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构建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分析中国货币政策是否兼顾了资产价格和人民币汇率目标,进而基于LT-TVP-VAR模型,研究数量型和价格型两种货币政策冲击下,资产价格和人民币汇率不同滞后期的时变脉冲响应。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以来,价格型货币政策已考虑了资产价格目标,但人民币汇率目标仍不显著;资产价格面临不同货币政策冲击时,各滞后期脉冲响应存在较强的周期性和领先滞后关系,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面临不同政策冲击时,各滞后期脉冲响应存在很强的一致性和同步性;中国在提高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促进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同时,应兼顾资产价格和人民币汇率目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三元悖论”为出发点,运用数据和事实分析人民币的盯住汇率制度下,我国的外汇冲销和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自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占款大量增加,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此证明人民币盯住汇率制、持续国际收支顺差和货币政策是难以兼顾的。进而提出稳定汇率制下,内外金融政策协调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为: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然而这四个目标之间存在冲突,实现其中若干目标必然要以牺牲其他目标作为代价.那么,货币政策目标与物价稳定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4.
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包括实际运行的汇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价格、形成汇率的外汇市场还不完善、现行汇率制度形成过多的外汇储备、我国汇率制度缺乏弹性制约了货币政策的效果、我国尚缺乏汇率自由浮动的条件。本文提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主要是培育健全的外汇市场、大力发展远期外汇市场、继续加强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建设、改进央行汇率调节机制,增强货币政策效果、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性。  相似文献   

5.
实现物价稳定是世界各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名义锚有助于货币当局建立货币政策信誉,增强其控制通货膨胀的能力。汇率目标制、货币供应量目标制和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三种主要的名义锚。名义锚的演变历程表明,名义锚的选择问题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体系。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开放,名义锚的选择更加关键和复杂。选择哪种名义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国家的社会经济金融状况和背景。  相似文献   

6.
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发展战略作出的选择,符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不过,这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与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之间,存在着冲突。近年来,中国货币政策保持了较高的独立性,是与汇率的弹性增强、渐进资本开放以及中央银行的冲销操作分不开的。为了继续保证货币政策的高度独立性,需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冲销干预机制以及培育成熟的货币与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资本管制的目标是缓解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冲突,保持汇率稳定和国内价格水平的稳定。文章分析了两个典型的阶段,认为我国的资本管制一方面试图实现人民币汇率稳定,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国内价格的稳定,资本管制处于两难的境地,资本账户的有序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温鑫 《商》2013,(8):310-310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由最近的人民币汇率可以看到,我国的汇率波动幅度在逐渐增强,由不可能三角理论可知,固定汇率制度、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三者不能完全实现,必有一个角随着其他两个角的成立而垮塌,而本文就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是否受到更灵活的汇率机制影响而增强这一问题作实证检验。本文参考Obstfeld等人(2004)和Shambaugh(2004)的检验框架,以货币市场利率代表货币政策,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分析了2001年1月~2007年12月汇率制度的变化对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的影响,并得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汇率变动的灵活性增强并未使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增强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正>自外汇改革以来,随着外汇市场不断完善,市场供求开始发挥作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彻底扭转人民币汇率单边预期。汇率贬值的根源在于外汇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外汇收付连现逆差,资本金融项下的资本大幅外流,外汇流动性风险有所上升。过渡阶段应考虑人民币汇率的宽度波动,增强汇率弹性,稳定汇率预期与资本外流,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一、人民币汇率贬值风险和外汇市场供求失衡风险均在增大  相似文献   

10.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通贷紧缩和经济增长率下滑所带来的负效应,我国政府先后启用了贷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以它更直接有效的手段扩大内需,拉动了经济增长;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稳定,有效降低了国内金融风险,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目前中国经济总体状况反映了总需求和总供给在数量和结构上的不对称,从而造成有效需求不足与低水平无效供给之间的矛盾。因此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要着眼于扩大需求与优化供给并重,发挥货币政策优势的同时,强调二者的互补性,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目标。  相似文献   

