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魏星  杨峰 《企业家天地》2007,(2):182-18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政府改革在西方各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了克服财政危机、管理危机以及民众的信任危机,我国县级政府引入了绩效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本文对县级政府实施绩效管理的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段景彬 《大众商务》2010,(12):110-110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西方各国的兴起,成为西方政府改革的基本趋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政府绩效管理的概念被更多地运用到公共管理中去,"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实践经验对于解决我国政府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绩效管理是由私人部门率先运用,西方政府为提高执政能力以及解决财政危机,从私人部门引进绩效管理.引进之初,其追求效率和结果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政府所面临的危机.同时,绩效管理本身所具有的工具理性及管理主义的性质,使政府背离了公共价值取向,与公民社会发生了一些矛盾.通过分析政府绩效管理的目标,指出现存政府绩效管理所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以公共价值为导向的政府绩效管理的必然性,提出以公共价值为基础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西方各国的兴起,成为西方政府改革的基本趋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政府绩效管理的概念被更多地运用到公共管理中去,"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实践经验对于解决我国政府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政府工具是指政府实现其管理职能的手段和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公共管理”和“政府再造”运动在西方各国的兴起,政府的治理手段呈现多元化,政府工具理论也逐渐成为现今西方公共管理和政策科学研究的一个焦点,并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学科分支或主题领域。文章通过对萨拉蒙主编的《政府工具-新治理指南》一书的评介,让读者了解政府工具研究取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伴随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蓬勃兴起,政府绩效管理日益被各国广泛采用并取得显著成效.我国自90年代引入政府绩效管理以来,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包括意识观念、法制保障、评估体系构建等不同层面.从国外政府绩效管理实践来看,欧美和日韩等国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在合理借鉴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完善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政府绩效评估对于提高我国政府绩效、提升政府能力以及改善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绩效评估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运用还存在很多问题。从行政文化角度来看,崇拜权力、重中庸、“潜规则”、重人治等为政府绩效评估的运行设置了重重障碍。要走出这些困境,必须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通过良好而刚性的制度来“矫枉过正”,并形成政府绩效评估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政府通过推行政府绩效评估来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这一做法成为当代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潮流。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把政府绩效评估的推进作为改进政府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全面推行政府绩效评估活动也是我国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方向,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了持续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需进一步认识预算绩效管理的本质,探究影响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国家绩效预算和预算绩效的发展过程分析,明确中国的预算绩效管理本质上是一种政府管理工具,除了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更重要的目的是改善与提升政府治理方式和效能。由于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系统性,本文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模型,构建了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影响因素框架(BPM-TOE),并以我国西部地区G省和Q省为例,分析了技术、组织和环境这三种关键因素对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影响机理。BPM-TOE框架基本囊括了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各种关键因素,但两省较少提及绩效评价方法和社会公众的影响。今后需重点关注预算绩效管理的改革效果如何衡量、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如何判断、促进改革的长效机制有哪些以及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绩效管理最初是应用于企业中,后来被引入到政府管理中。政府绩效管理对我国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增强政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秤学发展观具体落实在政府部门的体现。我国政府近几年来对此已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从目前政府绩效管理的现状来看,尽管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应有相应的改善政府绩效管理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催生全球范围内的政府数字化转型,已经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的各个领域。“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提出要“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可见,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政府有效应对数字化时代转型的重要发展战略。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政府绩效管理创新提供新的发展契机,大数据驱动政府绩效管理不仅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更是实现以民为本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为深入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实践发展,需要突破当前与大数据技术不相匹配的政府绩效管理在组织结构、过程管理、价值判断上面临的困境,形成多元行动主体齐抓共管、协同互动的绩效管理局面。立足我国本土实际,构建集结构、过程、价值于一体的理论模型,探究大数据驱动政府绩效管理如何展开运转并有效发挥作用,进一步提出大数据驱动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发展新路径,为大数据时代政府绩效管理的改革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2.
西方发达国家以"重塑政府"为旗号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政府改革.这一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推进政府绩效管理,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重视顾客导向理念.在中国,随着政府目标责任制的推行,政府绩效管理也越来越引起理论界和实践界的重视.如何运用这一理论从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角度出发,梳理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历史变迁过程,分析如何设立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主体为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与管理机制服务.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制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府绩效审计起源于西方,西方各国对绩效审计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准则,形成了政府绩效审计的相关制度体系,有效地指导了其政府绩效审计实务工作的开展。在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作用的有效发挥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良好愿望。但是,目前我国政府审计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财务审计阶段,相应的制度体系也没有建立起来,这就必然导致了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实务的混乱和无序。因此,分析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实践及制度的安排现状,并进一步探索其存在不足和缺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政府绩效管理是政府借鉴企业管理的成功管理形式的产物。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政府与企业有相同之处,所以在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上,政府可以借鉴企业的一些管理理念和经验。但政府又不是企业,它不能完全照搬企业管理的方法。本文从价值取向、目标、指标设置和绩效标准四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了政府与企业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掌握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质,更好地进行政府绩效管理改革。  相似文献   

15.
政府绩效管理是以实现政府管理的经济、效率、效益和公平为目标的全新的政府管理模式。政府绩效管理是由许多环节、步骤所组成的行为系统。探索政府绩效管理的发展途径,推进绩效管理全面发展,建立完善规范的绩效管理体系,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政府管理改革的客观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公众参与困境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公众参与是地方政府行政改革的重要力量,其参与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公众参与现状却存在很多困境,长期处于参与的边缘状态。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公众参与的现状,探寻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以便引导公众走出参与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建立成本型政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成本型政府的研究,是在分析政府公共行政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学派”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引入企业运作机制中的有关原理、方法建立的适应中国目前行政环境变化和行政体制改革方向的“新公共管理”政府模式。其目的是要通过对内外部资源的整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益。  相似文献   

18.
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兴起于西方国家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府改革运动,对公共部门管理的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也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公共管理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影响及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政府绩效管理是促进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的有效方式,也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进公共服务质量、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总结当今发达国家政府绩效管理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在政府绩效管理立法原则、指导思想等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相关的立法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价值取向及评价标准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政府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政府绩效.本文从政府绩效和政府绩效考核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现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价值取向--"政府本位"应向"民众本位"转变,并阐述了完善评价标准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