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传统电信业务渐趋饱和,增速明显放缓,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截至2010年,我国电话用户数超过11亿,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1.2亿,增长瓶颈愈发明显。随着VoIP、IPVPN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大中型企业用户对电信运营商的依附日益减少,因此,单纯依靠传统语音及基本业务收入,电信运营商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电信企业要想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整合并利用现有网络与资源,发掘新的业务增长点。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国内三大运营商先后调整了企业发展战略,如中国电信提出了"由传统网络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思路,中国移动作出了由"移动通信专家"向"移动信息专家"转型的决策,中国联通也宣布将转型目标定为做"综合通信和信息服务提供商"。可以预期,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信息化将成为电信运营商重点关注的领域,而作为电信运营商整合资源进而致力于信息化发展的突破口,ICT业务无疑将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顺理成章地承担起实现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邮电企业管理》2005,(2):44-44
2004年12月15日.美国综合性运营商Sprint以及美国第五大无线通信运营商Nextel联合对外公布——Sprint将以350亿美元的价格并购Nextel。合并后的公司名为SprintNextel.将成为美国第三大无线运营商.净资产总值达700亿美元。新公司拥有的无线用户数将超过3500万。此外,该公司还将通过下属分支机构和合作伙伴向另外500万客户提供服务。作为交易的一部分.Sprint将剥离其在美国的本地电话业务.预计首先将出售一系列传统电话线路。  相似文献   

3.
李东平 《当代通信》2005,(17):19-20
全球每个地方都把移动数据业务当作是扩大语音通讯的催化剂。在欧洲起催化作用的业务是SMS、日本是游戏以及下载服务、在美国的是音乐铃音。移动音乐已经成为增值业务的核心组成部分,为电信增值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又一次机会。全球各地市场的表现突出了移动音乐服务的潜力,运营商及其合作者现在正集中力量投资移动音乐市场:依据Frost&Sullivan的调查,2003年欧洲投入11.5亿美元用于移动音乐服务,而日本花费了近7.2亿美元。美国在移动音乐服务总投入为8.1千万美元,这说明移动音乐市场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4.
作为最古老电信运营商之一的英国电信在从国有转为私营之后,已经逐渐失去了对电信各经营领域的垄断;传统固话业务市场低迷;移动电话业务、互联网电话、无线通信等,都在冲击着传统的固定电话业务,影响着其生存与发展。尽管市场环境比较恶劣,作为全球传统运营商的龙头,在进入21世纪后,英国电信仍然实现了收入的稳定增长,这主要归功于其不断调整发展策略,及时采用新技术、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在固守传统市场的同时,不断开拓宽带、移动、ICT以及管理服务等领域,以弥补传统业务的下降。表一:截至2004年6月30日第一季度新业务收入(单位:百万英…  相似文献   

5.
“转型”已成为当今电信业最热门的话题,转型是电信业应对目前面临的种种挑战,摆脱困境,赢得新的发展机遇的必然选择。电信运营企业转型的基本方向是:从主要提供话音连接的服务商向提供包括内容服务在内的综合信息通信服务商转型,从窄带通信向宽带通信转型,从单业务运营商向全业务运营商转型。在转型的大势下,传统的公众电话交换网(PSTN)何去何从是摆在所有传统电信运营商面前的严峻课题。虽然庞大的PSTN依然是许多传统运营商的立身之本,衣食父母,然而其处境已是“英雄末路,江河日下”。据估计,到2009年,全球75%的话音呼出分钟将由移动发起(而在2004年为20%);全球35%的PSTN用户将停止使用传统固话,而只依靠移动或VoIP业务;PSTN业务收入将降低40%。  相似文献   

6.
2005年1月31日,美国西南贝尔(SBC)以16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两家公司合并后成为全美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同时成为仅次于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的全球第二大电信运营商。享有120年声誉的AT&T曾经是美国电话业的偶像,1982年以前几乎垄断了美国电信市场。AT&T缘何走到今天的这个地步?令人深思。研究和探寻AT&T失败的经验教训,必将对促进我国电信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孙利军 《当代通信》2005,(18):66-66
随着Internet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和语音编码技术的发展,VoIP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实际应用,而且正在逐步占领传统电话业务的市场。由于相关的硬件、软件、协议和标准中的许多发展和技术突破,使得VoIP的广泛使用很快就会变成现实。VoIP的广阔前景除了这些电信级的应用之外,在SOHO(Small Office & Home Office)工作室中同样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王晓波 《当代通信》2004,(13):50-50
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统计数据:2005年9月份中国电话用户总数超过5亿,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数及话务量都相应超过了固定电话,小灵通(无线市话)业务在2005年则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在移动通信领域尽管小灵通业务对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的固有市场造成一定压力,但移动通信市场还是在这两家主导运营商引导下得到了迅猛发展。而在固定电话业务上,则出现了同一城市多家运营商激烈竞争的局面。面临以上严峻的市场形式,作为新兴的电信运营商急需获得新的业务支持点及核心竞争力来尽快缩小与其他运营商的差距,为维持整个通信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5G)近年来的发展及应用使我们共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目前,全球移动通信用户已经超过了一亿,但是带宽窄,业务少已经限制了移动通信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更好的适应移动通信业发展的需要,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正迅速展开,国际上对采用码分多址(CDMA)技术已经达成了共识。目前中国,欧洲,美国和日本的各大电信运营商以及一些研发机构对于宽带码分多址系统都提出了各自方案,交由国际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信业总体增长速度的放缓,电话用户总体规模的增长率也逐步降低,市场进入了成熟期。同时,电信的主要传统业务——语音业务逐步走向低值化和微利化,"转型"成为电信运营商的必然选择。分析电信运营商的转型战略,  相似文献   

