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旱作农业是在旱区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耕作技术,在降水量偏少又没有灌溉条件的情况下,依靠天然降水而从事的农作物种植业。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包括种植制度的选择、培肥地力、蓄水保墒、抗旱或耐旱作物品种的选育及旱作栽培耕作技术等。发展旱作农业是充分利用我国旱区农业耕地资源、发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潜力的重要途径。旱区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其生产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农产品供求关系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国  相似文献   

2.
在灌区平均每增加1斤粮食生产能力需投入4—6元,而在旱区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等旱作农业技术,平均每增加1斤粮食生产能力仅需投入2元。财政部部长助理胡静林日前在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召开的部分省区旱作农业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找准政策着力点,大力支持旱作农业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3.
6月7日,农业部、财政部在甘肃省兰州市首次联合召开全国旱作农业工作座谈会。会议强调,发展旱作农业已成为抗旱减灾夺丰收的一项革命性措施,旱作区已成为粮食生产新的增长点。下一阶段,要加大政策、资金、科技等的支持力度,全面推进旱作农业发展,力争“十二五”期间使自然降水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4.
基层动态     
古浪:金融支持新型旱作农业发展成效显著[本刊讯]古浪县金融机构通过调研发现由于县域干旱少雨,新型旱作农业已逐步被农民所认识和接受,大力推广和发展旱作农业对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作用和潜力很大。针对这状况,各涉农金融机构积极发放信贷资金,大力支持新型旱作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财政》2012,(4):27-28
甘肃地处西北内陆,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基础薄弱,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近年来,甘肃省从实际出发,全力推进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有效提高了科技抗旱水平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6.
胡静林 《中国财政》2012,(16):12-14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把促进粮食持续稳定增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领导多次批示,要求做好旱作农区的粮食增产工作。2010年和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也都对发展旱作农业提出了要求。支持旱作农区农业生产,对于进一步挖掘旱区粮食增产潜力,促进旱区粮食稳定增产,必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图片新闻     
《农村财政与财务》2012,(8):49-F0003
6月7日,胡静林部长助理出席了农业部、财政部在甘肃兰州召开的部分省区旱作农业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农业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近年来,我省从实际出发,全力推进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提高了科技抗旱水平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其中,通过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和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全省粮食连续稳定增产。据统计,2007年一2010年,全省累计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2078万亩,其中2010年推广1048万亩,增产粮食729.35万吨,用全省1/4的粮播面积生产了全省62.1%的粮食;2010年推广高效节水技术226.41万亩,共节水2.22亿立方米,增效1.8亿元。  相似文献   

9.
基于农业的弱质性和公共性以及农业在一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WTO成员国均在WTO框架下对农业实施了有力的财力支持和保护。充分研究和借鉴它们在农业支持和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构建我国完善的农业财力支持体系,提高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在我国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人口不断增长,资源日益稀缺、环境不断恶化的格局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成为缓解农业资源紧张局面,优化生态环境、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手段。本文就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保护与税收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可能大于所获利益。因此,需要在WTO农业规则的框架下,运用关税配额、“黄绿箱政策”加强农业保护。同时,通过建立农业保险制度,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建立良好的农业政策扶持环境来促进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主动适应新常态,科学谋划农业开发新发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新常态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夯实农业基础,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这对新阶段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更为迫切,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只  相似文献   

13.
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契约农业,是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订单为载体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订单农业较好地解决了现阶段农业生产规模化与经营分散化现实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间接地实现了农业规模化经营.为了解订单农业发展及金融支持情况,笔者对唐山进行了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14.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金对"三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采取一系列惠农重农政策背景下,农业资金流动仍出现了明显的非农化流动倾向,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三农"的健康发展。本文以欠发达地区——通辽市为样本,试图从农业资金非农化流动的渠道着手,分析农业资金外流倾向产生的深层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协调发展的要素之一,一直是政府高度关注的领域,因此全面认识农业保险服务农业现代化的新形势,充分发挥农业保险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器和稳定器作用至关重要。探索在经济新常态的情境下农业保险助力农业现代化的瓶颈所在,并就如何打破瓶颈、缩减农业保险与农业现代化进程间的速度和质量差距提出建议,从而促进农业保险满足农业现代化对风险管理、巨灾风险、精准扶贫、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农业的市场化是必然趋势,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农业资源的配置都被纳入市场化的轨道内。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的市场调节还不能完全保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因为农业作为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加上农业的产业特性和我国农业经济长期落后的状况,如果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必然对农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我国农业市场化的进程中,必须实施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市场机制加上适度的政府行为,以支持农业稳定发展,使农业资源的配置获得较高的效率,避免经济剧裂波动。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政策性农业保险与财政补贴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我国的现实选择。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在新的农业保险的经营环境下,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指日可待。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要坚持一定的原则,采用适当的方式,确定合适的对象予以发放,以提高补贴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及完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业的弱质性突出表现在它面临的双重风险。这种风险既来自于自然不稳定下的自然风险,也来自于市场不稳定下的市场风险。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传统的农业补贴政策将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完善现行农业保险制度,以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保护、促进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台湾地区农业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单玉丽 《福建金融》2008,(12):16-20
台湾地区农业金融体系在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改革完善,目前已建成“农委会”一元化管理体制下的二级制农业金融组织架构;构筑了较完善的农业金融法律体系;健全了农会信用部功能,从而形成相对独立的农业金融体系。台湾农业信用保证制度在为农民提供贷款担保、降低金融机构放贷风险和推行农业政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台湾农业金融体系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0.
农业保险联合体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有效尝试,农业保险联合体的融资应尽量脱离单一依靠财政支付的状况,在加大政府补贴的前提下,推进农业巨灾风险证券化,建立独立法人的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政府的支持下上市融资,以保证农业保险发展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