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又向前迈进一步.5月29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宣布完善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日元交易方式,发展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自6月1日起,人民币对日元交易实行直接交易做市商制度. 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对现在正在推进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直接交易使得交易成本下降,由此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有利于双方的货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推广.  相似文献   

2.
段星德 《经济研究导刊》2010,(5):118-119,134
运用GARCH类模型对我国外汇市场上的三种外汇汇率收益率的波动性进行研究,主要回答了以下问题:中国的外汇市场是否存在GARCH效应?对于所选的三种外汇的波动率,最适合的GARCH模型是什么?计算结果显示,对日元/人民币汇率收益率的波动而言,EGARCH(2,1)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而EGARCH(2,2)则能较好地拟合美元/人民币和港元/人民币汇率收益率的波动。同时,还对日元从民币和美元从民币收益率的波动率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大大加快。2008年12月24日,中国政府宣布在大陆部分地区和港澳、东盟之间进行货物贸易的人民币结算试点,我国还先后与韩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签订了本币双边互换协议,总金额达6600亿人民币。人民币的区域化进程将不可避免地改变区域内的货币竞争格局,并对日元的地位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日元国际化和日本经济结构调整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基于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和使用范围扩大两个视角,分析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可能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还能保值吗?     
笔者的一位朋友从日本回来时,将所挣的几十万日元统统换成了美元存在中国银行里。此次日元升值,日元对人民币的比价已从去年的1000∶83上升到1000∶100,而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却从1∶8.7掉到1∶8.4。此公的一着不慎真可谓吃了大亏。 目前,我国私人手中持有的美元数额已达100多亿元,仅北京市居民的美元存款就有30亿。从1994年年初到现在,美元对日元已贬值了20%,这就是说,如果  相似文献   

6.
联合外汇干预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浪南  黄洵 《经济研究》2004,39(5):58-66
本文采用干预分析模型来考察日、美两国央行对日元 美元汇率进行的联合干预的效果 ,以得到外汇干预是否对汇率产生影响以及该影响能否持久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 ,1 998年 6月 1 7日 ,美、日联合外汇干预对日元 美元汇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但联合干预与非联合干预在效果上没有重大差别 ,其影响很短暂。因此 ,汇率变动的最终决定性因素 ,不是外汇干预 ,而是货币所在国国内经济、国际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国际资本流动等变量的变动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美元、日元与人民币升值的经济效应,从历史经验来看,实际汇率升值常常导致出口下滑、经济增长率下降,但不同的升值背景所导致的结果并不完全相同.80年代初的美元汇率升值对美国经常账户影响较大;1985年之后的日元汇率升值对日元经常账户影响不大,但日元升值连同不当的货币政策对日本形成很大打击,其主要负面效应是产业空心化以及资产泡沫;1994年至1997年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的背景是国内需求旺盛、全球经济增长强劲,升值所导致的负面效应不够明显.除了历史经验之外,本文还回顾了实证文献对汇率升值经济效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陈珂 《经济论坛》2000,(3):29-29
1999年9月中旬 ,美元对日元汇率创下三年半来的新低 ,跌至1∶103 25,令人联想到从1994年持续到1995年10月的所谓新美元危机 ,更曾低至历史记录的1∶80 75。最近的美元对日元汇率波动幅度虽然不及3年前 ,但对美日及亚洲地区的经济仍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日元升值对东亚经济的影响1 从短期内看 ,日元升值对东亚经济有积极作用 ,有利于东亚经济的复苏。首先 ,1995~1998年间日元贬值引发和加剧了亚洲经济危机 ,而日元反弹对东亚经济的复苏至关重要。1993~1995年期间 ,日元持续坚挺使日本从亚…  相似文献   

9.
日元从战后1美元比360日元的固定汇率制开始,1971年12月升值到1美元比308日元。继1993年3月日元急剧升值之后,又出现了日元急剧升值的现象。6月21日纽约外汇市场美元对日元比价首次突破1比100大关之后,22日东京和伦敦外汇市场同时出现1美元兑换100日元强。这是二次大  相似文献   

10.
美元怎么了?     
今年以来,美元对日元、德国马克等西方主要货币的汇率一直呈下降趋势,进入3月后美元汇价更是直线下滑,跌势难遏。一时间,国际外汇市场波澜顿起,美元就如一叶扁舟,汇价忽上忽下,在各国交易商竞相抛售的汹涌波涛中苦苦挣扎。 美元暴跌愈演愈烈 这次“美元危机”始于3月2日,一些日本公司为了赶在3月31日财政年度结束之前从美国收回资金以改善收支平衡状况,结果在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央行从2010年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暂不上调。此前,中国人民银行今年已分别从1月18日起和2月25日起,两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宣布,从2008年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双率"齐降,这在2008年以来已是第二次了。此前,中国人民银行于9月15日宣布,在4年来首次决定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的同时,还下调了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存款  相似文献   

13.
周克 《经济导刊》2007,(11):72-73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已经从当时的8.27元/美元升值到2007年9月21日的7.51元/美元,升值幅度达到了9.2%.并依然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问题随之而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到底来自哪里?  相似文献   

14.
沈居安 《商周刊》2013,(20):52-52
从1980年4月1日到1995年1月1日是我国货币史上的特殊时期,其间国务院授权中国银行发行了等值人民币使用的外汇兑换券,国内出现了人民币和外汇券同时流通的"双货币"现象由于外汇券多为外籍人士持有,可以在支付外汇券的商家买到用人民币买不到的高档和紧俏商品,因此外汇券的实际购买力比人民币优越,成了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民币汇改的核心内容2005年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核心内容:1·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这使得人民币汇率在8年未动之后,对美元小幅上调了2%,这个汇率升值的幅度大大低于之前的市场预期(5%~10%)。因此,从汇改对人民币汇率的调整看,属于微调。自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水平总体处于上扬态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水平一直在1美元对人民币8·10元上下浮动,但总体呈现上浮趋势。到2006年1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  相似文献   

16.
2005年7月21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单一盯住美元到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美元对人民币从7月21日19时开始,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由原来的1美元兑828人民币,调整为兑8.11人民币,且现阶段将允许人民币交易价格在03%的窄幅里浮动。这次人民币汇率调整的要点是: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2月1日,我国开始准许合格境外投资机构在中国境内开设人民币特殊账户,将人民币兑换从居民的兑换扩展到非居民的兑换。人民币兑换领域的扩展对人民币兑换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引入兑换空间和兑换空间结构的概念,通过人民币兑换空间中各种集合的关系比较,探讨人民币兑换空间的性质和特点,并由此提出人民币兑换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5年7月21日,我国进行了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兑美元不断升值,经过几年的运行,进入2011年,人民币升值的势头依然强劲.人民币不断升值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巨大,本文从利弊两个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看人民币国际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7月6日,我国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在中国银行顺利完成,这意味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已经从计价货币提升至结算货币,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标志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博 《时代经贸》2012,(10):167-168
全球金融危机和债务可持续性问题暴露了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完善,人们已经开始质疑主要国际货币的长期储值能力。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人民币不断升值,人民币国际化迎来了难得的时间窗口。中国政府抓住历史机遇,迎合市场需求,积极推出相关政策,从贸易领域推动了人民币的跨境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自2009年4月8日试点以来,得到了指数型增长。但是从长期来看,人民币与已有国际货币在诸多方面还存在差距,必须清楚认识制约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的因素,才能更好地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