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启新 《北方经济》2006,(18):13-14
本文通过构建区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福建省九地市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考察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发现福建省内各城市间区域差异层级明显,并提出了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理论与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过程,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建立在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的。本文分析了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及九设区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并就福建省本世纪初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区域投资环境的基本理论出发,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因素,结合福建省省情,建立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变异系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对福建省九大设区市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进行评价分析,得出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的优化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区域差异不断扩大背景下,分别从产业结构的效应、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三个方面对福建省9个地级市的产业结构进行测度与分析,以期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进行解释,最后从产业结构角度对福建省的区域协调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扶贫攻坚纳入区域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江西省上饶县人民政府县长汪俊辉近几年,福建省各级党政组织认真贯彻落实江总书记打好“扶贫攻坚战”的号召,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坚持常抓真抓实抓,把扶贫攻坚纳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设区市经济的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DP是反映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文章从空间交互作用的角度,对区域经济增长进行集聚与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对福建省设区市2006年GDP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为分析和寻找区域差异的对策及构建区域经济的空间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增长格局与差异,是对区域间经济增长不均等现象的具体反映。近年来,福建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攀升,但是区域间经济增长存在很大差异,基于此,文章以福建的9个地级市作为基本研究单元,使用MATLAB统计工具箱,应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类处理,直观地体现福建省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并提出了促进福建省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为福建今后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其他省的研究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
郭伟 《中国高新区》2010,(12):96-100
2010年11月29日,由福建省区域和企业评价中心、福建省企业评价协会与省有关部门联合开展的2010年度福建企业100强评价揭晓。厦门市共有44家企业入围,  相似文献   

9.
郑夏雪  刘晓静 《科技和产业》2023,23(19):191-199
瞪羚企业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高、发展潜力大,对带动福建省区域经济转型发展至关重要。以2019—2022年福建省瞪羚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平均最近邻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标准差椭圆分析、核密度估计等方法,探讨福建省瞪羚企业的时空演变格局。研究发现:福建省瞪羚企业表现为“高-高”“低-低”的聚集模式,带状分布于沿海,零星分布于内陆,较不均衡;呈现“西南-东北”集聚态势,向“东-西”两侧扩张,聚集重心向“西南-东北”方向移动;以梯队式发展为主,核心-边缘区域结构显著。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区域空间结构重组与台海经济圈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区域产业和空间结构的优化与创新是区域发展的永恒主题,区域内部空间结构的有序化以及与外部主流空间的紧密链接是区域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是互动的,福建省区域空间结构重组必须建立在闽台互动合作的基础之上,21世纪福建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目标是建立台海经济圈。  相似文献   

11.
区域科技进步定量评价对于科学制定区域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推动区域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在分析区域科学技术系统结构、运行及其环境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区域科技进步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具体测算方法,并对福建省科技进步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2.
林伟 《开放潮》2004,(3):48-50
2003年福建省信息产业增加值预计达450亿元,约占全省GDP的8.6%,比全国高3个百分点。近20年来,福建省信息产业增长速度是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2~3倍。由于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福建省新经济品质和发展潜力居全国第五。我国首份区域新经济指数报告分析表明,中国新经济指数体系5类15项指标,福  相似文献   

13.
构建区域产权市场的基本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为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总裁,能提出了一个发展区域产权市场的新思路,很值得各产权交易机构老总思考。  相似文献   

14.
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采用协整分析探讨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最后提出发展福建省金融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提升福建省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对于福建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美国和日本在提高本国科研机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一些成熟的经验,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基于文献研究系统梳理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对全国和福建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以及知识产出等反映创新能力的主要科技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提升福建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位于福建省上杭县东北部是著名的“古田会议会址”所在地:近几年,全镇紧紧围绕拓展市场、调整结构、创新体制“三大重点”和市场、区域、创新、项目、品牌“五大战略”,结合自身独特的优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和投资环境,已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城市。  相似文献   

17.
福安地处海峡西岸东北翼,是一个山海相连、风光旖旎的沿海小城市。它在福建省所处的地理位置没有发展区域经济的优势,但在全国农业上享有“南国葡萄之乡”和“中国茶叶之乡”的美誉;在工业上享有“中国福安电机电器城”的美誉。其经济综合竞争力跃居福建省第12位,在宁德市占据区域中心位置。今天的福安面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良好机遇,正在承接台湾葡萄产业的转移。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福建省1990-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综合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差分解方法和脉冲响应函数,对影响区域物流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发展、物流网络密度和政府调控是促进福建省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区域产业结构和物流业固定投资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物流业从业人数则对福建省物流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文章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解释和分析,并为区域物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天津经济》2009,(9):73-74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郑栅洁近日在厦门表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正在全面推进,福建省正在重点谋划8个经济增长区域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闽台科技合作平台建设的机制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