11.
吉亮 《当代通信》2005,(6):42-43
据2004年5月10日出版的美国《商业周刊》一篇题为《电信混乱》报道,因特网正迅速改造电信行业。现在每个月有数十万美国人转向沃尼奇等新兴公司的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电话服务。1200亿美元的传统电话业务的收入正每年减少好几个百分点,而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电信服务收入2007年将预计达到67亿美元,而2003年这个数字是281亿美元。意识到沃尼奇等新兴网络公司的威胁,  相似文献   

12.
美国本地电话运营商西南贝尔公司近日宣布.汽车业巨头福特汽车公司计划在其密歇根州的办公室中安装5万部VoIP电话.这是迄今为止一家公司一次性安装VoIP电话最多的交易之一.被看作VoIP技术在市场应用中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3.
VoIP技术的出现为语音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在不显著牺牲话音质量的情况下,VoIP依靠价格优势,给电信运营商的传统语音业务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这种冲击随着移动宽带技术的发展,正从固网语音向移动语音蔓延,OTT厂商也正积极布局,试图瓦解电信运营商的传统优势。国际主流电信运营商一方面根据所处地区的电信监管政策和自身的市场竞争势力,选择了从禁止OTTVoIP到与之合作的不同策略,另一方面在保障用户话音质量并寻求成本最低的前提下,升级自有业务,提供具备VoIP功能的IM产品,特别是在LTE时代,提供更为优质的高清语音业务并稳步推进语音向LTE网络迁移,为将来支撑丰富的多媒体通信方式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手机二维码业务从2004年出现至今,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发展,备受各国运营商的关注,基于二维码的手机业务也迅速成长起来,为运营商、二维码技术提供商、商家等相关利益者带来丰厚的收入。此外,二维码的专利、运营商的码制选择、二维码业务的运营模式及业务推广等问题,也成为各国二维码业务发展的关键点,决定了二维码业务发展的前景。二维码技术最早诞生于美国,但在移动领域应用最多的是日韩。目前,日本、韩国、泰国、中国的电信运营商都正式提供了手机二维码服务。其中,日韩是手机二维码应用的成熟市场,产生了较好的市场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据信息产业部统计,截至2007年4月,我国城市和农村住宅电话用户总数已经达到3.84亿户,几乎把全国绝大部分的家庭和人口都覆盖到了,可谓是一块巨大的诱人的蛋糕。因此,家庭电信市场,一直是固网运营商的大本营——固定电话为“根”、家庭为“本”,而固网运营商未来战略布局的关键也包括家庭市场,要进一步挖掘家庭信息服务需求。与此同时,移动运营商也试水家庭市场,期冀能用移动信息服务解决方案抢夺家庭市场。可以说,我国的家庭电信市场,也正在经历一个从传统通信向综合信息服务转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当前,传统电信运营商面临很多机遇和挑战,随着通信日益个人化、移动化,移动通信对固定通信的分流成为全球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时,VoIP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将对传统话音业务带来革命性变革。但是,技术的发展也催生出一大批具有生命力的新兴业务,电信市场将更开放、技术将更融合、业务将更互通,这为电信企业开发新业务、降低运营成本、实现企业转型创造了新的机遇,传统固网运营商必须顺应技术和市场的发展走向,积极推进企业转型,实现从传统固网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这也是全球电信业发展的趋势。[编按]  相似文献   

17.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如同电信运营商引入的特洛伊木马,对电信运营商基于通信服务和互联网基础网络服务双重角色的传统盈利模式构成了巨大挑战。依附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类细分产品快速蚕食电信运营商的谓音、短信、彩信业务,并压制着运营商阅读、音乐、游戏等增值业务的发展,电信运营商日益“管道化”.逐步沦为“流量供应商”。  相似文献   

18.
徐玉 《当代通信》2003,(14):30-32
一、需要增加亮点的PSTN网增值业务 在满足了用户基本的通话需求后,许多传统电信运营商非常关注如何在传统的PSTN网络上提供增值业务,但是由于近几年Internet接入业务的迅猛发展,以及移动通信业务的异常火爆,固定网上的增值业务开展一直不温不火,真正在PSTN网络上开展起来并获得类似移动领域SMS巨大成功的业务可以说没有。当然,还有部分业务在一些国家获得比较大的成功,例如北美国家的传统电信运营商在信息服务方面(包括声讯服务、号码查询业务)有比较好的收入,在电话卡发行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电信业自然垄断的产生美国作为电话的诞生地,直到今天,依然是世界上电信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许多世界级的电信企业,不论是电信制造业,还是电信运营业,都对世界电信市场的发展具有巨大而深刻的影响。1876年,美国人亚历山大.贝尔获得了电话的发明专利权,次年便成立了贝尔电话公司。从1877年至1893年的16年间,贝尔公司在美国专利法的保护下垄断经营电话业务,并且拥有自己的设备制造商——西电公司。  相似文献   

20.
自从中国电信市场引入竞争机制以来,移动运营商发展迅速,固网运营商发展趋缓。2004年中国电信市场,移动运营商在用户数、业务收入和业务量等方面已经全面超过固网运营商。据美联社报道,全球移动用户已达15亿,全球移动用户数已经全面超过固网用户。从全世界来看,移动整体超过固定或者局部取代(通话量替代和业务收入替代)固定已成为电信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甚至在一些发达国家,固定业务已是负增长,电信消费逐渐趋于移动化。固网运营商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固话、小灵通、宽带等主营业务的进一步发展都面临着新挑战。为避免陷入困境,国内固网运营商应该尽早在逆境中寻求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