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社会责任是一股全球性的潮流。在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从防御阶段向服从和管理阶段发展。推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与发展,必须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尤其要发挥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2.
企业的道德责任和企业的道德血液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经济与道德、企业与伦理并非毫无关联,而是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合乎道德的行为是市场有效运作的前提,也是企业生存的前提。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伦理问题是企业生存的深层次问题。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看,经济行为必然涉及一定的社会关系,必然体现为伦理问题。要想使企业具有道德血液,一是要加大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用他律的外在机制保障企业的"道德血液"不至枯竭;二是要建立以企业责任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为企业打造具有"道德血液"的造血机制。  相似文献   

3.
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下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责任泛指企业对股东、对员工、对社会、对环境的责任。由于企业的存在是建立在社会需求基础之上的,企业决不能只关注经济效益,还要主动承担起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积极完成由"经济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由于企业社会责任边界既包括法律的边界,也包括道德的和自愿的边界,所以规范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措施也应该是多元的。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国家的政治道路对于当代青年科学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同时无数共产党人经过不断地探讨思考并经过不断地斗争而最终选择的结果。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最终解放全人类,而落后的生产力和复杂的国际环境逼迫我们必须选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当代青年人在这条道路上必须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巫彬 《商周刊》2012,(11):52-53
要让"创新"被社会认可、被市场接受,让千千万万的消费者也和你创新者一样激动地尖叫……这是一场比你战胜自己更加严峻的挑战。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这是天使投资人查立给那些怀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抛出的问题。尽管如此诱人,但这句话又像是照妖镜,常常能把人问得张口结舌、面红耳赤,一时间江郎才尽、无言以对。无数创业者口口声声"要是有足够的钱,  相似文献   

6.
要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人们在关注企业经营状况的同时,也逐渐重视企业在扩大就业范围、维护职工利益、参与社会活动和保护资源与环境等社会责任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企业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是统一的,企业只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提高总体经济效益。一、企业要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观企业的社会责任,一般是指企业对社会所承担的义务,表现为企业对社会的适应和发展的参与。我们知道,企业是具有双重身份的法人,作为经济组织,它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其经济行为的基本目标和唯一动力,就是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作…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人的二重性学说与企业的环境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人的二重性学说,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是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和自然的解放与高度发展的有机统一。作为社会生态经济人,实现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有机结合与协调统一,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历史责任与社会义务。马克思的人的二重性学说是现代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是当前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但很多研究者往往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这两类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加区分,常常给人感觉两类企业在社会责任问题上是一致的、统一的,但实质不然,它们的区别很大。因而,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理论、社会责任维度和层级模型三方面对国企与民企社会责任问题加以比较。通过从经济目标和非经济目标两个价值领域考察它们的社会责任维度、层级等,从而理解现实中国企和民企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上的不同行为和表现。  相似文献   

9.
企业与伦理并不是天然相连的,二者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分到合的发展过程。长期以来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企业的职责就是经营(the business of business isbusiness),即认为企业是一个行使经济权力的机构,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获取利益,企业的目标就在于通过市场交易获取利润,其言下之意是企业没有必要考虑伦理问题。在西方可以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他认为让企业讲究伦理、承担社会责任是与企业经济绩效矛盾的。按照他的理论,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就意味着企业要承担非经济责任,要提供公共产品和社会产品。实际上这是对…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已成共识,但是,富士康"连跳门"事件却给各企业上了反面的一课,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思考。本文拟从SA8000的视角,以"连跳门事件"为警示,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体系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以进一步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  相似文献   

11.
《商周刊》2011,(18):110-113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是乔布斯始终秉持的理念。50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为3个产业领域的偶像,他的一大批仰慕者、众多投资者、无数的音乐爱好者、数以亿计的电影爱好者和数字化时代的年轻人,都想看看斯蒂夫下一步将征服一个怎么样的世界。如今,这位科技界的"神",即将离开他的宝座,而由于身体原因,这很可能将会是,乔布斯这辈子最后一次离开他一手创办的苹果……  相似文献   

12.
郑磊 《经济月刊》2012,(12):118-118
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概括,就是"股市高处不胜寒"。股价越高,越怕风吹草动。这是真正高手的心态。只有不怕死、不怕高的散户,才可能越高越胆大,追得越欢,结果就是跌得越惨,套得越牢。这是高手与低手的天壤之别。 "多空如开关",切记,千万要留意开关转换的那个时间节点。这是股市投机的一个重要诀窍。股市就像这样一间屋子:密密麻麻布满了无数个灯泡,每个人都能看到有多少灯是亮着的,有多少灯是灭的,而且每个人手里都可以控制其中一只灯泡的开关。然后,游戏开始了。  相似文献   

13.
《商周刊》2013,(17):44-44
在责任引领的步伐上,青岛啤酒不忘感恩:秉承"人的价值永远高于物的价值,社会的价值永远高于企业价值"的责任理念,把社会责任放在企业发展首位,把责任与担当渗透到企业发展的每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意识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开始关注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的新热点。在充满竞争和变数的市场环境中,如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保持其持续、快速、健康成长,实现人与环境、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和良性循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因此,构建一个企业的营运能力、制度化管理能力、社会责任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模型,并以辽宁省中小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这一模型。研究结果发现,营运能力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营运能力对社会责任、制度化管理能力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制度化管理能力对可持续发展不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不同的企业由于传统和优势不同,担负的社会职能也不同,处于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过程、不同的"人"的组成,不能强求统一。有条件的企业,企业文化的发展可以快一些,更完善一些,条件差的企业,也不要操之过急,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这样,在全社会范围内,企业文化的总体水平才能逐步提高。只有每一个企业做好工作,每一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绝不能模仿西方发达国家高物质消耗和环境破坏的传统增长模式.应当利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资源配置方式和后起国优势,走出一条崭新的人本经济增长道路,以高素质的人而不是物的生产作为经济增长的中心.这是一条将人的发展与经济、环境、制度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道路.  相似文献   

17.
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企业文化即是"人心"的经营。"心即理"启迪我们:人的精神力量是伟大的,经营者要从内心深处感悟经营之道,并在此基础上提炼企业核心价值观;"致良知"意味着将核心价值向外推广,这一思想对形成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公司的责任不仅仅局限于对股东以及员工承担法律责任,还要超越这一局限性,摆脱传统的观念把利益作为唯一衡量标准,要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有对人的价值的关怀,对消费者、环境以及整个社会的贡献程度。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要把企业做大、做强,还要保证在经营与管理范围之内的行为规范要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9.
王磊 《经济改革》2011,(10):42-44
在他的镜头对准滇金丝猴之前,人类甚至没有一张关于这"雪山隐士"的清晰照片。作为首位在两项国际重要影会中获奖的中国摄影师,他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他对野生动物的痴爱和责任。  相似文献   

20.
刘志范 《时代经贸》2010,(6):229-230
我国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绝不能模仿西方发达国家高物质消耗和环境破坏的传统增长模式。应当利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资源配置方式和后起国优势,走出一条崭新的人本经济增长道路,以高素质的人而不是物的生产作为经济增长的中心。这是一条将人的发展与经济、环境、制度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