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现状及误区1.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现状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过程的城市,所以也有专家称此类型之资源型城市为"资源衰退型城市"。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2.
中国资源型城市界定方法的再考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刘云刚 《经济地理》2006,26(6):940-944
对于资源型城市范畴的界定,目前有多种方法,其主流是采用职能界定。职能方法虽然易于定量化却并不适合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实情。文章在吸收既有成果的基础上,从城市发生学分类的角度,对资源型城市的范畴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对其分布状况和总体特征作了分析:界定资源型城市(县级以上)共5种类型63个,其中煤炭型城市最多,约占总数的3/5。这些城市分布于全国21个省区,特别是黑龙江、辽宁、山西、河南、山东、安徽6省最为集中。地级资源型城市数量约占全国地级城市数的19%,市区人口约占全国地级城市人口的12.4%,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地级城市的10.4%。资源型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但它是中国城镇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一个侧面丰富了对中国资源型城市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将116个设区资源型城市市辖区作为研究对象,以总人口和在校小学生为主要指标,识别其人口增长与收缩状况,并探讨了人口收缩与资源型城市类别的关系。研究表明:(1)在116个资源型城市中人口持续增长城市有64个,相对增长城市有11个,相对收缩城市和绝对收缩城市分别有21个和20个;(2)与其他类型城市相比,资源型城市人口收缩现象更为明显,地域上主要集中在东北、四川、山西、甘肃等地;(3)人口收缩基本符合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规律,处于衰退阶段的资源型城市以人口收缩城市居多;(4)人口收缩与城市资源类型相关性较弱,而与宏观区位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4.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初探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1问题的提出资源型城市是指自40%以上的劳动力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从事同种资源开发、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城市。资源型城市的出现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资源的天然禀赋是导致资源型城市产生的初始动因。资源型城市的显著特征就是城市的兴衰与资源的可开采储量密切相关、与该城市资源型产业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的地位密切相关、与该城市资源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密切相关。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县、市级资源型城市200余个。在整个城市群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量。资源型城市依据所开发的化石资源种类又可细分为:油城,如大庆、东营、…  相似文献   

5.
周瑞华 《当代经济》2010,(15):16-17
中国版图上,约有400多座资源型城市.目前公布的资源型城市有118座,涉及总人口1.54亿,经国家层层筛选出来的资源枯竭城市已达44个.如何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成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6.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智龙  李钒 《经济论坛》2005,(24):48-50
一、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现状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多、分布广,目前大多都面临着经济转型的问题。根据国家计委地区经济发展司2003年发布的《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实施经济转型的总体思路与政策建议》中对资源型城市的界定标准,我国共有资源型城市118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它们大多数兴建于新中国建国初期,在促进工业建设与经济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转移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计划经济时代成长起来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着重重困境。  相似文献   

7.
笔者根据河南实际,借鉴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理论,提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RMIF分析框架,然后在此分析框架下揭示了河南资源型城市的阶段特征,提出促进资源型城市发展应当建立健全适当的转型机制:(1)资源型城市转型预警机制;(2)替代产品培育机制;(3)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通过这些机制的建立能够促进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的及时更替和转换使其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刘莹 《经济导刊》2010,(2):34-35
资源型城市是随本身丰富的资源开发而兴起,并以资源开采利用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城市。我国存在较多的资源型城市。据统计中国现有矿业城市178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4以上。这些矿业城市按其开采  相似文献   

9.
"两型社会"型塑是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发达技术社会形态。在"两型社会"型塑中,农业部门有其相应的内涵。"两型社会"型塑期待农业环境友好,其具体要求是农业没有水资源污染、没有土地资源污染和没有空气资源污染。  相似文献   

10.
“资源诅咒”与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资源诅咒的幽灵在影响着资源开发和资源型城市发展。资源诅咒在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中有一定的适应性,通过有效路径选择可以规避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资源诅咒现象。  相似文献   

11.
资源型城市发展规划——以黑龙江省鸡西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型城市就全国而言,几乎都面临着资源枯竭、产业接替等问题,而城市的发展规划则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方向与定位.鸡西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通过对其目前发展状况的分析,提出产业发展、城市功能定位、空间布局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目前林业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了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中人力资源作用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中人力资源的作用,得出目前林业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素质、专业型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保障性投资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是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因素,而人力资源总量、第一、二产业劳动力数量和非专业人员数量是制约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障碍.并据此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应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对1990-2007年我国50个地级以上资源型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从资源类型分类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8年间50个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0.8%,主要是由于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除煤炭城市外,其余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大于1,并且按照石油、冶金、综合、煤炭城市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相似文献   

14.
推进城市转型、改变"矿竭城衰"发展轨迹是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考虑到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在转型战略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尝试从资源开发、空间结构演化、生态环境变化三个视角探究产业链延伸与资源型城市演化间的内在关系,并对安徽省铜陵市进行实证,以期为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实践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长期以来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特别是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三危现象” (经济危困、资源危机、环境危机 )受到政府和学界的普遍关注。那么 ,中国资源型城市究竟怎样发展 ?采取什么措施来扭转资源型城市目前发展的困境 ?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 ,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实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转型十分迫切。本文从讨论克拉玛依这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切入点,谈谈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的战略理念、全局谋划、路径抉择、战略布局等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资源型城市有140多座,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4,这些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当地的资源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本文在介绍生态工业园这一新型工业组织形式的同时,运用生态工业相关理论,通过对攀枝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规划建设的探讨,为其他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世界上许多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实践的研究,发现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基本上都属于被动转型,即在资源耗竭已经或即将使城市的发展陷入困境时才开始转型。这种转型成本高、矛盾多、难度大、风险大,这也是很多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不理想,最终导致矿竭城衰的原因。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型城市被动转型的难题,本文从规避转型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资源型城市有140多座,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4,这些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当地的资源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本文在介绍生态工业园这一新型工业组织形式的同时,运用生态工业相关理论,通过对攀枝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规划建设的探讨,为其他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资源型城市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劳动力需求急速下降,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再就业难题。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用来调节就业是可行的和有效的。通过研究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就业现状,发现了以下问题: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吸纳就业能力差、从业人员素质低;忽视第三产业发展,制约就业总量;产业转型规划滞后,造成结构性失业;财政困难、社会保障不完善。在借鉴国外资源型城市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