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金融市场组织结构的收益风险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金融市场组织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寡头垄断和国有垄断。这一特征使微观金融主体的信用行为得到国家信用的支持 ,其结果是微观金融风险向国有金融主体集中。在微观信用与国家信用置换的情况下 ,微观金融风险被制度性预期所固化 ,其结果就短期而言 ,为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条件 ,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赢得了时间 ;但就长期而言 ,微观金融风险最终表现为社会金融风险 ,国家将不得不为微观信用主体的风险累积买单。因此 ,在看到这一组织结构所带来巨大的运行成本的同时 ,应抓紧时间进行金融体制其他方面的改革 ,而渐次放开民营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自然成为本文引申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国家垄断信用制度的绩效评价与变革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垄断信用制度的绩效评价与变革思路葛兆强长期以来,基于对经典作家某些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国家垄断信用”制度及其要集中信用于国家银行这一制度安排,一直是中国金融运行与发展的制度基础。从理论的逻辑和发展的观点来看,这一制度模式及其安排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现阶段金融风险的特性分析 (一)制度性风险 金融风险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不同国家各有其自身的制度基础。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风险是典型的市场性风险,其典型的表现形式是金融机构支付危机-客户挤提存款和抢购外汇-金融机构破产倒闭-金融资本的兼并重组,最后结果是本国货币贬值、汇率贬值和资产贬值等,金融风险的主要承担者是有产者。而在我国计划金融制度基础上产生的金融风险,具有与西方市场金融制度的金融风险安全不同的性质、表现形式和结果。我国转轨时期的金融风险本质上是一种制度性风险,其普遍的表现形式是金融机构支付危机-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因素的积累,风险的最后承担者是广大群众。自建国后,这种完全建立在国家垄断信用的基础上的计划金融制度在与国有经济相匹配的过程中,产生了信用软约束、资金供给制和基础货币倒逼扩张等多种弊端。随着我国深化改革带来的市场经济因素的不断增强,传统计划金融制度已经由原来的财富垄断变异为风险集中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冯聪 《新金融》2014,(2):48-52
立足于国家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及国家控股的国有特性,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普遍把金融控股公司作为推进混业经营的最优模式,通过构建横跨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的一体化金融机构,实现经营主体微观效益与金融体系宏观效率相统一。在此过程中,国家具有双重职能:一方面作为控股股东,具有把握总体发展方向、推动模式转变的微观作用,另一方面作为制度供给者,具有营造金融市场环境、维护金融稳定的宏观作用。发挥好国家的这两方面作用,对于我国国有金融控股公司的组建与发展乃至保持宏观金融体系的效率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民间金融市场需要法治化治理,研究民间金融市场法治治理逻辑,构建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是依法治市的必然命题。民间金融市场法律制度包括民间金融市场主体法律制度、民间金融市场行为法律制度、民间金融市场监管法律制度、民间金融市场信用体系法律制度以及民间金融风险防范法律制度五个方面。相应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在于应用合格主体的备案制度对民间金融市场主体设定准入标准;分别针对民间金融的债、股、合伙及类信托法律行为设计相应制度;明确地方政府主管民间金融的职能和监管制度,建立协调监管机制;充分发挥现有信用数据资源与信用评级机构的积极作用,构建民间金融信用体系;借助刑法规制和司法能动性防范与化解民间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6.
非公经济进入金融领域的政策,不仅是国家给予非公经济主体一个与“国有”金融机构公平竞争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它对于调整我国金融组织结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破除金融行业垄断、有效治理非法金融活动以及完善我国金融法律制度等有着重要的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旭  陈敏 《济南金融》2006,(10):8-10
目前,四大国有银行在我国区域金融结构中的垄断地位已被打破,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体、中小银行机构参与竞争的银行体系逐步形成,传统的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区域金融安全网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当前,应逐步完善以中小银行机构为核心的新的区域金融安全网,将地方政府管理纳入事前防范体系;重点构建事后处理体系,建立同业救助基金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和市场退出制度,以有效化解金融结构变迁中的区域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前,四大国有银行在我国区域金融结构中的垄断地位已被打破,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体、中小银行机构参与竞争的银行体系逐步形成,传统的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区域金融安全网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当前,应逐步完善以中小银行机构为核心的新的区域金融安全网,将地方政府管理纳入事前防范体系;重点构建事后处理体系,建立同业救助基金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和市场退出制度,以有效化解金融结构变迁中的区域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9.
