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绿色创新源于一定的文化情景,根植于文化情景的价值取向对绿色创新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关于我国根深蒂固的中庸价值理念对绿色创新影响的研究尚未形成统一而明确的结论。基于个体视角探讨中庸价值取向对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剖析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和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的调节效应,并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346份高新技术企业科研人员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庸价值取向对个体绿色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知识共享在中庸价值取向与个体绿色创新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正向调节中庸价值取向对知识共享、绿色创新行为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回答“场景如何赋能短视频商业模式价值创造?”这一科学问题。以快手短视频为例,从“产品功能—服务效用—场景体验”3类价值主导逻辑演变出发,采用扎根理论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掘和提炼场景基于价值主导逻辑演变赋能短视频商业模式价值创造机理和路径。结果表明:①首先,在产品功能价值主导逻辑下,商家、用户和平台建立着“货—人—场”的运营模式,借助“商家+小视频+发现+原生广告”的公域流量变现方式实施着“人找货”的商业模式,通过场景化情境的标准化配置,满足着“千人一面”的“因货”消费需求。②其次,在服务效用价值主导逻辑下,商家、用户和平台建立着“人—货—场”的运营模式,借助“消费者+关注+同城+电商引流”的私域流量变现方式实施着“货找人”的商业模式,通过场景化情境的个性化配置,满足着“一人千面”的“因人”消费习惯。③再次,在场景体验价值主导逻辑下,商家、用户和平台建立着“场—人—货”的运营模式,借助“平台+直播+推荐+带货和知识付费”的混合流量变现方式实施着“场找人”的商业模式,通过场景化情境的双路径配置,满足着“千人千面”的“因场”消费偏好。最后,场景基于价值主导逻辑演变,以“东方甑选”入驻快手为例,通过上述3种流量变现方式实现“适时—适地—适人—适感”的生态化赋能商业模式价值创造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已成为学界、政界、业界共同关注的议题。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对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概念内涵、行为模式及动力机制进行系统性研究。结果发现,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是价值创造核心主体、价值创造服务主体和价值创造推动主体等具有共生关系的价值创造共同体在某一主体协调下,围绕共同价值主张,为实现主体间互惠共赢而形成的复杂适应行为;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交换—关系”价值共创行为模式分析框架,挖掘“契约型”“关系型”“经济互惠型”和“社会协商型”4类价值共创行为模式;指出“开发—保护—释放—重组”的适应性循环和“互惠、协商、公平、信任”的交换规则是创新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价值共创的动力机制及重要保障。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企业一线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企业一线员工的组织承诺和个体创新行为的关系,同时检验知识共享在二者之间所发挥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组织承诺和个体创新行为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其中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对个体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显著,而持续承诺对个体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不显著;知识共享确实在二者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另外,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分别对组织承诺和个体创新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8.
目标导向会对员工行为产生指引和影响作用。基于目标导向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引入知识共享和知识隐藏两个变量,考虑情境因素的影响,构建多类别成就目标导向通过双路径影响创新行为的理论模型,研究成就目标导向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实证发现:不同成就目标导向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学习目标导向和绩效趋近目标导向正向影响创新行为,知识共享起中介作用;绩效回避目标导向负向影响创新行为,知识隐藏起中介作用;心理安全氛围调节成就目标导向对创新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产型经济的高度成熟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已逐步从工业化、信息化进入"服务化",形成了"服务经济",服务驱动型企业价值创造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在梳理国内外关于服务经济发展及企业价值管理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寻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价值创造发展逻辑,分析企业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创新企业价值创造模式及其运行机制,构建新的企业价值评价体系。文章研究认为,企业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机制,以市场为基础,目标是实现价值增值。研究结果为企业转型升级和价值创造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2006—2019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在使用文本分析方法刻画微观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的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水平(专利数量、质量和效率);(2)数字化转型程度与企业创新呈现U型曲线作用关系,表明存在正向创新效应的数字化程度“门槛值”;(3)数字化转型通过创新网络溢出效应和贸易网络溢出效应促进企业创新,且存在上下游企业的关联溢出效应;(4)在竞争程度较低的行业和平均数字化转型程度及数字密集程度较高的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成为2020年的“黑天鹅”,给国家带来严峻挑战并造成重大社会危机。为此,以新冠疫情引发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为背景,探讨本土企业如何化危为机,提出将传统创新与社会创新融合起来等观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传统创新与社会创新融合特点、机制和路径,包括对3M公司和阿里巴巴社会创新进行案例研究等。以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为契机,本土企业完全可以改变过去以顾客为导向的单一创新,转向与社会创新融合,实现本土企业创新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共享式服务创新作为共享经济模式在生产制造领域应用的重要创新形式,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以沈阳机床集团和海尔集团为案例母本,通过纵向组内复制,依托时间序列,厘清共享式服务创新培育、转型和全面发展3个阶段的特征。通过横向组间对比,依托程序化扎根分析,提炼影响共享式服务创新的直接因素、中介因素和风险因素。通过分析共享式服务创新在推动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过程中可能形成的“创新陷阱”,剖析相应突破路径,规避潜在风险,使其成为激发企业服务化转型的优势动能。  相似文献   

