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读图时代"和数码图像时代的今天,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传媒中的"看"比起"读"来就要直观轻松得多了.文字记者把新闻稿件的"可读性"作为新闻写作的研究课题.那么,新闻摄影记者就要把新闻图片的"可视性"作为提高质量的切入口.  相似文献   

2.
看新闻     
局级领导看新闻,看到的是自己的政绩;处级领导看新闻,看到的是自己的前程;科级领导看新闻,看到的是自己的提升门路;职工看新闻,看到的是自己的汗水;老百姓看新闻,是在看天书;知情人看新闻,看到的是扭曲的事实。看新闻@张建伟  相似文献   

3.
对区域市场来说,亲近性是区域营销之魂。没有亲近性,就没有区域营销。亲近性越强,区域营销就越有活力、生命力和威力在《汽车商业评论》杂志2月、3月刊两篇专栏文章中,我和《中国汽车营销风云录》作者向寒松先生谈及区域营销的差异性和创新性是区域营销的困惑和需要破解的课题。因为地域、市场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品牌和总部层面的营销攻略,在由区域营销及经销商执行落地时必须有"地气"。否则,就可能是经常说地方话的听不懂说普通话的、经常看二人转的弄不懂看京剧的。我们在学新闻、写新闻时首要面对的一个词是"新闻价值"。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一不小心就成了追官族。我习惯看新闻,打开电视,黄金时段,当地新闻全被大大小小的官占满了。不看也得看,习惯了,看得多了,就成了追官族。一个地方的报纸,哪个头版,每天都要有领导的照片,如果把这张报纸钉起来,就是领导的"影集",有领导不同的精彩的"瞬间"。我闲着无事的时候,就从报架上取下最近一段时间的报纸,无意中成了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刚上网那会儿,每天看新浪新闻,后来觉得太官方便转到搜狐新闻,当时搜狐可能为了增加点击量,常有"外星怪胎"等耸人听闻的图片,看着闹心。于是来到网易新闻,那时它的评论完全开放,可以点支持或反对,每每读到精辟处总不忘点支持,后来它的评论关闭一段时间,再开  相似文献   

6.
时政新闻报道是体现报纸公信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结合报纸发展特点和时政报道的要求,我认为,做好时政报道,时政新闻记者必须树立四个意识:责任意识、读者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四个意识,以创新意识为统领,以责任意识、读者意识、团队意识为标准,指导记者开展工作。将大事重做,把新闻做足,着力让读者形成一种"大事看党报,要事看党报,关键时候看党报"的意识。这也是党报亲和力体现为公信力的一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1995年10月1日,上海有线电视台创办了新闻节目<"小小"看新闻>,是我国第一个以少年儿童为收视对象的电视新闻节目,节目问世不久就受到舆论界的关注和支持,宣传部领导主张有远见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把新闻触角伸向儿童世界.虽然我国少儿新闻节目起步晚,发展较为缓慢,但目前已经有中央台少儿频道<新闻袋袋裤>、中国教育电视台<少儿新闻>、上海东方电视台<东视少儿新闻>、南京台<南京少儿新闻联播>、四川电视台<亮眼睛>、武汉电视台<武汉少儿新闻>等一系列具有一定开拓性和影响力的节目.  相似文献   

8.
作为是党和政府喉舌的媒体,经济新闻自然是报道的中心和重点.但是,从读者阅读心理上看,经济新闻,不如社会新闻好看.造成这种认知偏差,主要是经济新闻过硬、没看头,新闻性弱,政策、法规、制度,这些东西吸引不了读者的目光.固然,经济新闻有它的特殊性,报道本身专业性太强,可能无法引起读者的兴趣.所以,我们有必要探索如何让经济新闻"社会化".  相似文献   

9.
周健 《上海质量》2003,(12):31-34
编者按:最近一段日子媒体接连爆出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新闻,使人们在不得不继续吃饭吃菜吃药的同时心生疑惑:难道我们吃得越来越不安全了?答案是否定的.为此,我们特地刊登这篇"明天将吃得更安全"的文章,相信读者看后将对政府的"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更具信心.  相似文献   