外汇市场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国内、国外金融市场的基本纽带,是形成市场汇率的核心场所,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平台。而一个运行良好的外汇市场,将有助于我国实现宏观金融的稳定、微观和国家金融的安全,所以对我国现阶段外汇市场的绩效进行测度研究就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该市场的成本和收益不可量化,导致无法通过传统方法计算具体绩效,所以本文在产业组织理论与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外汇市场绩效测度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已显得越发重要。而在社会信用体系中,金融信用是支柱和主体信用,是连接国家信用和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的桥梁,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中,具有先导和推动的作用。金融信用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被坏了金融市场的有序性、公正性和竞争性,给金融信用环境建设造成许多不利影响,已经危及金融安全运行,成为当前经济、金融运行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金融信用缺失的表现 (一)金融服务对象信用缺失的表现 1、蓄意逃废银行债务  相似文献   

11.
董龙训 《中国金融》2012,(19):80-81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鼓励微观金融主体积极探索和开展以信贷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金融创新,无疑凸显了我国金融当局进一步推动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深化改革的决心。如何在鼓励和推动以信贷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金融创新活动的同时,有效控制由创新诱发的金融风险,进而维护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成为当前我国金融监管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如何通过金融创新化解我国金融市场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金融风险的管理,从宏观和微观等不同层面评估来看,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的单一化、同质化已经成为我国当前金融市场的最大风险之一.与此相对照,金融创新所推动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金融渠道乃至支付方式的多样化及其所带来的金融市场的灵活性,是消化、吸收和化解金融市场风险的非常重要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新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未来战略的选择--总体目标和具体内容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战略选择的目标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必须符合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金融体制改革按"九五"规划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调控监管体系,创建现代市场金融制度,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资源配置机制,重建市场经济的信用关系仍然是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根据这一目标,我国金融战略目标的主要内容就是在改革、发展和开放三位一体基础上实现制度变迁,从国家垄断信用走向国家调控信用,从计划金融走向市场金融,引入竞争机制,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信用评级是解决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在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运行中起着风险揭示、市场定价、防范信用风险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国际信用评级领域形成了以美国三大评级机构为主体的寡头垄断格局。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凸显出现行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存在的种种弊端。本文分析了现行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所存在的缺陷,探讨了国际社会及我国政府为进一步完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所采取的措施、信用评级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重要作用及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疆金融》2007,(B11):33-43
一、新疆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与借鉴(一)金融生态概念的理论基础金融生态是个仿生概念,从金融学词典上很难找到这一术语。就这个定义的文字表述而言,西方经济学者没有直接关于金融生态的研究文献。但很早以前,他们就从金融运行微观主体行为和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中的非均衡现象日益突出,不利于宏观经济稳定增长。金融信用的非均衡表现为城乡、地区、国有一民营、虚拟一实体经济、内外经济结构的非均衡。金融信用的非均衡加大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风险,降低了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因此,以金融信用的均衡发展,促进经济均衡增长,是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构建有效信用制度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把大力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作为“十五”时期金融工作的一个重点 ,要求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 ,增强信用观念 ,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社会信用。这既是针对目前我国信用秩序混乱、信用制度缺损提出的应对措施 ,也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战略决策。对于金融部门来说 ,加强信用制度建设 ,既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当务之急 ,也是改善金融运行环境的关键之举。加强信用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一 )防范金融风险 ,必须加强信用制度建设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 ,金融风险危及金融安全 …  相似文献   

18.
货币、金融与金融体制——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交易的角度对现代货币金融理论做尝试性的整合可知降低交易成本是货币、金融制度安排的本源意义。中国经济转型中出现的多样化金融形式因其共同的国有属性,使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之间呈现很强的替代性,从而丧失了二者之间互相补充、共同繁荣的一般意义。同时,国家借方垄断也使风险日益聚集在国有银行体制内。因此,遵循金融制度演化的逻辑,逐步放开民营银行的市场进入和推动民营企业上市挂牌交易具有化解金融风险、改善金融结构与促进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电子、通信及软件技术的发展,对以信息为主体的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增强金融企业竞争力、防范金融风险在我国逐渐开放的金融市场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客户信用管理、金融服务质量的提高、新金融工具的设计等,其目的都在于管理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金融市场评级失信的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用是金融市场信用评级服务的灵魂,也是信用评级机构赖以生存发展的核心资产。金融市场市场信用评级失信破坏经济与金融安全,助推金融风暴,消灭社会财富,摧毁评级信誉。因此,必须通过牢固确立发展信用评级与构建评级信用的国家战略地位,切实提高金融市场信用评级的信息透明度,积极培育独立自主的民族品牌信用评级机构,根本扭转外资控制并垄断我国评级市场的被动局面,努力建立健全我国的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加速打造尽可能避免利益冲突的商业模式,尽快建立客观公正的评级立场、评级方法和评级标准,大力强化金融市场信用评级监管等手段措施来加以防范和矫治,倾力铸造我国金融市场的评级信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