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 “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葵 《中国外资》2006,(10):20-23
100多年前,第一次全球化浪潮诞生了。当时,大量的企业被新市场的远大前景吸引而向海外拓展,“市场全球化”,即通过国际贸易来拓展市场是该阶段的主要特征。随着投资、贸易壁垒的不断降低以及市场全球化发展到极致,第二次全球化浪潮在50年前发生并持续至今,跨国性的大企业纷纷在低薪资国家建立制造性工厂,开始了大规模的蓝领职位转移。而中国则在20忖纪80年代后成为这种转移的主要受益者,以无可争议的优势夺得“世界工厂”的美名。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在海外扩张历程中,欧洲企业往往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之一。然而,在新一轮的“走出去”浪潮中,不少中国资本正在高调或低调地挺进欧洲,成为当地不少企业的新东家。中国资本的涌入,让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正面临着从“白皮肤主人”向“黄皮肤主人”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在海外扩张历程中,欧洲企业往往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之一。然而,在新一轮的“走出去”浪潮中,不少中国资本正在高调或低调地挺进欧洲,成为当地不少企业的新东家。中国资本的涌入,让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正面临着从“白皮肤主人”向“黄皮肤主人”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情况下,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研究开发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源泉与动力。要想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就是要加大研发强度,增加研究开发费用(以下简称研发费用)的投入,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使“中国制造”尽快转向“中国创造”。在这种经济形势下,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的疑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以来,“公司治理”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相关论作一时铺天盖地、缤纷满目。“公司治理”被不少学者推为解决中国企业问题的灵丹妙药、救治国有银行沉疴的不二法门,颇具神话色彩。这些鸿文笔者读之一二后,不禁疑窦丛生,提将出来,算是以学习者身份参与“公司治理”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及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犹如过江之鲫,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实现跨国经营,寻求国际发展。但是,多数“走出去”的企业对国外投资市场、国际竞争环境及投资所在国法律法规不甚了解,开拓国际市场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尤其是国家风险非常突出。国家风险正在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所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成为中国政府需要随时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温馨 《中国外资》2023,(17):84-87
<正>随着大量中国企业投入国际市场参与全球化竞争,专利布局成为企业海外商业策略的关键,其中知识产权的海外布局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头等挑战和关键性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企业不断走出国门,拓展海外业务和市场。知识产权已成为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许多企业在海外遭遇残酷的专利战考验,  相似文献   

8.
2012年以来,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潮风起云涌,主权债务危机下的欧洲似乎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乐土。“越洋婚姻”相恋容易相守难,并购之后将面临财务风险、政策陷阱以及文化冲突。超越激情,成就梦想,中国企业需要的不仅是财力,更需要智慧和耐力。  相似文献   

9.
10月23日,中国保险业首份长期外汇保险产品——“好搭档留学外汇保”在中国平安亮相。毫无疑问.外汇保单的出现.有助于将此前投向于“地下保单”的保费“阳光”化,理所当然地成为继打击“地下保单”之后,国内保险业与“地下保单”争夺市场份额的直接武器。  相似文献   

10.
9月5日,中国企业联合会在重庆公布了“2004年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国家电网公司以4829.5亿元营业收入成为中国企业500强的新冠军,其后依次是中石油、中石化、工商银行、中移动、中国人寿、中国电信等。中国企业500强中垄断企业占据绝大多数席位。  相似文献   

11.
企业上市目前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潮流,除了直接进行IPO以外,“借壳上市”也是很多企业上市操作的重要方式。请看  相似文献   

12.
徐明 《中国保险》2001,(12):30-31
中国已入世,保险市场全面放开指日可待,人才争夺战加剧.现代“猎头”正变着法地挖掘保险企业的人才。如果保险企业经营者不能管好、用好人才,那些人才势必会成为保险“猎头”们猎取的对象,或许“猎头”就在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13.
曾记得早些年,我国在酝酿筹划加入WTO的时候。不少国人表现出种种担忧:外资企业一个个如“狼”似“虎”,一旦放他们进入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他们会不会将我们企业都吞掉。于是在一些报刊杂志出现了“狼来了“、“虎来了”的惊呼。几年过去,结果如何呢?中国企业不仅没有被吞掉,反而在与之“共舞”中越来越优,越来越  相似文献   

14.
“大羊为‘美'”,可以说是代表了中国人的一种传统心理习惯——大即好。所以中国的企业最为迷信规模、追捧“五百强”,中国的某大城市也因此希望建造世界上最高的大厦,而中国六成以上的大学生都希望毕业后到大企业、大机关去工作,至于国家的各项政策也似乎总是倾向于关照大型企业,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大多企业也都在竞相追逐规模型经营……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指出我们党要成为“中国先进化的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对企业来讲,发展中国的先进化,就必须建设有行业特色的企业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货币市场》2005,(5):72-72
3月,共有10家金融机构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提交了加入“中国票据”网的申请材料,经过审核,这10家机构全部成为“中国票据”网成员。截至3月31日,“中国票据”网成员累计1050家(见封三表)。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世界汽车产业陷入低谷,中国汽车企业经历了半年的挣扎,于近期开始“重振河山”,逆势上扬。中国也取代美国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在彼消此长的背景下,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的呼声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8.
熊焰 《中国外资》2006,(9):47-49
中国国有资产战略调整中存在的巨大机遇、中国加入WTO之后的开放承诺、行业擘垒的降低、“中国制造”的崛起、信息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等,都强烈吸引着全球资本对中国的高度关注和介入。同样,在中国经济全方位融入世界经济潮流的过程中,实现与全球资源的有机整合,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产权市场作为企业并购重组市场化服务平台,已成为中国企业吸引外资,外商投资中国企业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9.
白明  刘玉 《国际融资》2012,(11):66-67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成为当今世界上的贸易大国,美国很是不爽,总是找中国企业的茬儿,针对中国企业设置的反倾销、反补贴、特保等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人又开始热衷于再工业化。于是乎,针对中国企业的“找茬儿”又更多向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碳排放等隐性措施发展。眼看着新一轮美国总统大选在即,  相似文献   

20.
“Madein China”(中国制造)遍及全球,中国拥有了“世界工厂”的地位。但是,世界对“中国制造”毁誉参半,中国对自己的“世界工厂”地位也褒贬不一。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中国制造”终结了无止境扩张,企业产能严重过剩,贸易摩擦纷至沓来。“世界工厂”正面临由毛虫到蝴蝶的痛苦蜕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