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劳动力流动规模与收入差距相伴扩大现象被称为“迁移谜题”和“理论悖论”.文章沿着劳动力流动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为什么没有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劳动力流动有可能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脉络,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数据的积累、方法的更新以及我国劳动力流动和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新特点,为推进相关研究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4.
劳动力的流动是发展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命题,甚至是"唯一"的命题.在20年的改革开放中,我国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不断地向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和服务业转移,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国外劳动力极化的发展背景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就业极化和工资极化的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并探讨了劳动力极化对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方向和路径。研究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我国就业结构呈现出"N"型"极化升级"趋势,工资结构呈现出两端上升、中间塌陷的"U"型极化特点。从劳动力极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来看,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比重增加、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与技能互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以农民工为主要代表的低技能劳动力支撑了我国低成本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但其难以给经济增长带来持久动力,最终产生阻碍作用。从劳动力极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来看,高技能劳动力相对工资上涨导致收入差距扩大,但内生的技能供给增加会反向抑制收入差距扩大;低技能劳动力相对工资上升会缩小收入差距,但由于缺乏持续的工资上升动力,收入差距将又呈现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6.
朱云章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1):40-44
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规模与收入差距同时扩大的现象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但是,学者们就城乡劳动力流动对收入差距的具体影响存在观点分歧;通过分析城乡劳动力流动影响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发现:城乡劳动力流动是扩大还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关键取决于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水平的高低,如果他们的工资水平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太低,则城乡劳动力流动不仅不会带来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反而会导致差距扩大。这一结论得到了基于山东省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和计量检验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蔡武 《上海经济》2018,(4):56-70
文章首先通过选取合适的测度指标分析并比较了历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情况,发现两者呈现相伴扩大的趋势;然后采用JJ协整检验和VECM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期和短期影响,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目前确实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这种作用在逐步减弱;最后通过劳动力就业对城、乡居民各自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度的测算和比较等做进一步分析,发现目前城乡两地区存在的现实情况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创造了条件,因此农村劳动力流动在长远内仍然可以有效发挥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并联系实际情况对结论进行了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8.
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应的强弱受其累进性和平均税率的影响。本文采用不同收入数据分析了税制设计和居民收入水平对个人所得税累进性、平均税率及其收入分配效应的影响。不管居民收入分布状态是否均匀,我国个人所得税在2011年和2018年改革前后都能发挥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虽然改革弱化了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效应,但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会逐渐加强。  相似文献   

9.
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在理论与实证层面均存在很大分歧。本文以金融发展为焦点,对国内外关于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文献进行梳理,并作出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0.
基础设施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基于劳动力转移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察了基础设施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探讨了基础设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和机制。基准分析发现,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均可以带来显著的收入分配改善效果,即具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基础设施可以同时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是一种帕累托改进,且对农村居民收入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因而总体上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还对基础设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做了进一步分析,发现基础设施能够有效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从而提高农业部门边际劳动生产率和农村居民收入,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1.
在财政联邦制下,收入分配职能一般归中央政府。然而,随着财政联邦主义理论的发展和一些国家福利改革的实践,出现了收入分配职能的微观化趋势。收入分配职能不能简单地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分配,收入分配的结构多元化需要良好组合多级政府的决策,构建和谐社会也需要对收入分配职能进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2.
以劳动力流动率为切入点,选用30个省会城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测度中国大城市“工资溢价”现状,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劳动力流动与工资溢价之间的空间效应。基于现有数据研究发现,近十年间中国大城市“工资溢价”现象依然存在;劳动力流动率对大城市工资溢价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劳动力流动拉大了大城市工资溢价,尤其是人口超过5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劳动力流动提高对工资溢价促进作用显著,人口在100-500万之间的大城市劳动力流动对工资溢价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刘会洪  谭冰 《改革与战略》2012,28(7):57-59,107
近年来全国房价快速上涨,各地房价出现你追我赶现象。但过去几年,长沙房地产市场却较为平稳,房价水平和上涨幅度与其他同等城市相比,均处于低位,呈现出明显的价格洼地特征。价格洼地的形成与长沙大量土地及住房的非市场化供给有很大关系,并在不同市场主体间产生了财富转移及收入分配效应。  相似文献   

14.
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主要以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依托,产业结构调整演变从国际经验可知,是以主导产业和基础产业依次更替为标志的。新疆作为资源优势地区,其产业结构的变迁总体符合客观规律。但又有着自身特定演化路径。新疆产业结构的调整关系着整个地区的经济运行质量。文中试图运用VAR模型对1978年-2010年的相关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进而阐释新疆劳动力转移、收入分配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动态演化关系。为新疆的跨越式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解释。  相似文献   

15.
上海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正在扩大,并且已经对于促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和制约。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劳动者报酬和居民收入占比偏低。按照国际经验和目前劳动力工资的实际情况,上海通过调整最低工资改善收入分配关系,甚至试图借此缩小收入差距问题。但是实证分析表明,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不能起到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也无法使基尼系数出现下降的拐点;而只有通过调整高收入户收入增长过快以及收入增长过程中的分配不公问题,基尼系数会出现下降的拐点。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尽管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缓解劳资关系,但是一味提高则可对于劳动者就业等产生负面影响。从长期来看,上海收入分配要解决的问题和重点是分配不公,而不是急于缩小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6.
17.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一方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另一方面又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但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所涉及的流动费用与流动成本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会造成劳动力流动自然性与人为性损耗,并制约城乡经济发展,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基于城乡居民的资源禀赋和生产函数的差别,本文通过构建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扩张性的财政投入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一般影响。研究认为,不断加强的财政刺激在提高城市经济增长,增加城市居民收入的同时,也扩大着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作者利用1980~2008年的有关数据,建立计量经济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上述结论。为了改善扩张性财政投入产生的不尽如人意的收入分配效应,据此,提出相关的政策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了中国财政分权早期阶段的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分权和跨省劳动力流动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认为,财政分权对于劳动力市场的整合有两种对立的效应: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劳动力向该地区流动的效应,以及当地公共品拥挤效应所带来的对劳动力流入的限制.本文实证结果证明,在较低级别的政府层次,拥挤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Pfluger(2004)模型中加入房屋部门并构建了2×3×2空间均衡模型,同时考察了非技能劳动力的异质性移民行为,以此来研究城市高房价和户籍制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除了可以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以及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之外,提高城乡市场开放度也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当城乡市场开放度比较低时,城市高房价促进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当城乡市场开放度比较高时,城市高房价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在城乡市场开放度比较低时,户籍制度抑制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当城乡市场开放度高于某个“临界值”时,户籍制度促进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此时废除户籍制度才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市高房价与户籍制度具有“门槛效应”,从而导致中国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扩大悖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