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美贸易失衡问题是两国近年来双边贸易争端的核心。造成两国贸易失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回归分析发现,FDI、中国加工贸易份额不断提高、FDI流入以及中国与东亚日韩,台湾地区的产品内分工等因素对中美贸易失衡都有正向的影响。调整两国贸易差额需要多种手段,单纯依靠人民币升值很难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主要是由中美等国在世界分工中所处的不同地位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中美贸易失衡存在不断扩大趋势,如何正确处理这个问题关系中美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中美贸易失衡的现状,并提出了七条解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影响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美国贸易赤字再创新高,其中,对华贸易逆差占其总贸易逆差的25.8%。自2001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地以来,中美贸易失衡日益扩大,并成为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中美贸易额又在不断扩大。由此可见,中美贸易失衡尽管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但并没有构成中美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尽管如此,中美贸易失衡仍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美关系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我们应当及时进行政策调整,从而减少贸易失衡带来的成本。  相似文献   

4.
孔盈 《价值工程》2013,(14):27-28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贸易关系越来越多,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两个经济大国,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非常引人注目。在中美贸易的产业转移中,出口加工贸易,转口贸易,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等新型贸易方式逐渐的取代了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三种新型贸易方式的出现,改变了产品的价值增值链,并使得中美之间贸易利益分配格局被打破。本文就中美贸易方式的转变对贸易失衡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一个国家出口的商品有很大的可能性并不是本国的企业生产的,而是由外国或者进口国的跨国公司的子公司自己生产的,也就是这种国际贸易交换的不是单个国家自行生产的产品,而是多国生产的跨国产品。按照目前的情况,显然难以准确计量国与国之间的资源和商品的流动状况。证明转口贸易,加工贸易以及公司的内部贸易这三种贸易方式,扭曲了中美两国之间贸易的最真实的经济关系,掩盖了两国贸易利益分配的真实格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国际收支出现双顺差的局面,中美之间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对外贸易主体和贸易合作伙伴,同时中国正处于人口年龄结构转变时期,中美贸易差额逐年增加。本文用人口红利说等理论探讨了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机制,同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中美两国贸易收支与人口年龄结构的关系,结果肯定了人口年龄结构、汇率以及工业增加值等因素对于中美双边贸易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具体阐述人口年龄结构影响中美贸易失衡的现状。其次,全面分析中美人口年龄结构和贸易的现状。最后,根据前文的理论基础和中美人口年龄结构和贸易现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中美两国贸易收支与人口年龄结构的关系,结果肯定了人口年龄结构、GDP、工业增加值和汇率等因素对于中美双边贸易不同程度的影响。中美贸易差额变动与中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有反向变动关系,即随着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增大,中美贸易差额将会缩小。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分析,为完善人口年龄结构,协调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中,全球经济金融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呈现出一系列的失衡,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全球经济、金融失衡不具有可持续性,急需进行主动调整,否则其失衡的格局将对全球经济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因此,我国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面对全球经济、金融失衡,为实现经济、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张晓晶 《英才》2006,(6):30-30
全球贸易失衡,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压力难解。[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经济贸易的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逐渐转向服务贸易领域,同时,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服务贸易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因此,有必要对中国服务贸易的结构性失衡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促进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9.
盛雯雯 《科技与企业》2013,(11):37-38,40
本文对比分析了美国对日本和中国经常账户失衡的特点。我们发现美日与中美经常项目失衡的相似之处在于:中日两国的出口都高度依赖于美国市场,且两次失衡都伴随着美国严重的国内财政赤字问题,这验证了"孪生赤字"假说的存在。而美国对日本和中国经济失衡的差异性在于:上世纪80年代美国对日本经常账户逆差主要是由于日本国内投资不足,而本世纪初中国对美国的经常账户长期巨额盈余则是由于美国储蓄率过低而中国储蓄率过高所导致。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汇率币值的定价问题,一直被认为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之一。美国政府始终认为,人民币汇率与其对华贸易逆差存在着强烈的负相关关系,通过人民币升值,是可以缓解中美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进一步消除中美贸易摩擦。中国政府则认为,中美贸易巨额顺差是美国自身经济内部失衡和对华歧视性贸易政策的结果,与人民币汇率币值所谓低估无关。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了多国模型中双边增加值贸易的解构模型,并利用2016年发布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了2000—2014年中美56个产业部门的双边增加值贸易及总值贸易的数据,结合中美贸易失衡的扭曲程度指标的构建与测算,从总体和结构两个层面对中美增加值贸易进行了失衡分析和全球价值链地位分析,还原了中美双边贸易的真实状态。结果显示,总体上,双边总值贸易失衡比增加值贸易失衡平均每年高估了20.17%;美国出口中的回流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而中国出口中的回流比重则是逐年上升;自2010年起中国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率逐渐下跌,而国内增加值率开始上升,这表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正在改善。结构上,中国对美国各行业增加值贸易以顺差为主;制造业的双边总值贸易失衡比增加值贸易失衡平均每年高估了96.30%,并且中国主要制造业部门对美国的增加值贸易出口均小于总值贸易出口,这说明中国制造业总体上仍然需要继续提升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在新兴服务部门,美国相对中国处于全球价值链上游,而在建筑业和一些传统服务部门,中国相对美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上游。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以来,二十国集团(G20)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联合治理世界经济失衡的新框架。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失衡的重要当事方和G20的主要参与者,在世界经济失衡调整中发挥着重大影响力。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仍然主导失衡调整进程的前提下,中国应确立参与失衡调整的总体目标和应对策略。文章结合世界经济格局和中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的特点,分析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失衡调整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以期为中国应对全球经济失衡及其调整、促进中国经济内外平衡和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全球爆发了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影响之巨大,波及之广泛可想而知.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危机随之远去,全球便当即进入了后危机时代.然而在经济贸易方面,同为进出口大国的中美却一直无法做到绝对的平衡,国家间的的贸易摩擦与失衡问题日益严重化、突出化,使得两国在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很难有序的进行下去,至此,这一问题也一度成为学界的争议焦点.基于此,本文对后危机时代中美贸易平衡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全球经济失衡的成因及我国的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智睿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2):148-149
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发展。全球经济失衡是长期形成的,其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调整是一个极其困难和缓慢的过程,然而它已经并将长期影响到世界及各国的均衡性和持续性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日益严峻的问题。文章将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对我国有益的建议,力求使中国的经济增长更加健康和可持续。  相似文献   