11.
央行外汇市场干预与协调国内货币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央行的汇率政策目标已演变成稳定汇率的单一目标,央行频繁地对外汇市场进行冲销干预,使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处于超稳定状态,这种汇率政策的施行与国内货币政策目标可能协调,也可能发生冲突。国家应采取综合治理的办法,提高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弹性,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回购,以加强对基础货币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
在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和汇率制度面临选择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备受关注。本文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相对美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8年1月至2011年6月,中国基本保持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从1998年1月至2005年6月和2005年7月至2011年6月汇率浮动幅度有明显差异的两个时段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的差异,发现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的放宽并未导致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增强,放宽汇率管制并不能增强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3.
《光彩》2000,(7)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萧灼基日前表示,几年来的实践表明,目前人民币汇率水平是适当的、合理的,人民币汇率稳定具有坚实的基础。 萧灼基指出,人民币在中国国内币值稳定,社会商品零售价格稳中有降,这是汇率稳定的重要基础。中国外汇储备充裕,从1994年汇制改革以来,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逆差。从1994年到1998年,外汇储备平均每年增加240亿美元,储备总额已从1994年年初的212亿美元增至1999年6月底的1517亿美元。 他表示,稳定的人民币汇率,保持了我国与各国正常的经济贸易关系,增强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构建状态空间模型,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传递和货币政策变动对以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为主要衡量指标的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显示,汇率、货币政策变动和CPI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汇率传递在我国是不完全的,汇率变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为负向且程度较低,货币政策变动对物价的调控也是低效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当前中美贸易战的现实,使用包含金融加速器机制的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结合传统利率规则和基于外汇市场干预的汇率安排等双工具货币政策组合,研究了美国发动贸易战对中国贸易均衡、金融稳定和实体经济的整体影响,进而分析了不同汇率安排下外汇储备需求规模的动态调整。研究发现,面对不利贸易条件和进口需求降低的冲击时,中国需要根据具体经济形势在金融稳定、贸易均衡及实体经济稳定等目标之间做出相应的汇率安排;对于中美贸易战中出现的人民币外源性贬值,可以适度干预汇率,以维持金融稳定;为应对中美贸易战的不利冲击,对提升商品出口退税率、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和升级产业技术水平造成的人民币汇率的内源性升值,可以通过放开汇率干预、畅通汇率传导机制方式增强经济体系调节内外均衡的能力和弹性。长期而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是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6.
詹小颖 《商业时代》2011,(34):51-53
人民币汇率弹性化改革以来,我国出现了“理论上可提高货币政策的绩效”与“实践上的无改善效应”的“货币政策绩效之谜”本文运用VAR模型对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前后两个时期的货币政策绩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汇制使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对最终目标的政策力度更大,灵敏性更强,但货币政策工具对中介目标的传导作用并不明显,人民币汇率的有限弹性与基准汇率形成机制对我国货币政策绩效的提升空间有限.  相似文献   

17.
浅析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本文从分析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入手,阐述了我国货币政策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并强调人民币汇率制度应不断增强弹性,最终向浮动汇率转变。  相似文献   

18.
张锦  王东  李雪 《商场现代化》2012,(20):161-162
根据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理论,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稳定三个目标是不可同时实现的。现阶段,在固定汇率制向浮动汇率制转变大趋势下,当资本流动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汇率制度的转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将如何变动?本文以我国汇改为转折点,研究汇改前后,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增加,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的转化,结果得出随着汇率制度的转变,央行独立性降低的结论,并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汇率调整与中国经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为了扭转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低迷和物价持续下滑的通货紧缩态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然而收效并不明显。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收效不大的情况下,国内外投资者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到人民币汇率适度调整的政策上。那么,我国现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困境何在?人民币汇率调整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到底如何?本文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纳入SDR后,资本市场开放程度将进一步扩大,但是在逐步推进资本市场开放的同时,也必须兼顾调节国内经济的货币政策与汇率稳定。本文从三元悖论的角度,对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资本市场开放情况,以及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三者进行相应分析,认为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人民币国际化更多的还是要看我国当前经济转型是否成功,经济是否仍然存在下行压力。当前实行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以缓解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同时应谨慎推进资本市场开放和金融自由化,以维持汇率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