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源起:企业愈大,老总离员工愈远? 成立于1984年的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现有中外员工近万人,大陆除西藏之外每个省份都有人在此做管理工作或技术工作.科龙的企业价值观能够统一大家的个人价值追求吗?  相似文献   

2.
《经营者》2001,(2)
2000年,长虹集团、TCL集团、小鸭集团、河南新乡集团先后落户中山,并都办起了空调公司,长虹和TCL仅一街之隔,李东生说:"这是一种巧合。"空调是一块肥肉吗?答案不言而喻。小鸭老总周有志说:"空调业市场容量很大。"中山服尽早有美的、格力、科龙等空调厂家屯兵哪里。可以想象,今年的空调大战在去年就埋下了伏笔,走低成本扩张之路是各位老总的共识。他们都是品牌货,谁也不怕谁。小鸭是洗衣机王国里的贵族,小鸭空调虽未闪亮登场,却有似曾相识之感,这就是品牌的魅力。而空调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应是科技的创新。小鸭周有志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院派老总,而小鸭却是名震江湖的品牌,这就是小鸭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科龙近日发布澄清公告承认,中山市阜沙镇政府欠公司750万元土地款一事情况属实。日前有报道称,当初顾雏军收购中山威力引发的750万元土地欠款问题近日浮出水面,st科龙有意将中山阜沙镇政府告上仲裁法庭。据st科龙介绍,2004年公司参与中山威力集团公司的重组,并与公司全资子公司科龙发展有限公司及中山市阜沙镇顺畅工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广东科龙威力电器有限公司(下称"科龙威力")。其间,科龙威力向st科龙借款向阜  相似文献   

4.
科龙集团背景资料:科龙集团1984年创建,9万元起家,乡镇企业出身。当时,“科龙”只能算是一名“最轻量级选手”。弹指14年,科龙集团“高峡出年湖”,不仅成为我国生产制冷家电产品企业中的“大哥大”,而且还跃入国际冰箱生产商“重量级选手”的行列。科龙集团目前主要生产“容声”系列冰箱、“科龙”系列空调和“三洋科龙”系列冷柜,下届冰箱公司、空调公司、配件公司、投资拓展公司、三洋科龙冷柜公司、四川成都科龙冰箱有限公司、辽宁营口科龙冰箱有限公司、日本科龙株式会社(日本科龙研究所)和香港科龙发展有限公司。科龙集团现…  相似文献   

5.
风雨中飘摇的科龙终于有了新的接盘手,从顾雏军时代到海信时代,科龙是否可以马上走向新生?事实上,科龙的困境不是暂时的,而是从战略上陷入了根本性的迷失;科龙的问题不是局部的,而是企业整个法人治理结构的全局性问题;科龙不是生了一个毒疮,只要挖去便可恢复健康,而是从千年伊始,便进入了“非典”阶段。已经惹下一身是非的科龙掌门人顾雏军毫无悬念的资本运作表演,只是一个百足之虫的苟延残喘而已  相似文献   

6.
读者信箱     
《英才》2008,(2):12-12
科龙归海27个月来,科龙面对的不再是昔日的疯狂与浮躁。仅仅依靠几个人的谋划与数十个被冠以海信疯子的骨干,今天的科龙已经被打上了明显的海信印记。回想27个月以前甚至更早,科龙、容声的名字一度如日中天。更换总裁、更换大股东、市场营销、生产任务……科龙所有的事情从没有悄无声息地进行。一系列动作标志着,  相似文献   

7.
科龙分公司作为科龙的市场前沿,被拎到公司的前台,成为此次整风的众矢之的,闪现在业内人士脑海里的第一个问号是:科龙的分公司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8.
月度公司     
《中国新时代》2006,(9):20-20
科龙巨亏创年度之最原定于4月28日公布的科龙年报经过长时间的难产,8月14日终于全面曝光。然而,该年报带给投资者的却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高达36.94亿元的亏损额,不仅“刷新”了该公司亏损额历史纪录,创下了国内上市公司年度亏损额之最。而且还让已连续亏损两年的科龙变身为“*ST”,被实行了退市风险警示。根据年报公告,科龙巨亏的原因,主要是受前董事长顾雏军事件的负面影响,此事影响了金融机构、供货商、经销商对科龙的信心,致使科龙在融资上遇到巨大困难。据悉,科龙股权过户的手续仍在办理,目前格林柯尔仍持有科龙26.43%的股权。有分析…  相似文献   

9.
作为职业经理人/我曾历经始于1999年的科龙革命、2002年的科龙改制的激情、2004年TCL并购跨国企业的兴奋;也曾因为提早离开,而得以旁观科龙的沉沦与TcL的风雨.  相似文献   

10.
拯救科龙     
也许是因为这些年来喧嚣的科龙革命总是令人大跌眼镜,也许是因为当初格林柯尔入主科龙并没有被更多人看好,总之,自顾雏军亲率三驾马车引领科龙重新上路始,怀疑的目光便一路相随。许多人无法相信,揭竿而起的顾氏新军在竞争惨烈的家电市场中能够杀出一条血路,他们从初始一刻便断言:科龙死定了!一年后的2002年岁末,当我们冒着冬天里的第一场寒流赶赴顺德,脚踏实地再一次拜访科龙总部时,那些扑朔迷离的科龙故事在我们面前忽然变的极其简单,在兵不血刃的快鱼吃慢鱼、小鱼吃大鱼的经典案例中,科龙不但没有死,而且中期盈利1.12亿元,…  相似文献   

