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粮食生产出现徘徊的局面,打破这一僵局的关键在于提高粮食单产。从江汉平原来看,提高粮食单产具有一定潜力,主要有赖于科学技术,尤其是良种和杂交技术的推广应用,有赖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有赖于增加农业投入,尤其是化肥的投入。 相似文献
2.
立足挖潜提高单产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粮食生产发展速度的地区差异来自物质投入和科技投入的差异。主要粮食作物的增产潜力和改造中低产田的潜力均很大,这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根本出路。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实行集约经营是提高粮食亩产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如何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雷锡禄我国粮食产量1991~1993年连续三年稳步增产,但今年可能减产。当前粮食生产究竟存在什么问题,今后如何发展?笔者到新疆进行了调查,结合全国其他地方的情况作些初步探讨。种粮的比较利益低,农民所得实惠少据新疆昌吉州1993年... 相似文献
4.
5.
张墉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85,(3):14-18
当前我国农业已进入全面发展商品生产的新阶段,粮食统购派购制度已开始改革,粮食流通领域已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并已批量进入国际市场。质量是商品的生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牧、渔、副、工的特殊要求,对粮食质量及其专用标准日益严格。 相似文献
6.
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 ,担负着粮食生产的重责 ,如何才能既确保粮食总产量水平不下降 ,又确保粮农生产积极性呢 ?只有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才能稳定粮食生产。可通过以下途径提高湖南粮食生产效益。一、依托高科技 ,变产粮大省为产粮种大省。全世界的人都感谢袁隆平院士 ,称之为杂交水稻之父。杂交水稻使水稻产量成倍增长 ,解决了人类吃饭的大事。但杂交水稻种子的生产不同于一般稻种的生产 ,它对生产技术要求高 ,需要母本与父本花期相遇杂交才能形成 ,因而杂交稻种价格较高 ,一般每公斤 9元左右 ,约为早稻价格的 6倍。制种的收入高于一般水稻… 相似文献
7.
关于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的对策林世弟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出现了一个飞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讲求经济效益,农业也不例外。当前,种粮效益不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减弱,生产的粮食自用部分增加,可提供的商品呈减少... 相似文献
8.
9.
我国粮食生产重心进一步向北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粮食经济》2020,(7)
正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解决好十四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粮食产量快速增长,我们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但与此 相似文献
10.
11.
一.我国粮食增长的大头将是饲料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有了很大发展,粮食的消费构成也起了明显的变化,突出地表现在饲料用粮的比重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执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农村经济发生了令人鼓舞的巨大变化。1978年到1981年,粮食产量平均每年增长2.2%,收购量增长27%。 但是,目前粮食的供需矛盾还相当尖锐。大丰收的1979年,总产6,642亿斤,人均占有684斤;1980年歉收,总产6,410亿斤,人均占有652斤;1981年仍未恢复到1979年水平,总产6,500亿斤,人均占有也只有653斤。与全世界平均人均占有815斤相比,有较大的差距。据1980年按全国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分组统计,水稻地区社员口粮在400斤以下的占19.1%,旱粮地区在300斤以下的占21.6%,农村还有一部分人不能满足基本需要。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农村经济》1991年第6期上,刊登了柯炳生先生的《我国粮食市场上的价格信号问题》(以下简称“柯文”,凡引自该文者,均不再注明出处)。笔者经过再三研读,却总觉得柯文的分析方法,分析过程并不可靠,所得结论亦不足以令人信服,故而在此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柯炳生先生商榷。 一、对农民起制导作用的粮食价格信号,并非仅仅是自由市场价格,同时还有国家定购价格。 相似文献
14.
“粮食问题是一切问题的基础”。我国人多地少,十亿人口要吃饭、要建设。粮食的使用价值大,但由于目前粮价不合理,经济效益很低。这个问题,在高产粮区更为突出。以吴县为例,1965年粮食年亩产917.3斤,每百斤粮的物耗为3.54元,每元物耗的粮食产出为28.2斤,1979年粮食年亩产达1,360.5斤,而每百斤粮的物耗达6.09元,比1965年增长72.03%,每元物耗仅生产粮食16.4斤,比1965年反而下降了41.84%;如果加上活劳动消耗,粮食生产的经济效果甚至成了“负数”。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粮食 相似文献
15.
一、粮食生产经济效益的现状 粮食,既是“最终产品”也是“中间产品”,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一天也离不开粮食。但是,目前从事粮食生产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却不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20多年来,粮食生产的成本(不包括活劳动消耗)上升了将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增产一直高于人口增长,七十年代末以来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与价格改革,更加推动了粮食生产的发展,虽然在改革开放的后几年(自198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徘徊,但粮食总产量仍有可观的增长。不过这时粮食生产的增长,在耕地面积不断闰少的情况下,主要是依赖于单产的增加,但这方面并不乐观。1977-1984年单产年增幅为71.9%,1984-1990年年均为1.8%,而1990-1996年只有0.7%。粮食生产出现了增长绥慢甚至徘徊的状况。加之经济转轨,物价上涨,加重了粮食生产徘徊的局面。为此,我们应该从粮食生产经济学的角度剖析粮食生产增长与智力徘徊的原因,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持续稳定增产,再上一个新台阶,在理论和实践上找到一条可行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长期粮食单产潜力的分析预测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新中国成立后粮食单产发展可以概括成单产水平稳定上升(1949~1959)、持续低势攀爬(1960~1981)、持续高势提升(1982~1999)和滑坡调整徘徊(2000~2003)等4个阶段。粮食单产以年均72.69kg/hm^2的速度不断提高,潜在年提升能力在150kg/hm^2以上,当前我国的粮食单产水平是4500kg/hm^2。我国粮食单产仍将持续提高,但是,2004~2010年我国必须经历一个粮食单产超常规的发展阶段。文章从品种更新换代、主要粮食作物、粮食主产区单产水平以及高产技术的创新和推广角度,分别预测了我国中长期粮食单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我国粮食单产的时序变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建国以来我国粮食单产的时序变化研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安荣中国科学院遥感所阎守邕建国以来,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长,主要是靠粮食单产的提高。因而,粮食单产的发展变化,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决定着“谁来养活中国”。本文将以1949~1995年... 相似文献
19.
<正>春已至,万物始。一幅幅多姿多彩的春耕备耕图,正在祖国大地上陆续铺展开来。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推动大面积提高单产。如何在高起点上大面积提高单产,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