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球货币尚未统一的现实条件下,货币错配是一种普遍现象。根据一国对外资产与对外债务的状况,可以把货币错配分为两种类型即债权型货币错配与债务型货币错配,本文首先探讨了这两种类型货币错配对一国经济与金融的影响;其次,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指出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债权型货币错配;最后,提出了防范债权型货币错配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各国货币尚未统一的现实条件下,货币错配是客观存在而又难以回避的普遍现象。我们根据一国对外资产与对外债务的状况,可以把货币错配分为两种类型即债权型货币错配与债务型货币错配。本文首先介绍货币错配研究的若干理论;其次,结合中国的债权型货币错配的特点,进行成因分析;最后,给出了弱化中国债权型货币错配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使得在钉住汇率制度下积聚的巨大货币错配风险逐渐暴露出来。货币错配是否会影响经济金融稳定,通过对亚洲金融危机、日本经济衰退以及本世纪以来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累积的新风险进行梳理、比较与分析,认为净外币负债型货币错配与净外币资产型货币错配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影响经济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4.
陈晓莉 《世界经济》2006,29(7):36-45
由于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日趋严重,拥有较多话语权的西方逆差国越来越多地把调整的负担强加给顺差国,对顺差国的汇率施加升值压力。而存在国际收支顺差的发展中国家,非常担心这种升值会对国内经济,尤其是脆弱的金融体系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基于信息的银行挤兑模型,构建了一个本币升值冲击通过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渠道引起银行危机的模型。模型表明在货币升值的情况下,只要银行及其客户存在相当多的外币资产、本币负债的货币错配,并且这种错配情况能被部分存款人观察到,从而使得他们改变原来的提款计划,就可能引起银行部门的流动性危机。  相似文献   

5.
所谓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能够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广义的国际储备包括自有储备和借人储备,两者之和构成一国的国际清偿力,反映了一国货币当局干预外汇市场的总体能力。通常所讲的国际储备则是狭义的范畴,即指自有储备,主要包括一国的货币用黄金储备、外汇储备、  相似文献   

6.
由于资产价格的膨胀具有"双刃剑"的作用,资产价格膨胀导致的宏观经济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关注的论题。针对资产价格膨胀产生的问题及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基于资产的储备要求(Asset-based reserve requirements,简称ABRRs)体系创新,这种作为新制度环境下的国内货币调控的一种崭新的货币金融政策工具是如何实现金融系统稳定的。论文主要从理论上探讨基于资产的储备要求体现的金融稳定的微观效应和宏观效应、资产价格问题和内在优势等,最后,就基于资产的储备要求体系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与作用的发挥提出了几个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全球性货币错配是全球经济失衡的货币表现,而以"美元本位制"为核心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全球性货币错配的重要根源。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是加强国际间货币金融合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各国货币错配程度,以防止金融风险的扩大和货币危机的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8.
货币错配与东亚金融合作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生产体系发生转移的进程中,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而该地区的贸易计价与结算体系始终不能摆脱美元,造成货币错配.解决货币错配就要建立东亚区域金融合作机制,如区域内的汇率协调、建设区域内债券市场、建立合作基金等是该区域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朱超 《世界经济》2008,31(5):34-43
本文回顾了国际上测度货币错配指标体系的演变进程,提出综合货币错配绝对量指标,并用该指标测度中国总体货币错配,而且将经济体分解至公共部门、银行部门、公司部门、居民部门进行部门层面间的交叉测度。结果显示,中国目前面临着巨大的净外币资产型的货币错配,并已经造成巨大损失。部门之间交叉程度不高,货币错配主要集中在公共部门(79%)和银行部门。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后,外汇储备管理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玉 《西部论丛》2009,(10):64-64
随着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单一的衍生债券市场危机已经完全演变成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市场危机,美国经济陷入了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衰退期。而美元是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储备币种,美元资产占到全部储备资产的70%,现在的金融危机必然造成美国国内消费需求的衰退,美国政府想恢复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就得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通过增发货币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由于制度基础的欠缺与本地区货币的“原罪”,使亚洲地区的储蓄与投资需求不匹配,在国际金融市场日益融合的今天,亚洲金融资本市场面临着双重风险,即银行体系以短期存款支持长期项目融资的期限错配和外币借款支持本地项目融资的币种错配。双重错配已经成为亚洲各国金融体系不稳定的重要风险来源。在吸取亚洲金融危机教训的基础上,亚洲各国强烈地认识到培育资本市场特别是培育有着充分流动性的、以本国货币计值的国内债券市场和亚洲区域债券市场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所谓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能够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广义的国际储备包括自有储备和借入储备,两者之和构成一国的国际清偿力,反映了一国货币当局干预外汇市场的总体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培育亚洲债券市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制度基础的欠缺与本地区货币的“原罪”,使亚洲地区的储蓄与投资需求不匹配,在国际金融市场日益融合的今天,亚洲金融资本市场面临着双重风险,即银行体系以短期存款支持长期项目融资的期限错配和外币借款支持本地项目融资的币种错配。双重错配已经成为亚洲各国金融体系不稳定的重要风险来源。在吸取亚洲金融危机教训的基础上,亚洲各国强烈地认识到培育资本市场特别是培育有着充分流动性的、以本国货币计值的国内债券市场和亚洲区域债券市场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外行看升值     
谢国忠 《新财经》2005,(1):79-79
摩根士丹利亚洲央行应尽可能缩短其美元储备的持有期。至少亚洲央行不应在货币市场增加其美元储备,以免扭曲美元收益曲线。缩短亚洲美元储备的持有期,将消除美国压低美元的不正当动机。当华盛顿的政策制定者压低美元时,它引起热钱流入亚洲。如果亚洲央行吸收热钱来购买美元资产  相似文献   

