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略论“比较利益陷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小蒂  李晓钟 《商业研究》2001,(12):107-108
传统的贸易格局会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落入“比较利益陷阱”,利用、挖掘和创造本国的潜在的比较优势,并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是发展中国家跳出“比较利益陷阱”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1对保护性贸易政策的理论解释1.1国家间贸易得益分配不均,是产生保护贸易的主要渊源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和自由贸易下南北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得人们不得不反思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战略的有效性。并用扩展后的李嘉图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现象和南北收入差距的扩大做模型化分析,  相似文献   

3.
比较优势的动态性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的维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就要坚持比较优势的动态性 ,而比较优势的动态性实质上体现为要素优势的动态性 ,正是由于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要素收益的不对等性和要素需求的不平衡性才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出口不稳定、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利益丧失。所以 ,发展中国家要从根本上维护其贸易利益 ,必须注重“动态要素富裕”的培养 ,既要注重充分利用本国的现实要素优势 ,获取贸易利益 ,又要注重进行新要素的培育和要素转换 ,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以维护和扩大贸易利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要素配置扭曲下的贸易分工福利模型,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不同贸易分工格局下内部要素配置扭曲对经济福利的影响。研究揭示: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或"中等收入陷阱"现象无关,其背后隐藏着发展中国家产品质量创新失效的事实;在产品同质竞争条件下,贸易条件恶化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福利改进;在产品比较优势分工中,发展中国家提升对外经济自由度的开放,将使其经济福利改进,并产生对国外资本流入的依赖;"中等收入陷阱"现象根源不是比较优势陷阱也不是贸易分配不公的"马太效应",而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经济自由度政策选择落入内部要素配置扭曲陷阱的结果,渐进式提升对外经济自由度应是发展中国家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现象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5.
贸易条件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虽然我国对外贸易量持续增长,但贸易条件却迅速恶化,有跌入"比较优势陷阱"的危险。本文通过FDI对我国贸易条件作用机制模型的分析,认为FDI流向的产业特点以及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和地位等诸多因素共同导致了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进而证明我国制定外商投资产业导向政策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贸易条件恶化理论是研究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经济地位不断恶化的理论。将此理论移用于探究目前以提供各种初级产品为主的第一产业的经济状况不断恶化的情况,并借用贸易条件恶化的衡量指标对当前第一产业的贸易条件进行实证的计量。  相似文献   

7.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相继采用比较优势战略,获得了比较利益,但却出现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的局面,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其问题的关键在于,随着大量新贸易现象的不断涌现,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出现不适应性。必须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进行重新认识。因此,从理论上对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进行了详尽的比较研究,其结论:竞争优势比比较优势更适合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具有更强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8.
贸易条件、技术进步与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谢飞 《财贸研究》2003,14(6):1-6
本文在Cypher&Dietz(1998)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存在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时,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经济增长效应。我们分析的结论是,在出口部门存在很强的技术进步效应时,贸易条件恶化不会引发“贫困化增长”,Cypher&Dietz(1998)的结论只是在不存在技术进步效应或该效应很小时才成立。由初期比较优势决定的自由贸易模式即使最终会引发“贫困化增长”,但存在一个时间过程,在此之前贸易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最适合的发展战略应为“动态比较优势战略”。  相似文献   

9.
一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其比较优势和贸易流向,也影响着该国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的地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固然可以获得利益,但是并不能自然而然地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在加入WTO后,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有的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进一步开展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分工和贸易;另一方面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国际分工阶梯,积累资本、人力和技术要素,改变比较优势的方向,从而避免贸易条件的恶化,实现经济的赶超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3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经济。中国发挥比较优势战略的重要手段就是鼓励加工贸易发展,而加工贸易发展则引起巨额经常项目差额,通过影响世界相对供需及汇率来作用于贸易条件,带来了贫困化增长威胁。对于加工贸易发展导致贫困化增长的中间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只要实行劳动密集型比较优势战略就必然会引起一定条件下贸易条件的恶化。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从理论上解释了加工贸易贫困化增长的黑箱,同时得到实证检验支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首先界定了拟研究概念的内涵及计算公式,并介绍了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论,利用1995-2005年的数据对我国三类贸易条件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期间各类贸易条件变化的基本原因,论证了自1995年以来,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动幅度远远小于收入贸易条件和单要素贸易条件的事实,提出对贸易条件问题的分析不能以偏概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49个发展中国家1991-2011年的平行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贸易条件变动的通货膨胀效应,并进一步利用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下该效应传递的门槛特征。结果表明:贸易条件恶化会推高通货膨胀,贸易条件改善则有利于降低通货膨胀。并且,当对外开放程度和外汇储备规模超过门槛水平、汇率波动幅度低于门槛水平时,上述贸易条件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3.
凤翔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4):107-108
对外贸易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显得愈加重要。战后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对外贸易发展速度加快,对外贸易量扩大,另一方面贸易条件时常恶化,这两种情况往往并存。但是只要对外贸易恶化程度小于因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所带来的更多利益,那么这种国际贸易对于发展中国家仍然是有利的,这正是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发展的动力所在。而且战后发展中国家一直在努力改善贸易条件,争取分享更多利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贸易恶化论对中国贸易条件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提升我国贸易条件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摆脱重商主义--反思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经济迄今的高速增长得益于积极的引进外资和扩大出口。这是技术力量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其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但是,由于中国过分优惠外资,导致国内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出口主导型增长模式正引起贸易条件恶化和贸易摩擦。中国要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发展民间企业和扩大内需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普雷维什提出的贸易条件概念和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结论在经济学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本文利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数据对西方经济理论中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产业结构对贸易条件却有明显的影响。根据实证结果本文从产业结构角度对我国今后的政策导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珑 《中国市场》2013,(42):116-117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之一。但引进外资已成为目前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途径,正确处理外资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在制定投资、贸易政策和发展战略时不可回避的问题,对我国来说亦不例外。本文以加工贸易为例,通过对其进出口贸易条件变化的分析,以及比较优势变化的研究,分析外资流入对中国加工贸易贸易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1980-2006年的数据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动情况进行了协整分析,研究表明:产业结构优化能够改善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合理流入会使之进一步恶化,汇率变动能够改善初级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却使工业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恶化。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收的FDI快速增长,而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却不断恶化。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来自港澳台、美国、日本、欧盟的FDI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来自港澳台、日本的FDI均导致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来自美国的FDI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有改善作用,但不明显,来自欧盟的FDI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有恶化作用,但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产生于18世纪中叶的相对比较利益理论从技术差异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收益的分配.该理论认为在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该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双方都能获利.其原理可概括为: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理论和实践同时证明基于相对比较优势的自由贸易确实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比封闭经济下更多的福利.然而与之相伴的另一结果: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日益恶化,进而贸易得利的日趋减少,却使得我们不得不对相对比较优势重新进行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