11.
沉浮     
《中国企业家》2008,(24):23-23
海信科龙总裁辞职 海信科龙(ST科龙,000921)总裁王士磊12月3日向公司董事会提交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执行董事及总裁职务。目前公司董事会已着手董事候选人的提名和总裁人选的聘任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著名先锋企业——科龙,13名董事会最高层管理者五年来薪酬总额超过一亿元人民币;2001年,亏损15亿多元的“科龙”,其总裁的年薪比当所的美国总统克林顿还要高出4倍;比排在全世界第一年薪的新加坡总理还高出1倍,比中国上市公司其它总裁年薪高出4至20倍。 科龙至今在大换血。执政只有一年多时间的徐铁峰时代原高管层,随着最后一位主管生产的副总裁王康平的辞职,宣告了徐氏时代彻底终结。科龙换血的震荡是非常严峻的,2002年6月27日A15版《广州日报》更是报道:”科龙技术中心科级以上领导全走空了”。 “科龙至今未收到一份辞呈”,这显然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之说。那2001年11月2日包括徐铁峰在内的7名董事提出辞职,这算不算是一分辞呈呢?那2001年12月23日科龙临时股东大会予以通过此辞呈又当何论?显然,科龙依然虚火旺盛。  相似文献   

13.
科龙2001年亏损了15个亿,而于2001年年底入主科龙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却只用9个月的时间就创造了利润1亿多的奇迹,不得不让人深思。为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2002年9月底对科龙做了一个深入的调研,专家们将科龙的成功转制归结为民营化重组和战略性整顿的结合。这是一个企业改制与管理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4.
《英才》2008,(1):47-47
让汤业国感到欣慰的是,即使是老科龙的员工,如今对海信的信任感也大大提高了。一位科龙老员工对《英才》记者表示:“整个公司,我个人觉得变化比较大的是性强了,销量也一直在破纪录。现在科龙是真正踏踏实实在做。”  相似文献   

15.
尽管科龙已经接近正常运转,但股权转让和债务问题眼下还处在胶着状态。对于这场涉及多方利益的并购战,科龙输不起,海信也输不起  相似文献   

16.
判断科龙2002年中报的真实性,即科龙今年上半年是真盈利还是假盈利,抑 或盈利数字被拨高,不要说咱等局外人,就是证监部门的专家也是一头雾水。中间之原委,除了道德因素的不确定性,更与上市公司与股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现有会计审计制度的不完善、券市监督机制的不到位有极大的关系。不过,拿科龙老板顾维军上任之后抓成本控制的持续努力来说事,科龙的确出现了变化。上个月我在中山、顺德的部分民营企业讲学时,与一些当地的民企老板探讨过科龙“起死回生”的可能性,也私下与科龙的朋友作过讨论。朋友向我讲述一元钱与两毛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2007年4月23日,科龙2006年年报出炉,这家曾经被“下了病危通知”的企业虽然宣告盈利,但距离海信以及公众的心理预期还相差甚远。“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到2007年年底海信就会完全恢复正常。”汤业国说。虽然汤业国对科龙充满信心,但对于刚刚恢复元气的科龙来说,还充满着不确定性。整合科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难过的坎。  相似文献   

18.
市场变幻多端。十几年前的乡镇小企业——科龙长得强大了,于是才能和强大的同行——华宝比肩,进而通过联合统领强者。科龙的"神话"许多人说过,有一则非常经典。14年前当科龙人带着自己造的冰箱爬上四层楼请主管部门看一看时,受到的却是"白眼"待遇。14年后,美国的花旗银行竟然会趋附地入股科龙产业。市场的变幻就是这样——饥寒者得不到几根火柴的温暖,熊旺的火更有人往上浇油。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科龙出身于乡镇企业,曾经是中国乡镇企业的一面旗帜,向来以“中国最大制冷企业”自居。在科龙集团大楼后面有一座文化雕塑,寓意为“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一颗明珠”。曾几何时,明珠所放出的熠熠光芒足以令科龙人自豪,令同时代的创业者们折服。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努力,科龙从9万元起家,一跃成为坐拥80多亿元资本的大集团,你不得不在其惊人的成就面前叹为观止。岁月变迁,斗换星移,科龙挟强者之气一路连创新高后,却疲态尽显,接连遭遇经营业绩下滑,人事变动不断,投资者信心受挫等企业衰败征兆。科龙似乎在新一轮的企业发展中迷失了,人们不禁要问:“科龙怎么了”?  相似文献   

20.
《中外管理》:拯救科龙最关键的步骤是什么? 汤业国:海信只投入了3.01个亿给科龙.而当时科龙一个月的工资和费用就是7000万.还要付供应商的欠款等等.所以当时非常大的问题是资金。当时科龙库存的材料半成品有30多个亿.却一个产品也生产不出来.要让库存流动起来.又不能形成新库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