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战慧 《时代经贸》2016,(13):36-38
生态体育旅游是旅游的组成部分,是旅游、生态和体育相结合,把体育作为主要活动的一种旅游活动,满足了居民对旅游、锻炼、休闲和健康的多重需求。运用钻石理论分析发现广东省生态体育旅游产业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其发展的可行路径就是选择产业的集聚化,通过集聚效应实现产业集群。通过深度挖掘顾客需求、培育产品体系、优化产业链等措施可以实现生态体育旅游产业的集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廖卫华  梁明珠 《经济地理》2007,27(2):340-343,331
城市周边作为旅游发展的一种基本空间类型,其产品类型和结构一直是国内外旅游研究的关注焦点。随着我国城市居民休闲度假旅游需求的日益增加,环城市带旅游问题日益突出。文章以广州为例,分析了环城市带旅游产品类型和分布及其旅游发展模式和发展特征,并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对主题公园、游乐场等主题型旅游产品,以及生态和度假旅游开发问题作进一步分析,最后提出环城市带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础。GEP核算从供应者角度核算了生态系统为经济生产和人类福利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包括产品提供、生态调节服务和生态文化服务三个部分,其中产品提供与旅游文化服务具有相对明确的实现途径,但调节服务价值比重大且难以直接通过市场交易显性化,因此发挥调节服务的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潜力,建立生态产品供给与生态产业发展需求的联系十分重要。论文通过梳理界定GEP、生态产品概念,开展四川省GEP核算,根据产品提供与旅游文化服务现状、调节服务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以及基于生态红线的可开发利用面积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评估指标体系,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分为生态农业、林业经济、草地经济、绿色城镇以及湿地经济5类,并对四川省21个市(州)进行实现模式的适宜性等级划分,从而为地区因地制宜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推乡村振兴、绿色城镇经济、生态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国际旅游市场由传统观光型旅游产品向多元化旅游产品的转化,生态旅游产品为人们所认同,并向深层次即体验和认知层次发展.文章在分析庐山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宏观调控、生态容量和生态安全评估、生态旅游产品规划设计与开发、生态教育、经营管理、环境影响监测与评估、生态环境补偿七个步骤建立了庐山深层次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运作模式.该研究对庐山的旅游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生态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更是一种体验经济,虽然河北省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旅游业优势众多,但目前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正处于初始阶段,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建设不合理、生态产品失真、市场开拓不足、公众生态意识欠缺、旅游六要素缺乏核心竞争力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河北省旅游业的发展。文章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分析了河北省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优势;提出河北省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对策。  相似文献   

6.
西洞庭湖湿地生态体验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体验旅游是应时而生的新型旅游,西洞庭湖湿地自然与人文生态资源丰富而具特色,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基于生态体验旅游内涵探讨、生态资源特点分析、旅游开发价值估算与开发条件ASEB栅格分析,结合旅游开发现状,认为西洞庭湖湿地具有开发生态体验旅游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西洞庭湖湿地生态体验旅游开发模式:(1)塑造鲜明的生态体验主题;(2)设计可深度参与的体验活动形式;(3)生态体验与历史文化体验相结合;(4)建设富于体验差异的产品与目标市场;(5)保持湿地的原生态体验功能。  相似文献   

7.
陈超美 《新经济》2005,(8):76-78
旅游产业是由众多行业和部门复合而成的综合性产业。旅游者需求的多重性决定了旅游产品的组合性,而旅游产品的组合性又决定了旅游产业的外延性,引至旅游产业界限的模糊性。旅游协调合作就是根据旅游活动和旅游产业的特点,通过协调有效的管理模式、经营模式、经济手段、市场行为、技术手段等来整合配置旅游相关要素,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形成功能与优势互补的旅游产业集聚力,推动旅游业和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低碳旅游作为一种回应全球气球变暖、生态环境恶化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兴旅游方式,受到广泛认可,然而已有研究对微观层面尤其是旅游社区的具体参与模式及路径探讨不足。据此,论文在分析社区参与及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民族社区的自然与文化生态条件,指出其是开展社区参与低碳旅游的较好实践地。进一步梳理了民族社区参与低碳旅游的主要目标、主体要素、主体责任和保障体系,构建了民族旅游社区参与低碳旅游的模式,并从社区参与旅游交通、旅游产品建设、设施与环境维护、低碳旅游宣传、低碳旅游和低碳生活示范社区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民族社区与旅游的共建共享路径。  相似文献   

