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预拌混凝土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满足不同领域的需要,各种硅酸盐水泥不断涌现,这里也存在一些争议的质量问题,水泥新标准GB175-2007已实施了一段时间了,但在水泥胶砂流动度检测时,给检测单位或混凝土公司试验室增加了一些工作量,本文为了避免多做胶砂流动度试验做了一些分析和探讨,找出关键因素,提出一些建议,仅供各位同行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水泥熟料贸易的需要,规范水泥熟料质量,国家建材局将JC/T853-1999《硅酸盐水泥熟料》列为行业标准。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此标准虽然易于操作、理解,但美中也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
水泥的安定性是水泥检测项目中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依据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认真分析了影响水泥安定性检测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措施,谨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粉煤灰是水泥行业常用的混合材之一,其细度不同对水泥性能的影响也不同。本文着重探讨了粉煤灰细度对水泥抗硫酸盐侵蚀能力、胶砂强度的影响以及高效碱水相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文章阐述了水泥生产过程中游离氧化钙产生的原因,对各种形态的游离氧化钙对水泥安定性的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控制游离氧化钙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水泥生产过程中游离氧化钙产生的原因,对各种形态的游离氧化钙对水泥安定性的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控制游离氧化钙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对工程建设要求不断提升。水泥混凝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外加剂合理进行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水泥混凝土的性能,但需要保证水泥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为此,笔者将要在本文中对水泥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希望对促进我国工程事业的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水泥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粗细的程度,会对水泥的性质产生影响,检测结果偏差会对施工质量及企业生产成本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对水泥细度进行准确、可靠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阐述了负压筛析法测水泥细度的方法、原理和过程,对负压筛析法测水泥细度结果偏差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明确影响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有环境、设备、物料、人员等,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化解决措施,希望能为提高水泥细度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魏镇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4):254-254
本文阐述了国内CPVC(氯化聚氯乙烯)研发方面存在的两大技术难题可供氯化专用PVC树脂的研发和PVC的氯化工艺技术,此两大技术难题严重制约着国内CPVC的发展。通过比对国外CPVC专利资料报道的参数,经反复多次试验和探讨,制定了CPVC专用PVC树脂的三个新指标粒径100~300um、孔隙率25~41%、比表面积5~8.5m2/g。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小磨实验,探讨了脱硫石膏在不同脱水程度下对水泥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脱硫石膏无论以何种形态作为水泥缓凝剂使用,均不会引起水泥的急凝。但不同脱水程度的脱硫石膏对水泥的性能却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水泥是建设中重要的建筑材料,对于城市的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水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和其制品的质量,也与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因此,作为水泥质量的检验部门必须要认真地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的检验标准,用科学的检验方法,以提高水泥质量的检验精度和水平,更好地为建设服务。本文主要介绍了水泥质量检验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提高水泥质量检验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在水泥检验当中,其强度会受到诸如仪器设备、温湿度、人员操作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其检验结果的不准确.是以,在进行水泥检验时,为了保证其强度检验结果,一定要注意检验条件、环境的控制,并且根据相关规定与标准来严格操作. 相似文献
16.
对于水泥检验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该做到高度重视,避免因为这样问题而导致水泥检验的结果受到影响,也影响到最终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公正.对于水泥检验工作,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进行总结评价,并且对水泥检验工作进行提高改善,从而提供更为精确科学的检验数据与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刘亚飞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7)
影响水泥试验准确性的因素很多,本文从试验条件:胶砂温度、材料温度、室温、水温度变化、养护箱温度、试件存放条件、胶砂加水量、标准砂;仪器设备:胶砂搅拌机、胶砂振动台、试模、抗折夹具和抗压夹具;试验操作三个方面的因素对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作为现代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水泥混凝土具有强度高、原材料储量大、可塑性能优异、成本低廉的特点,因此在土木工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水泥混凝土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其使用用途也越来越广泛,水泥混凝土混合比例须符合以下的几点前提:首先要保证混凝土硬化后的强度及较好的耐久性,要满足施工工艺易于操作又可以保证安全;选用合适的材料和计算各种材料的具体用量。本文将对影响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因素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