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江 《中国工商》2002,(6):174-175
联想柳传志在“我怎样当总裁”的演讲中,有这样一段话:企业的一把手跟下级员工之间的关系,是大发动机跟小发动机的关系,你所带动的不是齿轮,不是螺丝钉。员工也可以成为一个发动机,而且能跟你同步。如果能够做到这样,这个企业活力就非常大。  相似文献   

2.
<正> 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曾经有句名言:“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言外之意“做事的公司做不大”。此话乍听有点绝对,细品过后却不无道理。 有人曾经形象地将企业比作一架时钟,员工是秒针,沿着既定的轨迹,不停地跑圈;中层管理人员是分针,员工跑一圈,分针走一格;而  相似文献   

3.
陈娟 《国际广告》2009,(4):8-14
“产业报国”是柳传志的最大心愿。 “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柳传志所说的“人”,是指有理想抱负、讲修养境界的侠义之士。  相似文献   

4.
<正>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民营企业,然而,这个大企业的掌门人郭广昌却说复星是个小企业,并且他特别强调这个"小"字。对于这个"小"和"大",郭广昌是这样理解的:"我觉得小和大要看怎么来比较,跟我们以前比,我们长大了,跟世界很强的企业比的话,无论你比技术、比资金、比规模,你都是小的,所以我们要有做小企业的心态。企业大了的话往往都会有官僚主义毛病,会有大企业病,  相似文献   

5.
陈斌 《商界》2005,(3):24-26
柳传志的“与人斗争”。不是低层次的“尔虞我诈”,而是为了实现“大联想”在“人事战略”方面独特的“政治安排”。  相似文献   

6.
你想过没有,超市里光鲜漂亮的进口高端水果,比如智利车厘子,可能是来自一家中国的高科技企业?他就是以生产电脑著称的联想。当以工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互联网转型的时候,柳传志却希望将工业化的思维带人到农业。在2013年的央视财经论坛上,联想控股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当起了自家产品的“推销员”。不过,这一次“推销”的不是联想的电脑,而是佳沃生产的猕猴桃。  相似文献   

7.
态度     
“告诉那个胜利者他想错了,这个世界早就变化了。”——崔健《盒子》里的一句歌词“如果有一个项目,首先要考虑有没有人来做。如果没有人做,就要放弃了,这是一个必要条件。”——柳传志的一句话,道理很简单,但大部分企业管理者都不愿意放弃任何机会“有个乞丐在你们家门口,你要不给他钱其实也挺好的,你一给他钱结果你们家来了20个乞丐,热钱的流动跟这个有点像。”  相似文献   

8.
陶平江 《商界名家》2004,(6):103-103
今年4月,一篇《亲历联想裁员:公司不是家》的文章在网上广为流传,给2月开始联想裁员危机再添不少压力。柳传志不得不为此站出来说话。他一面为公司的产业震荡给员工带来的命运变迁而深表感伤,一面又振振有词:“从发展的角度看,有员工说‘公司不是家’是对的。”  相似文献   

9.
经销商说     
《糖烟酒周刊》2005,(26):B016-B017
谈谈你的人性化管理 在人才资源如此重要的今天,大家都在谈人性化管理。有的企业逢年过节给员工发福利,慰问家属;有的企业及时了解员工的需求,适时跟员工沟通等等。这些方式早已被许多企业采用。再拿出来说已是“老生常谈”,而其“功效”也比初时降低不少。有没有一些更好的人性化管理方法呢?让我们听听这几位经销商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柳传志曾经有过这样的感触:"我是从1984年开始办企业的,18年来跟我同台领过奖的许多著名企业家,今天回过头来一看,绝大部分都销声匿迹,翻身落马.  相似文献   