15.
中美贸易失衡关键在美方放开管制扩大对华出口提问:您刚才强调了中国贸易顺差显著的改善,这个听上去非常令人鼓舞,2月份的数字也出现了令人惊讶的赤字情况,但是中国多边贸易总体还是有些失衡,和美国仍然存在一些比较大的双边失衡的情况,两国之间也出现了贸易持续紧  相似文献   

16.
全世界都在关心失衡问题,也许是关注的角度不同,有人更多地将失衡看作是美国问题;有人更多地将失衡看作是亚洲问题。有点像盲人摸大象。还有一些非常悲观的担忧。比如,失衡将导致世界经济出现崩溃性调整等。本文的分析试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失衡是世界各国面对的共同挑战;第二,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更广阔的平台上,失衡表现为一种动态均衡。  相似文献   

17.
随着研究的深入,大多数学者认为当前全球经常账户失衡是不可持续的,必然面临调整,续而将研究重点转向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调整。在明确界定经常账户调整识别标准的基础上,论文选取全球范围内74个经济体1980—2009年的数据为分析样本,探讨经常账户反转的成本,研究结果表明,经常账户反转对经济增长会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国贸易失衡的结构特征和原因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占GDP比重与其他新兴经济体相比并不大,但对欧美的贸易顺差以及对日、韩的贸易逆差的绝对规模处于上升趋势;从地区层面看,贸易失衡主要由贸易规模最大的几个省份引起;加工贸易占比越高的行业,贸易顺差规模越大.本文的政策启示如下:...  相似文献   

19.
危机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失衡新特征研究:逻辑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自2007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失衡问题日益突出,并出现了一些新特征.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中国经济失衡的逻辑分析框架,总结了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失衡的新特征,然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剖析其产生根源和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影响,最后提出了消除中国经济失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两国间比较利益的差异是导致中关间贸易失衡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平衡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本办法,不是美国利用其贸易支配地位限制中国出口,而是以两国比较优势为基础,构建两国间的比较利益互补机制,这种互补机制还将为全球金融危机下的美国经济及世界贸易的稳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