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梁伟杰  何旭东 《时代金融》2013,(15):313-31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我国越来越需要融入世界金融市场的大格局,对于我国与世界金融市场来说,金融市场的开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开放就有风险,有风险就必须防范。本文正是以开放为基本视野基点,通过三个部分:导言即金融市场开放的定义与理论渊源,拉美国家金融市场开放的事例反思以及我国转型期的市场规则建设来论述我国如何走好金融开放的每一步。  相似文献   

2.
我国金融市场组织结构的收益风险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金融市场组织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寡头垄断和国有垄断。这一特征使微观金融主体的信用行为得到国家信用的支持 ,其结果是微观金融风险向国有金融主体集中。在微观信用与国家信用置换的情况下 ,微观金融风险被制度性预期所固化 ,其结果就短期而言 ,为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条件 ,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赢得了时间 ;但就长期而言 ,微观金融风险最终表现为社会金融风险 ,国家将不得不为微观信用主体的风险累积买单。因此 ,在看到这一组织结构所带来巨大的运行成本的同时 ,应抓紧时间进行金融体制其他方面的改革 ,而渐次放开民营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自然成为本文引申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如何通过金融创新化解我国金融市场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金融风险的管理,从宏观和微观等不同层面评估来看,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的单一化、同质化已经成为我国当前金融市场的最大风险之一.与此相对照,金融创新所推动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金融渠道乃至支付方式的多样化及其所带来的金融市场的灵活性,是消化、吸收和化解金融市场风险的非常重要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我国保险市场结构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现代保险市场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四种市场结构类型。本文对这四种模式进行了经济学上的分析,对中国保险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我国目前属于寡头垄断模式。最后探讨了我国保险市场目标模式的短期和长期选择。  相似文献   

5.
6.
加入WTO后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及风险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十年中 ,国际金融市场急速发展 ,在规模持续扩张的同时 ,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外汇市场率先实现单一市场形态的运作 ,其显著标志是全球外汇市场价格的日益单一化 ,主要货币的交叉汇率与直接兑换的汇率差距明显缩小。在资本市场 ,资金大范围地跨国界自由流动 ,各类债券和股票的国际发行与交易数额快速上升 ,整个 90年代 ,主要工业国家的企业在国际上发行的股票增长了近 6倍。国际债券市场的二级市场获得了蓬勃发展 ,债券市场信息传递渠道、风险和收益评估方式以及不同类型投资者的行为逐渐趋同 ,导致各国债券价格互动性放大 ,价格水…  相似文献   

7.
我国不良金融资产:市场结构与处置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士伟 《上海金融》2005,(1):21-23,11
从目前国内金融不良资产市场发展的现状来看,市场主流交易形态局限在不良资产组合国际招标方式上,而能够参与这个市场的是有限的几家以大型投资银行和不良资产收购基金为代表的国际机构投资者。受市场准入规定、资金规模和管理能力所限,尚没有出现可以与上述国际投资机构展开正面竞争的国内不良资产投资机构。在国内多事不良资产交易市场上,已出现买方寡头市场,卖方过度竞争的市场格局。为此,必须地市场结构进行调整以提高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8.
我国80年代初期就有了金融衍生交易,但大部分只集中于以外汇业务见长的中国银行。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加入到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中,如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今后,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衍生产品交易的开展,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9.
郭凤花 《时代金融》2008,(11):10-11
可以预见,东亚地区在不远的将来将形成一个资本流动无障碍、资本流动空前频繁、资本规模巨大的统一的区域性统一金融市场。为更深入的了解中国加入东亚金融市场的利弊,本文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对中国加入东亚金融市场的成本和收益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建立发展自己的离岸金融市场已成为必然趋势,但其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它的出现和发展给金融监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全面分析了离岸金融市场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风险,通过对发达国家离岸金融市场监管经验的比较总结,结合我国实际构建了中国离岸金融市场监管体系,提出适度、审慎、高效的监管原则,并从监管主体、监管内容、监管方式及监管依据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风险承担机制的微观基础为出发点,从事实分析过渡到实证扩展,从银行系统扩展到企业部门,从国际视角聚焦到国内问题,试图对该领域的研究新动态进行总结与归纳。研究表明:在宽松的货币环境下,全球银行业的信贷风险整体处于较高水平,无论是高收入国家还是低收入国家均表现出这样的特征;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明显下降的同时,还出现了收益与风险的不对称特征;中国上市企业长期与短期的偿债能力明显下降,且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也在不断加剧。实证检验表明,宏观货币政策会影响市场主体的风险承担行为,且宽松货币政策持续时间越长,市场主体越会选择承担更多的风险。本文旨在加深人们对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关系的再认识,以期为中国未来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13.
信用评级市场结构与金融市场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与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密切关联,且具有路径依赖和规模效应。当前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导致三大评级机构对市场的影响力过大,降低了它们进行信息披露和模型创新的内在动力,同时与被评级方之间的利益关联也增加了它们评级失准的可能。针对中国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本文提出应着眼于专业化水平高、规模较大的信用评级机构,借此提高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话语权;同时,监管机构应严格控制信用评级机构介入金融创新业务,降低其与被评级机构之间的利益关联,并要求它们向监管当局提供评级过程中必要的数据和所使用的模型。  相似文献   

14.
影响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进程的因素一是由此产生的风险,二是带来的收益.本文通过构造金融开放与风险和收益之间关系的函数,讨论了发展中国家如何从金融开放中获得最有利的风险--收益报酬率,进而提出了今后中国金融开放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银行业金融创新效应分析及其风险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银兰 《上海金融》2012,(4):112-114,119
本文针对当前经济金融环境下金融创新的正负效应、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若干具体措施,旨在使银行业金融创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金融需求和供给的变化使金融服务出现了一体化趋势 ,集团化就是这一趋势的反映 ,并且 ,在集团化过程中 ,控股公司的组织形式逐渐成为了普遍选择。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中介 ,具有组织优势 ,可以节约成本也可以创新收入途径 ,但同时也出现一些新的风险 ,本文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所带来的收益与风险 ,并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影响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进程的因素一是由此产生的风险,二是带来的收益。本文通过构造金融开放与风险和收益之间关系的函数,讨论了发展中国家如何从金融开放中获得最有利的风险———收益报酬率,进而提出了今后中国金融开放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19.
离岸金融市场对世界经济以及市场所在国经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但离岸金融市场也潜藏着巨大风险。宏观层面上增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影响各国推行货币政策的效果、加大了各国金融管理当局的监管难度;微观层面上放大了金融市场上的信用风险、利率和汇率风险、法律风险和市场风险。为防范风险,我国在发展离岸金融市场时宜慎重采取恰当的管理模式、严格市场准入、严格离岸业务监管、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离岸业务的风险控制,同时加强离岸金融机构监管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