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随着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设立,地方政府创新逐渐成为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的热门研究内容,研究成果丰硕。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文章对近二十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归纳,试图准确把握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的热点及其未来趋势。在对我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地方政府创新动因、扩散及可持续性等热点主题予以总结,进而发现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存在研究深度不够、理论体系缺乏等薄弱之处,并对地方政府创新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2013—2021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因数据不全,本研究不含港澳台地区)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数据,利用变系数生产函数测度了中国文化产业TFP,并运用描述性分析、Dagum基尼系数、变异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中国文化产业TFP的现状、地区差异和收敛特征。研究发现:样本观测期内,中国文化产业TFP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且表现出“由东部向西部渐次降低”的特征。中国文化产业TFP的地区差异逐年增大,并且区域间差异是中国文化产业TFP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中国文化产业TFP不存在σ收敛特征,但存在绝对β收敛特征和条件β收敛特征。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大力提升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以强带弱抱团发展战略等建议,以期为缩小中国文化产业TFP地区差异及加快推进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CNK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功能对我国农地调整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农地调整领域发文量总体呈明显上升态势,在关键节点呈现阶段性;核心作者群没有形成,作者和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不够紧密,合作关系单一;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农地制度的改革与变迁、农地产权改革和农地调整三大主题;农地确权、乡村振兴、地权稳定性、农户收入和中国共产党等相关内容研究前沿。未来有必要加强政府、学者、科研机构多元协作网络,把握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结合实地调查与理论研究,探讨基于我国国情和时代背景下的制度创新和改革方向,为党和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农地调整资政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的方法,考察城镇化对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与影响程度。通过对1992-2012年中国时序数据测算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采用含交互项影响的计量方程对其进行经验估算,结果显示城镇化有助于中国农业技术进步,并且通过技术进步效应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用经Fare等(1994)改造后的DEA框架核算了1997—2005年中国农业部门的TFP,并检验了农村教育对农业TFP增长的影响。研究主要发现:小学教育对农业TFP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主要是由于其不利于技术效率的改进,但其对技术进步的贡献却是积极的;初中教育对农业TFP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主要是由于其提高了技术效率,但其却阻碍了技术进步;高中及以上教育对农业TFP增长并不具有显著的影响;总体而言,农村教育实际上未能有效提升农业TFP,不适宜的制度环境则可能是主要的约束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理论、实践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我国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本文简要回顾了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研究进展,归纳了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内容以及主要观点,对我国生态补偿政策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从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角度,提出新时期需要深入研究的关键领域以及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宅基地有偿使用是我国新一轮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探索内容之一。宅基地有偿使用是促进宅基地集约、高效利用的重要推手,也是显化宅基地财产属性的重要途径。有关宅基地有偿使用的综述研究,已有学者利用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进行分析,但是在文献的时效性、研究热点的可视化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方法 文章通过CiteSpace5.6.R5软件对1992—2020年中国知网上“宅基地有偿使用”的发文量、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进行可视化信息分析,并结合具体文献,对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研究提出了研究述评与展望。结果 (1)从发文量看,宅基地有偿使用的研究可分为萌芽发展、缓慢发展和快速发展3个阶段。(2)从研究热点看,对宅基地有偿使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宅基地有偿使用费”“一户多宅”“超占多占”和“三权分置”等关键词。(3)从演进趋势看,宅基地制度改革与制度设计、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宅基地管理以及三权分置将成为宅基地有偿使用的研究重点。结论 总体展望看,明确宅基地有偿使用的适用情形,研究宅基地有偿使用收费标准和有偿使用资金管理办法,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与宅基地资格权认定、宅基地登记确权及有偿退出的衔接机制是未来宅基地有偿使用研究中须着重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选取2000—2023年中国知网收录的有关“林业碳汇”的CSSCI、核心及CSCD期刊,对发文量、发文机构、文献作者群体和关键词进行知识图谱分析,探究21世纪中国林业碳汇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结果显示:在时间分布上,林业碳汇研究的演进经历了探索期(2000—2007年)、成长期(2008—2013年)、瓶颈期(2014—2020年)以及发展期(2021—2023年);在空间分布上,研究机构以农林类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在学者群体分布上,群体多但分布散,跨部门合作关系不突出,呈现“少聚集”现象;在主题分布上,我国林业碳汇领域的研究主要从“林业碳汇”“森林碳汇”“气候变化”“碳汇”“碳中和”“中国”等方面展开,研究较为丰富。因此,本文建议有关部门强化制度保障,做好顶层设计;完善计量方法,落实监测体系;加强交流协作,普及林业碳汇;创新林业碳汇金融,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相似文献   

10.