11.
GE中国在微博营销中会说“神马”、“小灰机”等网络词;会形容自己家用于发动机测试的飞机为“小清新”……所有这些,都让你感到“哥”不是传说,而是有血有肉的“人”。  相似文献   

12.
现实当中,不是住何一家企业的使命部能够得到员工认同的,而没有员工的认同,任你怎么围绕它制定战略决策,也部无法给你带来梦想中的成功。美敦力每隔一年进行一次员工调查,在2004年年底完成的调查数据非常令人惊讶:一是全球31000名员工中,对这项非强迫性调查的回复率高达85%;二是对于调查中的问题“你是否了解和赞同企业使命”,有高达95%的员工对“我清楚地了解美敦力的使命”这一说法表示同意,  相似文献   

13.
冯盈盈 《浙商》2008,(7):90-90
“你有多大才,我搭多大台!企业是一个整体,企业进步是与全体员工的素质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4.
李靖:刚才魏新女士提到的“奥运即体育,体育即奥运”的理念非常好,但是如果不是蒙牛这样的大企业找到太度公司,而是一个营销推广资金比较少的企业找来,你会怎么做?  相似文献   

15.
员工如何看待自己与企业的关系,恐怕是所有企业的人力资源部最希望了解的.因为所有的人力资源实践希望迟到的最佳效果都是员工将企业看成家人一般.但事实往往不是这样.之前"富士康事件"就是反面的例子.本文从雇佣关系角度分析,员工与企业之间存在四种关系,包括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营销温馨     
美国的南茜开了一个服装店.并且专营身材肥胖的女士服装。她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不过在经营中一般是把服装尺寸分为大、中、小以及加大码这四种,而南茜不是这样。她发现很少有胖女士进店来嚷嚷:“我要大码的,”“我要加大码的。”所以,在南茜店里,尺码是用人名来替代的:玛丽是小码,琳娜是中码,伊丽莎自是大码,瑞斯特是加大码。这样一来。店里就不会有“这件加大码正适合你”之类的话语了,代之以“你试试玛丽的吧”,“哦,你穿瑞斯特正合身呢!”  相似文献   

17.
觉真法师 《新财富》2012,(9):120-121
你尊重、关心、爱护了你的员工,你的员工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这就是领导科学。知遇之恩的向心力效应,大概决不是简单的“投入产出”的数值所可比拟的。在佛家这就叫自他不二,人我一体。利他,才能自利,慈悲心、平等心是真正的管理科学中的真谛。  相似文献   

18.
态度     
“你多年苦心建设的东西,可能在一夜之间被摧毁,不管怎样,还是要去建设。”——特雷莎嬷嬷说的一句话“对!就是!政府养猪就是为了杀猪。”——因菏泽大剧院工程上马引发的强制拆迁纠纷中,山东菏泽开发区的一位副主任面对一位企业工作人员“你们这样不是把我们企业当猪吗”的质问时如此作答  相似文献   

19.
“一线员工”是企业的细胞,没有优秀的“一线员工”企业就难以获得卓越的成就。在企业中,一直和客户面对面沟通的不是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也不是他们向客户展示公司的形象,是“一线员工”在与客户交流联系,洽谈业务、进行售后,所以“一线员工”的行为举止时刻影响着企业在客户心中的印象。本文从分析“一线员工”的重要性着手,分析国家电网“一线员工”现状,然后根据现状提出改变提升的方法,从而塑造“一线员工”良好形象,提升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20.
2013年3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旗下的电视购物频道——环球购物迎来了它的新开始,这一刻,曾在国内电视购物企业担任过重要职位的陈美秀团队加入了环球。在尚未见到她时,公司员工就说“你可以叫她Sammi姐,我们都是这么叫的”。这样一位“知心姐姐”型领导,可以在装修时为了员工的健康花钱增加窗户的数量,可以在管理员工时先花时间设身处地考虑员工面临的难题。7月北京骄阳似火,笔者来到环球购物位于惠通时代广场的新办公区,聆听了这位温柔坚定的台湾“小”女人如何慢慢规划出新环球购物发展“大”蓝图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