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提出了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云岭 《中国经贸》2011,(12):208-208
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转让、报废和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按照各项法规的要求,本文对固定资产处置的原则问题进行探讨,以便充分合理使用资产,提高资产经营使用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