国际荸荠贸易是以中国为商品供给国、美国为主要消费国、惠及世界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加工食品贸易。本文依据1988--2007年贸易数据对荸荠贸易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综合分析贸易环境、市场结构、竞争格局、贸易效益对贸易发展和现状的影响,基于ESCP范式建立了国际荸荠贸易产业组织模式,并提出跨国投资并购合资经营荸荠商品国际品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2007年我国《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合作社增长迅猛,但大多发展不规范,未能很好地实现《合作社法》出台的初衷,相关法律和支持政策有待进一步调整。为了完善现有合作社政策与法规,总结国内现有合作社研究精华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文章梳理了2000—2022年CSSCI来源期刊上的合作社相关文献,以影响力较大的代表性文章为评述对象,并以2007年《合作社法》出台和2017年《合作社法》修订为时间节点将以上文献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析。分析发现:既有研究解释了合作社迅猛增长以及大量合作社名不副实的成因,讨论了合作社产生发展的适宜条件,对既有支持政策进行了系统反思。但既有研究存在两大不足:一是既有研究大多未能基于合作社的本质规定阐释合作社的功能、作用机制与适宜发展条件,以至所得结论不够严谨甚至是错误的;二是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普遍脱节,大部分实证研究不顾现实中合作社普遍名不副实现象,将名义合作社与真正的合作社混为一谈,未能实证检验真正的合作社产生发展所需的适宜条件问题。最后,文章认为,合作社的性质与政策支持的边界、适宜的合作社政策支持方式以及合作社发展的国际经验等问题还亟需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参数方法将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使用1984-2002年农业分省份投入产出数据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进行了测算及分解,在此基础上利用农业分省份公共投资的面板数据,对农业生产率与公共投资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发现农业科研投资与水利灌溉投资能够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教育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张勇 《南方农村》2014,(12):36-42
在省际面板数据基础上,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分析1994-2011年期间中国国有农场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的变动情况,发现2011年相比于1994年中国国有农场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改善4.3%,技术进步平均贡献10.7%,而技术效率平均拖累5.8%;1994-2011年不同时段的全要素生产率改善来源于技术效率变动和技术变动的交替贡献;全国29个省(市)中有26个省(市)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改善,但仅北京、黑龙江、浙江和广西4个省(市)国有农场的技术效率得到改善;国有农场全要素生产率改善最多的区域是南部地区,改善6.9%,最少的是中部地区,改善2.2%。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CiteSpace和文献计量方法,对2010—2020年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资源环境经济研究相关核心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我国资源环境经济研究2010—2020年发文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呈现阶段性变化;研究人员较为分散,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常见研究团队通常是由同一机构的作者组成;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地区,存在地区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循环经济”是突现强度最大的关键词,“耦合协调”“绿色发展”“共享经济”是突现时间较晚的关键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诅咒”是高频次和高中心性的关键词,研究发展呈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且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未来我国资源环境经济研究需重点关注的问题:(1)加强跨学科研究;(2)加强地区、学者、机构的交流;(3)加强重点关键领域的研究;(4)将研究与国家政策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我国1978-2006年的数据,运用协整分析以及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技术研究了城镇居民收入、财政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城镇居民收入对农民收入有短暂且较弱的"切蛋糕"效应,但更主要的是其长期持续增长的"做蛋糕"效应,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总体上可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财政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效应在短期内比较弱,而长期内可以推动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自身对农民收入增长有巨大影响,这意味着当农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便可能产生一种自我增进机制;反之,如果农民处于贫困状态,或受到冲击(如灾害、疾病)使农民的收入大幅减少而转入贫困,这就可能使农民陷入贫困"魔比斯环"*.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从复垦对象、刊载期刊及研究机构这三个方面揭示中国土地复垦的特点。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分类与统计研究方法。研究结果:(1)矿业损毁土地是中国土地复垦研究的主体,其中受关注最多的是煤矿,其次是金属矿;(2)土地复垦文献在各期刊的分布呈现广泛而分散的特点,矿业、农业、土地相关类型期刊分布较多;(3)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土地复垦研究的主力,管理部门和工矿企业是重要组成部分;(4)复垦研究机构涉及行业广,但平均文献量偏少,复垦研究缺乏持续性。研究结论:土地复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性,决定了中国土地复垦发展需要多部门、多行业和多学科人才共同推进,为中国土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产业的增长应归功于要素投入还是全要素驱动值得思考。文章基于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规模报酬不变的产业特征明显,其再增长主要依靠全要素生产率(TFP);成熟的农业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出弹性较大,对农业发展起主导作用,而土地流转制度影响力还较小;要素边际效率递减凸显,灌溉、化肥、机械化与农业增长正相关,而农业劳动力、资金及土地与农业增长成负相关。基于此,提出农业增长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考察土地出让市场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SBM-DEA模型,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GMM)。研究结果:(1)无论是系统GMM还是差分GMM,土地出让市场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系数均显著为正,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影响系数也均显著为正,但后者的作用程度要明显大于前者;(2)土地出让市场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交互项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系数为负,土地出让市场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交互项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系数为正,且均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结论:土地出让市场化总体上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从作用机制来看,土地出让市场化导致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反向发展,抑制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时,也促进了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正向发展,进而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提升作用。鉴于此,提出:(1)地方政府应继续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城市土地制度改革;(2)政府应适时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更加重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基于近十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选题指南和立项项目,剖析土地科学领域研究方向、立项格局、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1)近十年土地科学领域选题有463项,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选题总量的2.16%,其研究方向可划分为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经济市场、产权权益、调查评价、空间规划和修复保护7个方向。(2)近十年土地科学领域立项项目有1 350项,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总数的2.66%,选题平均立项数目(2.92)高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平均水平(2.38);立项学科侧重应用经济(34.75%)、管理学(17.92%)、法学(13.44%)和理论经济(11.87%);研究方向侧重制度政策(22.59%)和经济市场类(22.67%),研究热点聚焦在土地法制、三权分置、土地流转、自然资源、国土空间等。(3)展望未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土地科学领域将持续秉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解决现实难题的要求,更加关注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和立足国际前沿参与全球治理等相关研究。研究结论:近十年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土地科学研究领域的...  相似文献   

20.
以2015-2017年国内医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对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医药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高管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也呈正相关关系。此外,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水平和企业绩效的正相关性更显著。医药上市公司应有效运用薪酬激励制度,促进企业长远稳健发展,实现企业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