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萧红创作与鲁迅创作的相似之处,他们都具有直面现实的精神,都对国民性问题进行了有意识的持久的关注,所不同的是,萧红在继承鲁迅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她在批判国民性弱点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国民性中可贵的方面,此外,她的创作在艺术上体现出讽刺,幽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奇文,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为我国讽刺文学树立了典范.它的高超的讽刺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特点:题材的真实性,描写的客观性;合理夸张性.同时采用了白描手法,给读者以想像和发挥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祝福》是鲁迅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呐喊》、《彷徨》两集中所体现的主要创作艺术在《祝福》中得到了集中而鲜明的体现。诸如简洁而传神的肖像描写、画眼睛以显示人物的灵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重复的艺术手法、“看/被看”的情节结构模式等鲁迅小说典型的创作艺术在《祝福》中都有体现。《祝福》可以作为考察鲁迅小说创作艺术的一个典型文本。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的创作独具艺术魅力与文学效应。他在《阿Q正传》中塑造了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使这篇小说成为我国新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作,而且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小说《阿Q正传》最充分、最完整地体现了鲁迅从事文学创作的主要目的——"揭出疾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鲁迅在小说创作中非常注重细节描写,其细节描写继承我国古典小说语言描写方面的优良传统和精华,而且还注意吸收和借鉴外国小说创作方面成功经验和新颖技巧,并且在细节的运用技巧和处理手法上也很有特点,这些细节描写和技巧手法是其小说 艺术蕴涵表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鲁迅和沈从文的乡土小说分别代表了现代文学史上两种截然不同的乡恋心态。这两种不同的乡恋心态,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艺术选择分别导引着一大批现代及当代作家,构成20世纪乡土小说创作的一种重要的文学-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一个里程碑,其讽刺艺术建构主要包括创作立场、美学风格、文本结构三大要素。本文通过《儒林外史》创作立场的分析,可以发现其文本传达出了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秉持了实事求是爱憎分明讽刺态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通过对《儒林外史》美学风格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具有"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技巧多样,洞幽烛微"的与众不同的特点及高度的艺术性;通过对《儒林外史》文本结构与讽刺手法的关系分析,可以发现其常常不被人所理解的独特文本结构恰恰是为成就这种讽刺艺术而特意设计的,是对古典小说文本结构的一种创新。这种"三位一体"的讽刺艺术建构的旨归表达的是"对一种衰退了的社会设想的幻想"的士人情怀。  相似文献   

8.
小说的电影改编对当代中国作家的创作带来了深刻影响,准电影脚本风格的小说越来越多,小说艺术的独立性值得重视,但另外一方面,小说的电影化手法也是小说创作的创造性转化。其中,作家应坚持自身的文学立场,固守小说本位,最好自己担任小说的改编任务,保持电影与小说的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9.
在鲁迅的所有创作中,其杂文引起的争议最大,争论的焦点在于鲁迅杂文是不是文学,症结则在于鲁迅杂文有无审美性,其艺术特征是什么?我们认为,鲁迅杂文是鲁迅思想的自由表达,是鲁迅文体的彻底解放,是鲁迅追求个性自由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汪敬熙是在白话小说产生之初开始进行小说创作的,作品不多,人也很快退出了文坛,继而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但鲁迅从开始就注意到了他的小说作品,在自己的文章中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并对汪敬熙本人的创作报以很大的期望。另外,汪敬熙也是客观写实的作家,与鲁迅相似,写作为了揭示现实,是“有所为”而发,尽管他本人对此并不赞同,客观的效果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鲁迅一生都在思考国民性问题。其著名小说《阿Q正传》刻画了旧时代中国人的人生,剖析了中国人的魂灵。其小说主人公阿Q就是一个典型的落后农民代表,蕴含着深广的精神意义,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12.
古典艳情小说《痴婆子传》是中国历史上遭禁毁的书籍之一。小说的叙事艺术蕴含了一种独特的小说观念,作品把女性视角的自我讲述、第一人称内聚焦限制叙事、倒装叙事与讽刺修辞等多种叙事手法结合在一起,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一种独创。《痴婆子传》的叙事艺术已具有现代小说的艺术特点,具有高超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通过历史考证和文本分析,考评了清代狭邪小说的艺术渊源、发展阶段、内容及艺术特点,很多观点至今仍泽被后人.但也要看到,鲁迅的狭邪小说观具有局限性,他对狭邪小说的滥觞之作、成因、阶段性变化原因及使用方言写作等问题的论述都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4.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通过历史考证和文本分析,考评了清代狭邪小说的艺术渊源、发展阶段、内容及艺术特点,很多观点至今仍泽被后人。但也要看到,鲁迅的狭邪小说观具有局限性,他对狭邪小说的滥觞之作、成因、阶段性变化原因及使用方言写作等问题的论述都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5.
对乡村世界生命形式的礼赞和对现代都市人生的讽刺构成了沈从文小说的整体人生构图的两极。结合沈从文的一些主要作品探讨了其小说的讽刺艺术,并且还把他与老舍进行了比较,力图揭示出其讽刺艺术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伊夫林·沃被誉为英语文学史上最具摧毁力的讽刺小说家之一,学者们多从反讽的艺术角度解读沃的作品,对其代表作《一把尘土》也不例外。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哥特式婚姻多为学者们的讽刺对象,而剖析这起悲剧婚姻起因的寥寥无几。空间是社会关系的载体和容器,地志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差异揭示了二人的不幸婚姻源于彼此价值观、婚姻观的巨大差异,传达了小说批判现代社会堕落文明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新感觉派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代表作家有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等。在其创作中,新感觉派作家以独特的创作题材和艺术手法成之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文学史重要的一部分。研究新感觉派小说的创作特色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其产生的背景、主题内涵及艺术特色,进而全面地对新感觉派小说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18.
乔纳森·斯威夫特是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格列佛游记》是他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被堪称为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政治讽刺小说,小说问世之后,同样受到儿童的喜爱,并成了喜闻乐见的儿童名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意外转变?笔者认为除了作者斯威夫特在创作《格列佛游记》时运用了大量具有童话价值艺术表现手法和塑造了童话人物形象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在谋篇布局时。采用了童话的常用的三种结构形态,即单线型结构、复线型结构及冰糖葫芦结构的模式来构建整部小说。本文将从上述三种结构形态特点出发,分析非童话小说《格列佛游记》中的童话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9.
越南汉文小说虽然移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传统,但它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主要表现在小说题材、模仿类别、小说艺术及小说作者等方面。出现不平衡的原因,从小说外部讲,主要涉及越南社会历史状况的特殊性、汉文学在越南的地位,以及文学表达工具等问题;从小说内部讲,主要涉及小说创作传统和汉文小说家创作心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学中的林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先驱威廉.豪威尔斯曾如此评价这位美国19世纪最负盛名的文学巨匠。其作品集批判现实主义、幽默讽刺与地方民俗特色之大成,开创了美国式小说的先河。马克.吐温在密西西比河上的两年水手生活经历对其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正是他这段经历的记录。这部小说完美展现了马克.吐温对于地方俗语的独到描写,充分发挥了他对于地方特色的诠释手法,更深刻体现了他在幽默中所蕴含的对丑恶人性的强烈讽刺。本文旨在分析小说中对于密西西比河沿岸各色人物生活的描写,领略马克.吐温式的讽刺、民俗描写以及对人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