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各界对生活环境改善需求的提高,不少专家称我国固废处理处置产业将出现跳跃式的发展。垃圾焚烧竞争加剧、污泥处置受到重视、土壤修复开始启动、水泥窑协同引起热议、PPP模式加快推进、企业并购精彩纷呈、村镇垃圾处理出台行动计划,新常态下固废处理领域正面临重要的机遇期和发展期。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我国在2015年直辖市、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南京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称,为提高固体废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水平,南京市将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及污染土壤试点项目,并实施城东和江北两处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建设。《意见》提出,对固体废弃物实施分类管理,并对工业废弃物、医疗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工程渣土建设垃圾、电子废物等不同类固废明确了监管责任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前沿动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性的严重公害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最新前沿动态,介绍了最先进的垃圾管理方法和处理技术.各个地区生活垃圾的特性不同,其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亦有所差异.但采用分选回收再生材料、焚烧回收能源和卫生填埋于一体的综合处理方法是各国处理生活垃圾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在工业固废处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深受水泥行业的青睐。新型干法水泥窑可以用于协同处置一般工业固废,如转炉渣、铁合金炉渣、粉煤灰、脱硫石膏等,系统操作简便快捷,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较好。本文分析了水泥窑协同处置一般工业固废的改造途径,以充分发掘一般工业固废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土壤修复行业的起步和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在土壤修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梳理了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土壤修复领域的应用,并结合案例介绍了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染土壤的流程及技术优势,分析了目前国内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染土壤所存在的问题,以推动土壤修复行业技术创新和绿色修复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是以“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为主。由于在“户分类”源头处理上重视不够及缺乏相应的引导及支持,导致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量增大,给后续的垃圾运输及处理带来很大压力。从农村生活垃圾的组成特点入手,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垃圾的处理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好垃圾分类及综合利用工作。使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得以真正实现,减轻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量,并最大限度的利用生活垃圾中的资源,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7.
生活垃圾分类是贯彻生态文明理念、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理念的需要,也是缓解上海市日益增长的生活垃圾压力的现实需要.生活垃圾分类要重视宣传教育,建立完备的处理设施,建立分类投放指导人员队伍.生活垃圾分类是构建美好生活的重要切入点,是贯彻落实"两城"理念的重要载体,生活垃圾分类也需要构建系统性合力.  相似文献   

8.
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具有工艺先进、产品质量高、能耗低、生产率高等优势,实现了水泥窑“一窑多用”功能。本文分析了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的原理和国内外现状,探讨了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的应用优势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深化了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的理论研究,对技术的现实应用具有积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进行了探讨.以垃圾的资源化为方向,提出了基于垃圾分类(分选)的综合处理技术,即对于易降解的有机生活垃圾采用厌氧消化的处理方式,可以得到绿色能源和肥料;不易降解的部分进行回收或生产废弃物复合材料.卫生填埋只能作为垃圾产业化处理的最终处置方式.  相似文献   

10.
昆明市采用原生垃圾卫生填埋的单一方式处理垃圾,资源化程度低,同时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昆明市生活垃圾处理应该采用基于垃圾分类(分选)的综合处理技术,即对于易降解的有机生活垃圾采用厌氧消化的处理方式,可以得到绿色能源和肥料;不易降解的部分进行回收或生产废弃物复合材料.卫生填埋只能作为垃圾产业化处理的最终处置方式.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分析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重点论述了垃圾分类处理在资源、环境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作用。同时,研究垃圾分类处理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做好源头分类、体系建设和协同处理,并提出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建议,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水平,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成为世界各国环境的突出问题之一,许多现代化的城市仍然为生活垃圾问题所困扰。我国生活垃圾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城市环境卫生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善。垃圾的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起着关键作用。为了更好地解决城市垃圾问题,进一步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本文对国内外垃圾的处理方式和政策加以比较,找出我国处理垃圾不足的问题并阐明对策,提出了一定的可行性方法,从而能够推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生活垃圾逐年增多,如何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处理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关键是对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智能化管理进行研究。本文以南京城南生活垃圾转运站为例,系统地介绍了垃圾转运站智能化管理模式,从交通指挥、渗沥液收集、臭气处理等方面论述了新型智能化转运站如何实现科学、环保、高效的作业。  相似文献   

14.
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生活垃圾的污染历来是困扰世界各国政府的一大难题。我国城市垃圾产生量大,无害化处理水平低,多数城市已经陷入生活垃圾的包围之中。如何把城市从垃圾的包围中解放出来?如何使垃圾变废为宝?这些问题正在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识之士的关注。为了探索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方法,最近,我们就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情况进行了调研。1垃圾现状我市三大固体废弃物(工业废渣、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中的工业废渣、建筑垃圾这两个方面虽然得到了较好的资源化综合处理,并在全国名列前茅,但生活垃圾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1)我市生…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有机垃圾处理方法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是目前发达国家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在这方面,我国的技术经验还相对缺乏。通过阐述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以及国家法规政策,从多方面分析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政策不能落实的原因。认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是必然趋势,分类收集后,现有的垃圾处理模式已无法满足需要,垃圾的处理方式也需要进一步改进。最后针对堆肥厌氧处理有机生活垃圾反应速率慢的问题,提出了有机生活垃圾与剩余污泥结合厌氧消化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焦点,它涉及到民众的身体健康和城市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北京市垃圾分类体系,即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和分类回收等现状的研究,发现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管理还有许多地方可以优化与改进.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从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机制3个方面提出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改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医疗垃圾的数量与日俱增,与生活垃圾相比医疗垃圾带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医疗垃圾进行无害化减容化处理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采用流化床焚烧炉来焚烧医疗垃圾是一种比较高效节能并节约投资的方法.分析了多组分垃圾燃烧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小型流化床燃烧试验,在增加垃圾热值、加快反应速度、寻求最佳床温和燃烧时间等因素方面研究了如何高效处理医疗垃圾,并使其烟气和灰渣符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农村生活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有很大的不同,易腐成分、有机成分、单位量内产生的热值等都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分散性。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对于农村生活垃圾,应该根据垃圾本身的特性和组成特点,选用适宜的处理方式,降低环境影响和处理费用。研究表明,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处理,是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高效处理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9.
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秦皇岛,碧海蓝天,山青水绿.为把秦皇岛建设成生态型、国际性、现代化的工业港口旅游城市,市委市政府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启动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处理工程.该工程是国债专项投资项目和省市重点工程,建设规模为日处理垃圾700吨(设计能力可达800吨),将使该市年产28万吨生活垃圾全部得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20.
决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制约因素从垃圾角度主要包括城市特征与垃圾物理构成、垃圾产量、垃圾的热值、生活方式、城市政策等;从处理技术本身角度包括投资和运行费用、对环境潜在的二次污染等.文中给出了垃圾因素影响处理技术的决策图,并指出最终垃圾处理技术的选定主要由城市垃圾产量、物理组成和热值三个主要因素确定,因此在决定垃圾处理技术之前,需要对这三个因素进行准确预测,可采用组合预报方法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