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少安  谢冬水 《南方经济》2022,41(6):40-63+76
文章从中心城市增长极作用差异的视角,探讨了我国南北方经济差距扩大的成因和作用机制。理论研究发现,在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南方中心城市的创新能力及其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强,北方中心城市的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则相对较弱,这种南北中心城市极化作用差异是导致南北经济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而南北中心城市极化作用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受到城市形成机制的影响,南方地区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主导形成城市,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构成了一个经济有机体;北方地区的城市则更多依靠行政机制向周围吸取资源,形成了一个资源向中心城市单向流动的资源堆。这种不同的城市形成机制塑造了南北中心城市的功能差异,最终导致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基于2008-2018年城市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表明,南北中心城市存在显著的极化作用差异,而这种极化作用差异对南北经济差距具有显著影响,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和创新能力越强的地区经济增长率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形成机制是影响南北中心城市功能差异和南北经济差距的重要机制,越是依靠市场机制形成和扩大中心城市的地区,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和创新能力越强,从而越有利于促进地区整体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利用空间计量分析中的标准差椭圆模型,以2011年贵州省88个县(市辖区、县级市)的GDP密度为基础,对贵州省各县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经济密度较低的地区所占的比重大,区域经济差异十分明显,西北部经济密度明显高于东南部;在总体格局上,极化效应明显,形成以省会贵阳市为中心、辐射外围县域的经济格局.  相似文献   

4.
江苏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没有苏北的小康,就没有江苏的小康没有苏北的现代化,就没有江苏的现代化一、不可低估的差距1.经济规模及其增长速度差距拉大,呈现较大的反差。以1984年提出加快发展苏北的方针为基点,观察10年的发展变化,苏南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25.7%的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5.
数字技术是区域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重要推动力量,深入探索数字技术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对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我国区域创新效率水平和数字技术差距视角,探索数字技术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创新效率水平跨越门槛值,数字技术发展显著缩小各省份经济差距;数字技术空间溢出效应表明,在创新效率高的区域内,数字技术发挥的空间溢出效应能缩小数字基础设施水平相近和地理相邻的各省份经济差距;在创新效率低的区域内,数字技术空间溢出扩大了各省份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6.
如今气候问题日益严重,加上气候政策具有强外部性的特点,为了解决搭便车的问题,低碳经济的发展就要寻求国际合作。本文从博弈的角度分析了低碳经济的国际合作问题,构建了碳排放量分配博弈模型,期望通过清晰的产权界定,实现资源和产权的合理分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该联合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推进低碳经济的国际合作,在国际合作中寻找本国的机遇,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各区域间的经济差距问题日益严重.形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区域间所有制结构的差异.解决区域间经济差距的具体办法是: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鼓励非国有经济发展;大力推动市场化进程;改变阻碍经济发展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8.
2006年12月26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与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与开放战略再探索”理论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小礼堂隆重召开,来自上海市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的80余位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在对外开放新阶段如何提升中国开放战略、优化开放政策等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讨。为反映本次研讨会的精彩内容,本刊特将与会专家的发言要点整理并予以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瞿婧 《湖北经济管理》2008,(14):147-149
纵横交错的国际关系的核心和基础,是国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的相互依赖演变成了经济全球化这个大潮流。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它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经济机遇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也促使了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地区间经济差距发散。一般而言,国际经济包括商品流通、服务贸易和资金流动。前两者可归纳为国际贸易范畴,而后者则属于国际投资领域。鉴于我国这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的实证结果——地区间经济差距日益扩大。文章便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这两个角度出发.来讨论和分析它们与我国地区间经济差距发散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根源,一直备受学界关注。其中,市场化发育的区域差异是解释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线索。然而,市场发育区域差异的生成根源却未能得到恰当的处理与阐释。文章试图从作物性质的政治经济学维度,构建政府管制-作物性质-逃避策略的逻辑框架,探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背后市场发育的决定机理。文章认为,如果将市场化进程视为政府管制放松的过程,那么管制放松就可以区分为主动管制放松与被动管制放松。由可实施逃避策略所决定的被动管制放松及其所触发的市场化进程往往具有不可逆性。由此,逃避策略选择的区域差异性,将导致区域市场化发育程度的不同进而带来经济增长的差异。基于全国1997-2016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由无政府主义的作物种植所表达的管制逃避策略,能够显著促进市场化的发育程度;作物种植差异及其所蕴含的种植文化特性,共同决定了南北市场化差异;源于2013年全面开展的农地确权,进一步强化南强北弱的管制逃避,导致南北经济差异不断扩大。本研究有助于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提供新的洞见,从而为缓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并推进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对中国区域差距与区域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中国区域差距与区域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讨论●周民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近年来,区域经济问题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不少研究者都在认识区域现状,分析区域差距,提出区域政策,描绘区域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所有这...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空间面板统计模型,选取20032012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经济数据,从空间和时间两维度动态研究浙江省各地区经济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经济"高-高"聚集的区县较少,主要集中东部地区,并向沿海地区辐射。"低-高"和"高-低"聚集的较多,集中在中部地区。"低-低"聚集的区县较多,主要集中在浙南、浙西地区,呈现经济差异小、水平相对较低特征。建立随机效应空间误差模型,得到人口负担率增长1%,人均GDP相应增加0.021元;人均外贸额每增加1元,人均GDP相应增加1.34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使用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随机前沿模型,对云南省和全国1978—2009年的经济增长源泉进行分解。经过研究得出结论:云南省和全国生产技术水平都处于生产前沿的下方;全国物质资本投入产出弹性要大于云南省,劳动力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产出弹性要小于云南省;云南省和全国技术效率水平都呈现出略微下降趋势,但是云南省技术效率水平略微低于全国技术效率水平。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重要的旅游区之一,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经济发达,但各市之间发展不平衡。文章选取6项核心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分类,接着对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促进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6.
县域经济增长集聚与差异:空间计量经济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运用中国2000年县域截面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基于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假设检验,首次对2000年中国2030个县域的增长集聚与差异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中国2030个县域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性,县域经济增长不仅与人力资本、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且还与相邻县域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依赖性;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可以部分解释中国县域经济增长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7.
李清华 《特区经济》2008,(3):189-190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河南省各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却在逐步拉大。一方面,郑州、焦作等依托省会城市或者资源优势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另一方面,信阳、驻马店等革命老区或者传统平原农业区经济增速缓慢。日益扩大的地区经济差距显然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及长期经济增长的质量,对整个河南经济发展的的可持续性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对河南省地区差距的度量研究显得尤为必要,但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往往停留在简单的数据列举上,缺乏全面性和深入的定量分析。笔者试图以近几年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年鉴数据为基础,对河南省的地区差距作出较为全面的测度。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各省市2009年的数据为基础,使用非期望输出的FDEA模型计算能源效率,并与传统的单要素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相对于单要素能源效率,FDEA模型下的能效指标能够综合考虑各投入要素以及非期望输出和期望输出对能效的影响,更好的反映出区域能源效率状况。  相似文献   

19.
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与经济理论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动力机制主要有两个;一是企业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二是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法则,本文要表明的是,只要试图建立一个以均衡为基本特征的经济理论体系,就不可避免地要在这两种资源配置的动力机制中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从而导致理论的局限性,产生这一理论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生产过程进行数学抽象时引起的边际分析方法与平均分析方法之间的不兼容性。  相似文献   

20.
东西部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和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的空间差异是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在微观上的一种体现,因此,对于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的研究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本文分析了我国县域经济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县域经济空间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以及经济非均衡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深远影响。提出了协调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