9.
边疆民族地区旅游的发展要根据本地的旅游资源价值高低、区位条件和区域经济背景等方面的条件来作出决策选择,以德宏州旅游为例,在分析旅游发展背景条件的基础上,总结德宏旅游发展模式的基本内容与特点,提出了德宏的旅游产品要把边境、民族、生态文化和珠宝经济特色很好地结合起来,与保山、缅甸跨境区域合作发展旅游,将瑞丽和腾冲打造成中国优秀的旅游目的地和云南省旅游集散地,形成滇西黄金旅游线的两个增长极,实现双赢,达到构建精品环线的目标;走特色开发和全方位开发并重的旅游发展模式,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生态农业旅游以生态农业为核心内容,而农业的生态化发展则为农业的有效供给提供了目标。生态、养生、有机农产品、乡村生态环境等因素共同构成了生态农业旅游的物质形态与价值形态。将农产品、生态产品及旅游产品相互融合,对提升农民、农村社会主体地位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河北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市场、产品的基础上,以旅游消费为切入点,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进行剖析,针对当前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创新性的"社会+经济+生态"路径方法,为河北省休闲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SWOT分析法对深圳市盐田区旅游产业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应的战略组合提出应在片区功能提升及产品发展、环境优化与提升、品牌提升和市场开发四个方面全方位优化盐田旅游产业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得出盐田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应该是依托本地资源与文化,以深圳客源市场为基础,开发具有地区特色的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2.
基于红色旅游发展需要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实践探索,是目前旅游业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基于协同理论,江西萍乡市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旅游产品开发、主题形象塑造、产品线路营销和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协同效应实践。实践证明,红色旅游区具有整体形象多色并举型、产品组合功能性、线路营销主题性、管理体制通畅性等协同性优化的标准。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整体形象塑造与协同营销、突破行政壁垒与区域旅游协同合作、统一旅游规划与服务协同等途径来优化多色并举型红色旅游区。  相似文献   

13.
“两型社会”建设中长株潭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设立的最根本目的、立足点、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建设目标,提出了"两型社会"建设中长株潭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构建农业旅游产品模式,构建工业旅游产品模式,构建湘江水景旅游产品模式,构建红色旅游产品模式。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地区是全国旅游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同时也是开展慢旅游活动的引领地。其区域内高速铁路的发展对以改变旅游者行为模式为目的的慢旅游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该区域在开展慢旅游活动的实践中还存在交通安全及旅游供给等问题。因此,在高铁背景下,理清“快交通”与“慢旅游”的关系,并通过打造长三角慢旅游圈,开展生态营销及开发适应旅游者行为模式改变的慢旅游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晓霞 《经济师》2004,(11):150-151
惠州旅游资源丰富 ,地理位置优越 ,发展旅游业、打造生态悠闲度假基地的条件得天独厚。为此 ,政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优化旅游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和营销力度 ,增强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相似文献   

16.
南岳旅游景观系统分析与调整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迪云 《经济地理》2005,25(1):135-138
文章从系统的角度,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对南岳风景区旅游景观进行结构分析和功能评价。并从增强环境意识、培养生态观念、景观保护、空间格局、宏观景观优化、旅游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景观生态问题和景观规划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优化对策和建议。期望通过这一实证研究,推进系统学和景观生态学在旅游研究和实践中的普及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扬州城区国内外水休闲游客为研究对象,以蜀岗—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古运河游览区、何园和个园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设计、数据相关性处理、统计信度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水休闲旅游品牌的消费群体的生态循环理念感知程度、环境态度感知水平、环境评价感知水平和环境行为模式感知水平进行剖析。结果表明不同属性的消费群体在感知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并得出生态循环型水休闲旅游品牌规划方案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也是国家五大建设任务之一,区域旅游规划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文章从生态文明理念重新审视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挖掘各时期旅游规划理念、方法和技术中蕴含的生态文明理念。然后,重点论述了当前区域旅游规划在贯彻实施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促进资源节约、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科技支撑作用。最后,对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区域旅游规划发展的新要求和新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国家旅游局2012年12月宣布,2013年的旅游主题已经确定为"中国海洋旅游年",宣传口号为"体验海洋,游览中国"、"海洋旅游,引领未来"、"海洋旅游,精彩无限"。全国各地将加强海洋及江河、湖泊等水资源旅游产品与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乡村生态、民俗风情等跨区域旅游产品的组合;加强旅游宣传品制作、广告投入、参展促销等宣传推广方面的区域联合。同时,加大邮轮旅游、休闲度假、体  相似文献   

20.
农业观光旅游,作为农业生态经济体系中的一种新兴产品,正在我国各地迅速发展。本文以洛阳市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模式为例,对生态农业旅游进行具体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