10.
老言 《质量跟踪》2002,13(6):45
2002年3月20日<人民日报>第9版发表了一篇题为<绿色销毁>的图片新闻.图片旁的文字说明这样写道:3月13日福建省福州市工商部门销毁近期查获的案值189.15万元的假冒伪劣商品,为避免污染,他们采取倒掉假酒,回收酒瓶;埋掉假烟,收回纸盒;其他假冒伪劣商品也分门别类进行回收处理的"绿色销毁"方法.看了这条新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不禁令人为"绿色销毁"而鼓掌叫好!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记者张妮正在美国爱荷华州读书。圣诞前夕,应编辑部之邀,小张妮在牛年开设《边读边看》专栏,每月向读者报告她在美国的读与看,思与想。作者既然年轻,文章难免幼稚,但却是鲜活的现场感受,真切的美国新闻。开栏第一篇,作者谈的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失业潮,潮起于西方兮,溅湿了"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衣裙。还好,我们的语言说的是"严峻的就业形势"。敬请读者诸君细读本刊一月号的头尾。  相似文献   

12.
一、民生新闻与农民的距离 复旦大学新闻学教授李良荣认为,地方电视台处理这一类新闻(民生新闻)时更多的只是一种"市井新闻",因此"民生新闻"称为"市民新闻"比较妥当;浙江大学传播学教授邵培仁在<是颠覆还是重建?--论市民新闻学的兴起及其应对>一文中用"市民新闻"而不是用"民生新闻"概括当下流行的一些接近或类似于民生新闻的传播现象.  相似文献   

13.
<正>8月1日,在上海市政府举办的"和谐发展看申城"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沈伟民应邀介绍了本市质监部门坚持以民生为本,推进完善质量标准体系的相关情况。沈伟民在会上重点解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验光配镜技术服务规范》等8项与百姓  相似文献   

14.
申岩 《活力》2009,(15)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新闻"总是与"严肃"甚至"刻板"联系在一起的,而在当下的新闻传播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新闻的传播方式正在向娱乐化转型.这类新闻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楼市》2008,(16)
"从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看,奥运和房市的关联性很难得出一般规律,我觉得没有必然的联系。"8月17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在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例行发布会上表示,申奥以来,中国房地产发展的主要决定性因素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住房制度的改革,福利分房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任何新闻事实的产生,都脱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都有其产牛的原因.因此,新闻报道要正确反映新闻事实,常常就需要介绍与新闻事实有关的背景,从新闻人物看,可能会涉及他的成长经历和社会关系:从新闻事件看,可能有它的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可以说任何事物都有值得报道的背景材料.一篇新闻恰如其分地运用新闻背景材料,可以衬托、深化主题,提示内容的性质和意义,因此新闻背景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采写新闻首先要找到新闻线索.但寻找每日见报的社会新闻和以"周"为周期的周刊类新闻的线索还有所不同:前者必须时效性第一、新闻性极强,突出一个"新"字一个"快"字;而后者因周期相对较长,要以反映新闻背后的事实为重点,突出一个"深"字一个"广"字.在这里,记者以去年在哈尔滨日报<新闻周刊>见报的多篇周刊新闻为例,谈一下如何寻找周刊类新闻的新闻线索.  相似文献   

18.
一、近年来,民生新闻迅速崛起,但花开也有花谢时,目前,民生新闻颠峰已过,随着受众整体素质提升、新闻视野拓宽、欣赏口味转变,对民生新闻的评价开始转向冷静,在看新闻的同时对新闻的价值也开始进行理性的评判,一些批判意识较强的观众甚至对部分新闻存在的合理性及其思想倾向提出了疑问,这说明民生新闻正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秉承新闻真实性原则也是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良知和道德底线.虚假新闻是相对于正常新闻(全面、准确、客观反映新闻事件本来面目的新闻)而言的,它与新闻真实性格格不入,本文从"虚假新闻定义及表现"、"为什么要造假"、"如何杜绝虚假新闻"三个层面,深入剖析虚假新闻的危害以及坚持新闻真实性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至关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看一个人,先看他的眼睛;读一则新闻,先读它的标题.一个人的眼神能给对方留下精明干练或委顿消沉的印象,而一则新闻的标题则决定能否让读者拥有充足的阅读欲望,进一步关注新闻内容.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对报纸而言非常重要.新闻标题是读者了解新闻的窗口,它把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信息揭示给读者,影响着报纸的品牌形象,新闻标题的研究非常重要而且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