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央作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认真学习、扎实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农业投资力度,农业投资在国家基本建设和财政预算内资金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任务的实施,农村基建投资将会越来越多。农业投资项目资金管理是否到位,关系到中央政策能否真正落实,农民能不能真正获益,资金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业部门作为这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具体实施者和执行者,对农业基建项目的效果负有直接责任。为切实抓好农业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确保投资取得实效,必须加强对农业基建项目资金使用的审计。  相似文献   

3.
马冀远 《农业经济》2007,(8):F0003-F0003
新时期农业审计要以国家对三农的政策措施为切入点,以涉农资金为载体,以农民最终得到实惠为目标。也就是说农业审计工作紧紧围绕“三农”问题开展审计监督和服务。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否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没有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离开了包括农村在内的对现代化的统筹思考,而采取“城乡分治”的战略,必将大大推迟我国现代化实现的时间。党中央深刻总结几十年来我们党处理城乡关系问题经验教训,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强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  相似文献   

5.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特征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概念和目标,是在新的经济建设进程和历史背景下,中央采取综合手段,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战略决策,也是“十一五”规划建议最突出的一个亮点。与以往中央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目标和方法相比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加快广州中心镇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是广州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重要环节。为此,广州市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已明确提出:要科学规划和建设中心镇,把中心镇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力点,坚持“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继续逐步推进15个中心镇的规划建设,使之形成用地少、就业多、要素聚集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卫星城”,充分发挥现代化中心城市效能。一、广州中心镇发展现状2002年,广州市开始进行…  相似文献   

7.
<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幕徐徐拉开,"十一五"规划《建议》勾勒出的新农村景象令人向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这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包括二十字的基本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主要是指物质层面,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指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任务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全党全社会都必须围绕这个目标任务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9.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素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自此,这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宏伟战略举措,便成了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今年“两会”期间曾引起全国人民热烈讨论的“十一五  相似文献   

10.
<正>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何保证新农村建设资金的安全与高效,对农村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构建权威的农村审计体系,这是当前农村审计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必须加以重视。一、农村审计体系的现状当前,农村审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现有的农村审计工作满足不了新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三农”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新阶段的历史性主题。但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当前集中表现为“三个难题”、“三个不相适应”和“三个不良倾向”。资金投入筹措难。资金投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约瓶颈。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个目标都离不开资金投入。过去,农村道路、桥梁、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二次改水、环境整治等公益事业建设的投入,除了财政投放外,主要靠“村提留、乡统筹”的资金。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保障镇…  相似文献   

12.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问题,1978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了在“三北”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按照总体规划,“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480km,南北宽560-1440km,包括西北、华北、东北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区域总面积406.9万km2,占国土面积的42.4%。规划期限为1978-2050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在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的大力开展造…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讨了林业重点工程资金使用效益审计的意义,提出改革传统的林业重点工程审计观念,建立和完善林业重点工程资金使用效益审计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和网络系统,制定科学的林业重点工程资金使用效益审计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突出重点 合力推进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力推进之年。按照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方针,我们结合实际,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合力推进,从三方面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抓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立健全以扶贫开发促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陕西省略阳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扶贫重点村建设为平台,以提高整体效益为目的,遵循省市资金促动、县级财政配套、各类资金捆绑,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大力实施整合资源、整村推进、板块开发战略,有效缓解了扶贫开发资金短缺的瓶颈制约,为新阶段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和协调推进,创出了一条颇具成效且可供各地借鉴推广的鲜活经验和全新路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之年。江苏省太仓市切实把新农村建设摆上突出的位置来抓,深入宣传发动,制定政策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加强示范引导,以实施“八大工程”为抓手,量化工作指标,创新工作举措,狠抓措施落实,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学解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锐 《中国改革》2005,(12):43-44
作为未来中国经济的最厚重板块之一——“新农村建设”随着“十一五”规划长卷的舒展已渐次浮出水面。这一由区域政策、产业政策和分配政策多路宏观力量组合打造的非常愿景,不仅是中国“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的生花妙笔,而且将撑出未来中国经济一个巨大的增长空间。尴尬而残酷的现实27年的中国经济改革狂澜不仅荡涤了农民的小生产思维,而且抛弃了自给自足的农村经济生态。于是,在历史发生变化的瞬间,我们听到了“农民工”进城的汹涌脚步声,看到了黑土地上拔起的红砖瓦房,还有华西村、南街村等一个又一个的耀眼“明星”。但是,如果以此为…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不同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10年来农民增收缓慢,农业难、农村穷、农民苦的"三农"问题显现,推进新农村的建设比过去解决"三农"问题有明显的新特点.由于各地区基础不同,该文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4个地区论述了地区特点和各地区新农村建设重点,最后提出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等6项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刘丽华 《农业经济》2007,(10):18-18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济基础。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  相似文献   

20.
建设新农村、服务新农村,是粮食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粮食流通新体制,促进粮食行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也是巩固宏观调控成果、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本文就搞活粮食流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