15.
货币错配是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所普遍面临的问题。大规模的货币错配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严重的货币错配会引发货币乃至金融危机。本文主要从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角度介绍了国际学术界的研究进展情况,并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际储备是一国经济的重大问题,也是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大问题。之所以把它放在国际金融市场后面来谈,是因为以下将会详细说到,近一二十年来,国际金融市场成了国际储备资产和国际清偿手段的主要供应者。 一、什么是国际储备、国际清偿手段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解释,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s)系官方持有的黄金、外汇、与基金组织有关的资产(包括“特别提款权”和“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相似文献   

17.
周靖璐 《北方经济》2006,(11):34-35
一、中国的外汇储备高速增长 众所周知,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储备的重要构成之一,是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没有流通障碍的国外可兑换货币.一国的国际贮备不足,会被认为资信不佳而影响吸纳外资和汇率稳定,同时又潜伏着国际支付危机;而国际储备过多,又减少了必要的进口或投资,会影响该国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货币错配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表现为巨额正外币资产头寸,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这将带来巨大的风险挑战。因此加强对货币错配问题的研究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特别是对汇率制度的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估计我国的货币错配水平,分析我国的货币错配现状,指出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风险挑战,进而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由美国庞大的财政赤字造成的美元信用危机,直接导致中国的美元资产大幅缩水。面对挑战,中国政府采取了以调整对外资产结构,优化外汇储备配置,增加货币互换协议为途径;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培育人民币债券海外发行市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方向;以拓展SDR职能,建设多元化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创建超主权货币为目标的系列对外货币金融政策,分散外汇储备风险,确保美元资产的安全,加速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20.
经常账户失衡格局下的世界经济共生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出口导向的亚洲经济体依赖美国市场来弥补需求,消费过度的美国依赖亚洲的廉价出口和官方储备来抑制通胀和实现低成本融资。这二者形成共生模式,经常账户失衡是其枢纽。这一模式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结构性变化,即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膨胀。经济全球化造成的竞争加剧和廉价出口抑制了商品通胀,为货币扩张政策提供了空间,后者转而推动了金融膨胀。基于金融膨胀的负债消费扩大了美国的需求、进口和经常账户赤字。但失衡格局不断腐蚀美元信用,使得共生模式不可持续,因此渐进式调整符合双方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