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在这个高校扩招后的第十个年头,毕业生再一次突破历史新高,达到550万人。加上去年仍未就业的近100万人,将造成就业市场300万的就业缺口。对于已经过度饱和的就业市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2.
郑凌云 《魅力中国》2010,(23):138-138
高校毕业生就业乃民生之本,安国之基,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最近,国家教育部公布信息显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1万名,比2008年的559万名增加52万名,增幅为9.3%。而唐山市预计2009年非师范类毕业生将达5.7万名,同比增长15%,创历史新高。毕业生数量的绝对增长,所形成的总量就业压力仍将是2009年就业市场的基本特征。本文结合唐山市的经济形势、教育发展、政策支持等方面分析唐山市大学生就业现状,并提出建设性对策分析,希望能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李杉  多杰  杨占辉 《新西部(上)》2009,(5):113-114,110
2008年是西藏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第三年,"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供需见面"的就业机制在西藏各地区得到了深入贯彻,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为此,要积极培养和发展毕业生就业市场;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学校要建立全员参与、全程指导的就业指导模式;要鼓励、促进大学生创业.  相似文献   

4.
张岩 《辽宁经济》2009,(12):59-59
一、辽阳市就业形势分析 (一)2008年辽阳市就业形势回顾 2008年辽阳市就业未受明显影响。由于辽阳市地处内陆,外向型企业比例不高,金融危机尚未造成本地企业大规模裁员现象的发生。同时,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辽阳提出以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为主线,通过实施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发展项目带动就业等多项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本文从目前就业市场的现象出发,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的教育体制、就业市场、就业信息等方面的问题与弊病,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十分严峻.据资料显示,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从我省的情况来看,2008年全省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将达到22.9万人,比2007年增加4.2万人.  相似文献   

7.
2008年开始,金融危机造成河南省外语专业毕业生遭受就业寒流。提升外语专业的学生就业竞争力应采取以下措施:转变就业观念;根据市场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建立全员性和全过程的就业指导体系;加强考研留学指导,分流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8.
陈晨 《理论观察》2010,(1):F0003-F0003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据2009年6月10日教育部发布的一项200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显示.与2007年相比.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在就业率和工资方面都有所下降。2009年1月份.有关部门对21.8万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调查:截止2008年底.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6%,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六月份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今后的长期趋势来看,就业压力可能要到2015年以后才能有所缓解,小企业作为活跃市场的基本力量,容纳了社会上大多数的就业人员,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小企业吸纳就业和再就业人员的作用更加明显。本文就我国如何进一步提高小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如何利用小企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的有效增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当其他二十国集团国家仍在经济减速中挣扎,美国经济继续从2008至2009年的大衰退中复苏,最新的就业数据证实了这一点。事实上,此次复苏期间,私人部门就业增长的速度比2001年衰退后的复苏要强劲得多,甚至可以与1990至1991年衰退后的复苏媲美。  相似文献   

11.
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均衡是就区间外部而言的,在区间内部仍然可以存在一定程度的就业失衡;市场均衡就业区间内部的就业失衡是一种特殊的就业失衡,市场机制对之无能为力,一般的宏观经济政策亦无法对其发生作用。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的存在对社会就业有着多方面的重要影响,它使社会就业对供求总量波动的反应呈现出一定“粘性”;使市场机制对社会就业的调节空间减小;使政府调控社会就业的重点二元化;使个体经济在缓解就业失衡压力、扩大社会就业方面占有了特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一、基本情况 1、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008年1-3月,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03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1000万人的3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28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500万人的26%;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36万人,  相似文献   

13.
2014年,中国将有727万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比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年”的2013年还要多出28万。种种迹象表明,今年这批毕业生的求职竞争或将更加激烈。最近某招聘网站评选的100家“最佳人力资源典范企业”中,计划招聘2014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比2013年下降7.3%,“毕业即失业”的阴云继续笼罩着莘莘学子。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海啸波及中国。金融危机的到来,使本已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文章从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和更新就业观念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2001年4月,常熟市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城市”。同年9月,又被联合国确定为“小城镇就业促进项目”实施城市。以此为契机,常熟市从加强基础建设入手,着力构筑城乡统—的劳动力市场服务网络,在促进城乡劳动公平就业,打破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分割局面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目前常熟市已初步建成覆盖全市的职业介绍服务网络和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基本形成,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2001年,常熟市职业介绍网络共为9107家用人单位提供招聘服务,发布各类岗位信息30977条,岗位12.7万个,接受城乡求职登记人员7.5万人,成功就业3.5万人。  相似文献   

16.
眼下又到了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期,国务院在京召开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新华社记者就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专访了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4月25日新华社)专访中,该负贵人说了一段很新鲜的话:“不上大学也要就业,如果没有经过高等教育的文化、技能培养,可能就业能力总体上还要低些,那么这些孩子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压力。”说它新鲜,  相似文献   

17.
庄严 《开放潮》2003,(3):37-38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受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的影响,2003年我国将有212.2万本专科及硕士、博士生毕业,这个数字比2002年净增了67万,增幅高达46.2%。创记录的毕业生人数给就业市场带来了空前的压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妥善解决好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8.
危机中的劳动力市场,高端和低端就业群体面临相同的境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自身特性,使大学生成为就业市场的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稳步发展,市场就业机制初步建立。由于国家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我们也看到,影响就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我们应在当前经济转轨、产业结构不断细化,企业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劳动就业市场化加快、单一固定化的就业模式被打破,出现越来越多的非正规就业形式的情况下,确立发展非正规就业的战略,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将是缓解就业矛盾、降低转制成本的重要出路之一。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日前在“2008中国经济年报”专题节目盘点2008年的经济数据、展望2009年的经济前景时说:“从短期看,当然是考虑保就业,保增长是最终的目的。在保就业方面,可以考虑采用不同的增长方式,不同增长方式对就业的促进程度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