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以河南省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与探索性因子分析,证明了政府因素、市场因素、企业因素和技术因素是影响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从动力机制转换的角度看,需要从完善市场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重塑企业利益驱动机制、完善区域自主创新机制等方面重构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力量结构体系及运行规则,它是研究产业集群问题的核心。完善的动力机制是产业集群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文章在前人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将生态学“共生”的观点引入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研究中,给出共生性产业集群的概念度生存条件,构建一般性共生性产业集群结构模型并对其组织模式予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共生性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及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战略链接和关键发展支点。通过系统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流通体系与双循环新格局构建的演进关系,并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提出了现代流通体系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作用机制,即内循环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外循环从借助国际市场、深化国际产业分工合作、整合外部资源等方面分别助力构建双循环新格局。依据现代流通体系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流通发展基础;加强流通体系上游建设,稳固双循环经济生产基础;激发流通体系下游潜力,注重需求端供给改革;强化流通新技术赋能,打造国际流通品牌;加强流通体系制度建设,发挥我国制度优势;深化对外开放,整合外部优势资源等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作为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在提升旅游业的内涵,延伸旅游产业链的同时,为旅游业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南昌市的文化创意旅游虽有初步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尚不够完善。鉴于此,文章对南昌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结合分析结果,从资源重组、挖掘文化创意旅游消费需求和构建政府多方位支持体系等方面提出实现南昌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刘思璇 《价值工程》2015,(21):77-79
现代物流产业是循环经济的基础与必要条件,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物流产业对循环经济发展在时间效应、空间效应、社会效应和产业结构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而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刚刚起步,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从加强政策支持,完善管理制度,发展多种物流模式,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技术设备与信息网络建设投入,构建完善物流体系等方面提出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3年河南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建设成效显著,日益成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现代自主创新体系的载体,推动了河南省经济与社会的稳步发展。目前集聚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主导产业规模不大,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等。这需要从多方面优化集聚区发展环境,提高其服务能力,增强产业集聚区的竞争力,加大吸引力。  相似文献   

7.
曹锦文 《物流科技》2010,33(6):36-38
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中总会遇到集群衰退、集群创新力下降以及产业集群抵御环境变化能力下降等不可避免的系列问题。由于初级产品产业比重大、附加值低等,河南省产业集群所面临的问题就更多,急需解决。通过对河南省产业集群现状的分析,抓住河南省产业集群的基本特点和共性问题,基于供应链理论,认为产业集群存在的劣势和风险需要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系统才能解决。针对河南省不同产业集群的优势和各自特点,提出构建河南省产业集群的供应链体系策略即构建跨区域的产业供应链体系,规划出重点产业集群核心企业的供应链战略,产业集群供应链伙伴关系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物流体系的构建,构筑现代物流体系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内容。论文紧密结合黑龙江省的具体实际情况,提出黑龙江省现代物流体系的体系框架,并从物流区域布局、物流通道、物流信息平台以及产业物流体系四个方面构建黑龙江省现代物流体系。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绿色金融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霖 《财会月刊》2012,(24):36-38
绿色金融作为现代金融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推动低碳环保经济的重要动力之一,发展绿色金融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作用。在中原经济区崛起的背景下,河南省面临"三化协调"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高绿色金融认知度、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企业征信机制、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及加强合作、鼓励金融创新等是河南省深入推行绿色金融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在探索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性,探索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及保值增值科学性的同时,更需要探索和培育新农保的经济多支柱体系。新农保的实施对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提供了许多新的机遇和发展动力。河南省作为农村人口最大的省份,既是“三农”问题最多的省份,也是国家各种惠农政策最大的受益省份。借新农保实施的东风,大力提升本地的经济实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基础设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转移途径和自主创业条件。大力发展劳务密集型产业及其他新型现代服务业,加快城镇化步伐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为河南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从县级统筹向省级统筹的过渡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加快构建基于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来获取区域竞争优势的发展战略是当前河南经济发展的战略精要。加快构建基于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必须打破原有制约和束缚,厘清河南的比较优势和现代产业发展基础,科学构建产业框架,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全面、系统地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河南省国有企业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了战略重组和结构调整,而重组后进一步的整合很有必要。为此,企业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管理创新,构建具有鲜明特色和区域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和科学、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少雄 《价值工程》2010,29(25):27-29
本文通过对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促进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若干建议,如坚持以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大园区科技和财政投入,完善产业集聚区的支持体系等。尤其是明确提出实施人才自主培训战略,为集聚区的更好发展奠定后备力量,为产业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相似文献   

14.
郭艳 《企业活力》2011,(4):12-16
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但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只具备资源比较优势而未形成产业竞争优势。生产要素中最具有比较优势的是文化资源要素,其他生产要素比较优势不明显;在市场需求方面有较强的潜在优势,但受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制约,文化市场和文化消费还处于发育初期;文化产业相关产业的开发还没形成规模,产业链的构成也比较单一;除少数形成规模的企业外,河南文化产业大多数企业的战略竞争力都较为低下。  相似文献   

15.
河南现代服务业发展受省域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规模、经济结构、产业发展速度、消费需求水平、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市场化水平、国际化因素影响。河南应通过提高以上各项发展水平、壮大经济规模、调整经济结构、提高产业发展速度等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分析河南省运输结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析大宗货物“公转铁”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从提升铁路运输市场吸引力、实施工矿企业差异化管理、加大政府引导力度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的正逆向措施,打造绿色高效现代物流系统,更好服务交通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7.
河南目前的增长模式、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具有明显的高碳特征,急需科学谋划推动产业低碳发展的路径和策略。通过加快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和推动产业低碳发展的支撑体系,全面提升河南产业低碳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FDI和产业结构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玲玲  胡璇 《企业技术开发》2006,25(8):94-96,103
浙江省FDI与产业结构的实证研究可以证明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但这还不足以判断FDI是否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存在推动作用。对此,文章从FDI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方向、影响力度以及技术和制度两大外资元素3个方面来分析浙江省FDI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已有的文献主要从推动主体、内因与外因、产业结构、要素聚集、制度、教育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表明我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在空间上表现为多层次复合性,在时间上表现为动态演进性.21世纪,我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应是多元化的,而教育的动力作用将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20.
李颖慧 《物流技术》2012,(15):207-209
指出现代物流业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河南省已具备了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基础,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加快河南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打造河南开放型经济重要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