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磊  马强 《辽宁经济》2023,(5):51-54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更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目标。新时代新征程,共同富裕的实现不仅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撑,更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这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先富和后富的关系,更要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财富的绿色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向往,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
赵磊  贾冰 《辽宁经济》2023,(1):78-81
共同富裕不仅是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设想的最终目标,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发展性,主要表现为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的与时俱进。立足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研究为出发点,探索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关系治国安邦的重大课题。共同富裕的推进与社会保障的发展息息相关。社会保障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发挥了“民生保障安全网”“经济运行减震器”“收入分配调节器”的重要功能。现行保障机制中的部分项目具有局限性与滞后性,面临着权益保障不平等、难以适应信息时代新趋势、收入再分配负效应等问题。要统筹规划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精准把握和安排不同层次机制的功能定位,构建社会保障防困返贫机制,促进共同富裕视域下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基在于高质量发展,而发展质量的提升以发展理念的革新为认识论前提。步入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以新发展理念贯穿共同富裕制度设计既能够为厚植共同富裕物质基础提供强劲动力、为系统推进共同富裕确立平衡杠杆,又将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永续条件、开辟经济空间、明晰价值旨归。以新发展理念贯穿共同富裕制度设计是中国共产党遵循科学社会主义核心要旨、勇担自身历史使命的主动作为,也是凸显人民主体地位、构筑多维制度体系的现实需要。在此过程中,应当建构涵盖物质财富创造、重大关系处理、美丽底色描绘、经济空间拓展、社会财富分配等诸多方面的共同富裕制度体系,并以科学制度服务中国特色共同富裕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5.
张莉 《改革与战略》2012,28(12):12-16
马克思财富观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基础之上,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物本财富观”的根本性反思.马克思通过对财富问题的论述,重新揭示了财富的源泉、本质、衡量尺度及其现实意义.文章旨在以马克思原著中丰富的财富思想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语境中把握其财富观念,解读财富的人性基础,分析财富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既可以为树立科学的财富观念提供理论指导,又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马克思财富观对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社会和谐进步所具有的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岑朝阳 《老区建设》2022,(15):30-37
新时代,共同富裕与数字化发展同向同行、共生互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场域内,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为数字化发展开辟了新的时代境域,数字化发展则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实践理路,二者互相弥合,辩证统一。一方面,共同富裕与数字化发展相衔接,在数字经济的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层面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导向与价值导向。另一方面,共同富裕与数字化发展相融合,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社会谋划崭新发展场域。具体而言,数字化发展通过激活经济发展数据要素、变革政府基层治理方式、助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创新生态保护体制机制,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开辟了新的现实境域与未来道路。总体而言,共同富裕与数字化发展衔接与融合的总体过程,以新发展理念为理论依托、以新发展格局为实践支撑,重构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7.
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和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的历史背景下,探讨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认为共同富裕实现并不是完全由技术、经济决定的,存在一定的制度建构性,必须考虑制度的作用,核心是处理好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具体来看,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初次分配环节的普惠性,建立健全数字经济时代再分配调节机制和三次分配实现机制等,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共同富裕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发展过程中探索出来的重大理论成果,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共同富裕理论能够为落后国家摆脱贫困、加速发展提供新思路,为缩小全球的贫富差距作出贡献,为构建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价值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增强动力。推进共同富裕理论的国际传播,需要夯实传播的理论基础,需要凝练共同价值,需要完善话语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9.
平晓敏 《理论观察》2023,(3):99-102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治理、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等都具有重要时代意义。但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培育动机尚不充足、培育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育方式较为单一以及培育保障不够健全的现实问题,应从广泛宣传引导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系统性设置培育内容、以多样化形式开展培育和持续性加强培育保障来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与“育”有效结合的新培育型态,助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0.
简是《财富》全球论坛配偶团——一个由100多位全球500强企业总裁夫人组成的特殊旅游团——的一员,不过,简从不觉得自己是总裁夫人就高人一等,“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所以我喜欢去老百姓常去的市场。”  相似文献   

11.
《浙江经济》2023,(7):52-53
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近年来,海盐将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作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抓手,全方位、多举措推动县域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发展阶段下,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是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具,也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可依赖路径。通过构建符合新发展阶段的绿色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和共同富裕指标体系,收集2015—202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绿色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呈现区域异质性,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浙江省巧抓一系列发展机遇,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发展前列,同时也在通往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不断探索实践,积累了一系列可借鉴可推广的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经验。本文着眼于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历程,总结分析了浙江省在多年实践过程中在差异化发展方案、工作体系、政策体系等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同时也探讨了结构性就业问题、城乡收入差距等方面的困境与挑战,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晓慧  张晶 《新财经》2008,(2):47-49
如何支配自己拥有的财富,没有高尚低俗之分。依托虚拟资产创造出巨额财富的网络新贵们,拥有的又是怎样的财富心态  相似文献   

15.
<正>对标对表粤、苏、鲁“发展水平”与“共享程度”发现,浙江共同富裕的长板态势稳中有升,短板差距缩小显质。浙江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离不开杭州、宁波等龙头地区的稳健发展,更离不开丽水、衢州等滞后山区的发力发展,要全面强化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蹄疾步稳持续走好“做大做优蛋糕”“切好分好蛋糕”关键两步  相似文献   

16.
康亮 《珠江经济》2003,(8):75-77
也许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内敛”哲学的影响.也许是近一年来众多财富人物匏纷纷“陨落”.对于财富.大多是避而不谈.或以低调处之。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既如此.我们又有何不可大胆直面.况且又有一说,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却是万万不能的——这是买话.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创新发展激发精准扶贫活力、协调发展推进精准扶贫资源的平衡发力、绿色发展建筑精准扶贫的生态屏障、开放发展拓展精准扶贫的国际交流空间、共享发展推进精准扶贫的成果释放等方面论述了精准扶贫与新发展理念的契合性,并提出了新发展理念视域下的精准扶贫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8.
<正>围绕人民群众有迫切需求的优质资源来扩大规模,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和健康的市场业态,培育更多社会化运作的市场主体2021年,新昌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总数约11.49万人,占总人口的26.7%。其中70周岁以上老年人5.09万人,占总人口的11.8%;0-3岁婴幼儿8600余人,生育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在本地家庭养老托育难等痛点问题日益凸显的大背景下,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进程中,如何加快“一老一小”服务提质,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统筹推进。  相似文献   

19.
五百年前莫尔的《乌托邦》是社会主义的源头。乌托邦人对待财富的态度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按需分配和追求符合自然的生活。分析乌托邦人财富观成因,对当今中国是有重要意义的:要构建健康的财富观,首先,要发展国民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其次,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最后,要注意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从改变我国贫困落后的面貌出发,在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了实现小康和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接连经历了小康—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过程,为实质性推进和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