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触摸日本     
孙伯 《企业研究》2004,(1S):58-60
2003年冬天,我去一家日本的汽车公司访问,在日本生活了一周的时候,接触了一些日本人,了解了一些日本的现状。和我们的发展情况对比,我产生了研究日本的愿望。  相似文献   

2.
日本见闻     
日本见闻大连亿达公司陈逊1995年12月,我去日本学习研修一年。刚和日本人接触时,觉得他们的礼节太多,“有些虚”。有一次,我去商场买东西,一不小心碰撞到一位日本青年,刚想赔礼,没想到他却随口先向我道歉。我回到“团地”向日本朋友大鼓先生请教:“为什么他...  相似文献   

3.
从4月16号开始,我和王小山在日本考察志愿者工作。现在我可以弄明白,日本的志愿者不会出现轮流给。孤老户擦玻璃、扶老太太过马路害得老太太自己  相似文献   

4.
我在日本创业上市,生活了20多年,妻子是日本人,要好的朋友大都是日本人。我必须先声明,作为一个个的人来说,日本人和我们一样,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火自然,都是些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可是在日本时间越长,我越能感觉到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在驱动着日本人,这是一种不知不觉中形成的集体求同心理。这种求同心理的形成过程,不是由某个组织强加的,也不是某个英雄引导的,而是一种近似于共鸣、却又极具拘束性的集体心理压力,日本人称之为“空气”,和中文的“气场”一词有些相近。  相似文献   

5.
朱雪尘 《英才》2004,(4):68-68
刚刚下班,刘东华便接到了一位企业家从日本打来的电话。“东华,你们的论坛需要我回去吗?我现在日本,正在开一个商务会议,如果有必要我就回去。”  相似文献   

6.
到京瓷工作之前,我一直从事金融行业。 日本的金融行业在全球并不算领先,制造业却是世界一流的。因此,我很想多了解一些日本制造业内的情况,看看到底有什么独特的经营管理理念,能把日本制造业发展得这么好。  相似文献   

7.
日本对技术的追求和尊重也是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动力所在,这个对我触动很大我想什么时候我们中国技术能够进入世界先进地位?  相似文献   

8.
连日看日本地震新闻。不少报道谈到日本人面对灾难的镇静.我想这与日本人的防震意识是分不开的。 前几个月,我作为中方企业代表应邀去日本考察。负责接待我的是小岛先生。他40多岁。办事认真而细致。到日本的第一天我们前往神户市,住在当地一家酒店里。  相似文献   

9.
小武 《中国企业家》2011,(11):23-23
每当看到从日本归来的媒体说,日本震后比汶川和玉树好些,由此推断出日本政府如何如何好云云,我就恨不得化身千手观音抽人。  相似文献   

10.
3·11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为表达对日本灾区我技能实习生、派遣公司驻日管理人员和日本技能实习生接收机构的深切慰问,巩固中日两国间业已建立的技能实习业务合作关系,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在全行业发起向日本灾区捐款慰问活动,  相似文献   

11.
胡伟 《经营者》2011,(9):14-14
我认为地震对日本企业本身的影响不大。 但日本零部件和汽车企业把核心技术捂得过紧,很少在海外设厂,地震和核辐射让这些关键零部件断供,其他厂商为了避免以后发生类似情况,会重新寻找替代供货商或自行研发,很有可能长久地断了日本企业的生意,这才是地震和核辐射对日本汽车业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研修在日本     
平生第一次出国,而且是工厂派往日本大公司研修,这自然让我心情格外振奋。我们大连亿达公司渤海机床厂与日本富山日平株式会社合资后,已经派出了两批共50多人陆续到日本富山去研修,我作为其中的一名技术人员,能出国去潜心学习半年,对个人真是收益匪浅。日本人的服...  相似文献   

13.
《政策与管理》2008,(23):100-101
一个人对于爱好到底可以痴迷到什么地步?这一点日本人总是让我吃凉。在去日本之前,总听人说日本是极其无趣的,但是到了日本却发现,日本人都有很奇怪的爱好,而且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曾经有个同学喜欢玩乐高玩具,很多人都玩过,可能都会说自己也爱玩,但是是否能到她那个地步,我实在不好说。她可以什么参照物都没有,看着就像是随意在做造型,  相似文献   

14.
几天前,跟随北京一家旅行社去了趟日本,所见所闻给我留下一些深刻印象。 飞机从京抵达日本名古屋的中部国际机场是当地时间下午5点多。名古屋机场距离市里有40多公里,地铁运行大约40多分钟。买票进了地铁后才知道,机场地铁有好几条线,去往四面八方,不知该坐哪趟能到名古屋站。没办法,只好求助于人。一位中年男子看了我在地图上的比划后,明白了我的去向。他领着我上了一辆待开的列车,我以为他和我同路。谁知铃响后他并没上车,而是隔着车门向我挥了挥手,并一再叮嘱着什么。原来,他是特意送我上车的。后来,我在东京等地几次换乘地铁,都是在日本好心人的“指点”下,顺利到达目的地的。  相似文献   

15.
李国华 《新疆审计》2006,(C00):57-58
作为政府审计机关工作者,本人最近赴日参加日元贷款项目研修班,在日本立命馆大学听取了日本高等教育体制和管理方式改革、教育经营理念,以及教育运营资金的筹集和财务管理情况的介绍,使我对日本以及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我们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认真履行对财政向教育的投入和教育各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有很大启示。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以下几个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最分享     
《英才》2013,(12):126-126
最向往的生活方式 业余时间我爱好看书、做运动、旅游、美食等。今年初,我哥哥请我和弟弟,我们三家人组成美食团,到日本去泡温泉,吃好东西。  相似文献   

17.
我因工作曾在日本生活半年.居住的小区旁边就是一家很大的超市。我常在那里购物,因此对日本人的生活习俗。特别对日本的商品价格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媒体一直在说,2007年对日本经济影响最大的事件莫过于美国次贷危机。然而我认为,阻碍日本经济发展的力量,比次贷危机更大的是日本政治倾向于承认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9.
如果问去过日本的外国人日本留给他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我想,绝大多数都会不假思索地说:优美的环境。是的,在日本,无论是国门的机场,城市的大街小巷,还是偏僻的乡村道路和房前屋后,环境的干净程度,无不让每一位到过日本的人从心里表示钦佩。那种从空气、陆地到海水的三维立体优质环境,在全世界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20.
30年前,我创立了软银公司,当时我没钱、没有经验、没有关系网络,有的只是热情和成功的梦想。我的梦想就是要成为全日本甚至全球非常成功的人,给人们提供新的技术和生活方式。我要用互联网的力量,来实现我的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