13.
如何通过促进服务创新满足顾客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是理论界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资源保存理论,以服务业为研究对象,探讨授权赋能对服务创新行为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价值共创意愿和内部控制机制对上述关系的双重影响。结果显示:①授权赋能可以促进服务创新行为;②价值共创意愿在授权赋能与服务创新行为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③行为控制正向调节授权赋能对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结果控制负向调节授权赋能对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结论丰富了授权赋能与员工创新行为作用机制研究,拓展了授权赋能边界条件研究范畴,可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Meta分析方法,基于172篇中英文实证文献,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对创新的作用机理,并深入探讨了潜在调节变量对二者间关系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二者关系受到文化背景、企业规模、主客观测量方式和创新投入产出测量方式的调节。具体而言,相比东方文化,西方文化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对创新的影响更为显著;中小型企业社会责任与创新的相关性比大型企业更强;相较于客观测量方式,主观测量方式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更有利于创新;企业社会责任对创新产出的正向影响比创新投入更大。  相似文献   

15.
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动因与行为互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构建了一个三阶段发展模型,描述在价值认知推动下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发展过程。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由规范性行为、企业公民行为向战略行为发展,最终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本文对各阶段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转型彻底颠覆了制造企业传统的价值创造逻辑,但其价值创造的实现和演化机制仍然不甚清晰。本文以酷特智能2003—2022年的连续数字化转型实践为例,探讨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何通过有效的资源编排行为促进价值创造的实现及其演化。研究发现:企业在单点突破-多业务整合打通-生态互联的连续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在效率驱动-用户需求驱动-利益相关者需求驱动下,采取适配的资源编排行为实现价值创造。在连续数字化转型的不同阶段,企业的资源编排呈现出外部获取加内部积累资源到资源协同共享的结构化方式构建数字资源池,进一步整合资源生成信息化能力-数字化运营能力-数字生态合作能力,最终利用能力实现产品价值创造到数字价值创造的跃迁。据此,本文提出资源编排视角下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价值创造演化机制模型,一定程度上打开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如何通过有效地管理和配置数字资源实现价值创造的“黑箱”,贡献于数字化转型情境下的资源编排和价值创造理论,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层面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性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正处于转型过程中。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先发展国家不同,有自己的特殊性。先发展国家的社会转型是在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向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的直接转型,首先是在全球化场景下的社会转型。在全球化场景下,世界各国在全球处于一定的结构之中,在全球结构中,中国处于边缘地位,而作为结构中心的发达国家不会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  相似文献   

18.
吴晨  杨震宁 《技术经济》2021,40(4):29-38
本文将组织边界理论与企业演化理论相结合,从路径依赖视角,界定和测量企业边界依赖这个构念,分析企业边界依赖包括能力边界依赖、心理边界依赖和知识边界依赖这3个重要的理论维度,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三家企业的深入研究,探讨了企业存在边界依赖行为,揭示了企业边界依赖、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的关系.研究发现,能力边界依赖、心理边界依赖和知识边界依赖对企业吸收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进而有利于企业取得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  相似文献   

19.
场景能够基于价值主导逻辑演变与企业动态能力进阶交互赋能商业模式创新,但其机理不清、路径不明。综合运用案例研究与程序化扎根分析方法,发掘和提炼场景基于价值主导逻辑演变与企业动态能力进阶交互协同演化赋能商业模式创新的机理和路径。研究发现:(1)企业从“产品功能—服务效用—场景体验”的价值主导逻辑演变出发,通过“感知能力—整合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企业动态能力进阶,识别市场机遇把握、个性定制驱动和场景体验赋能的价值创造动因;(2)在用户时空化的消费需求、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及其变化驱动下,价值主导逻辑演变利用场景驱动企业动态能力进阶,而企业动态能力进阶又借助场景刺激用户消费期望变革,进而激发价值主导逻辑演变;(3)价值主导逻辑演变与企业动态能力进阶交互形成离散化场景链,针对用户不同场景节点的消费期望,企业通过场景解构、改性和重构商业模式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化,中国产业经济发展模式迫切需要绿色转型,尤其是涉及基础民生但转型意识淡薄的第一产业。为实现产业效益最大化,相关企业需响应动态环境,积极采取绿色化行为,以实现立体维度的绿色创新。现有研究多将绿色化行为与绿色创新实现“混为一谈”,忽略了绿色创新的多元语境与过程逻辑,对企业实现绿色创新的过程“黑箱”缺乏深入探讨。聚焦第一产业绿色创新实践,通过对正邦集团(以下简称“正邦”)的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深入解读企业绿色创新细分逻辑。研究发现:企业绿色创新受到内外部绿色转型情境推动;企业绿色化行为包括绿色产品开发及转化、绿色防治体系升级、绿色管理平台打造、绿色知识传递与创造、绿色合法性意识培育,表现出内调外协和双层认同两个特征;企业绿色动态能力系统包括绿色环境适应能力、绿色资源整合能力、绿色关系连接能力和绿色组织学习能力,其与对应的绿色化行为是互促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