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我国政府在统筹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新时期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全球高质量绿色复苏注入新的活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倒逼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刚性约束,在重塑现存产业、行业、区域发展格局的同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对商业银行服务模式和服务对象也将产生深刻影响.绿色金...  相似文献   

2.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做出了一系列安排和部署,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1+N”政策体系加快建立。本文分析了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面临的问题挑战和可能的实现路径,探索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从体制机制、重点区域、重点客户、产品创新、自身经营等方面,提出了商业银行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3.
4.
随着30· 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国内外碳市场相关体系和机制建设呈现加速发展趋势.以30·60双碳目标为背景,结合国内外绿色低碳经济布局和双碳市场发展现状,围绕青海省省情和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金融支持青海省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路径和服务模式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基层碳审计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政府碳审计工作的几点建议,即全面梳理现有法律法规,建立科学碳审计评价体系,加强碳会计核算和碳信息披露,加强碳审计人才培养和科学调度,全面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准确客观评价被审计单位碳工作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农业农村活动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固碳增汇的重要途径,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排放总量、行业分布、排放源、排放强度、区域分布等方面,对我国农业农村碳排放的基本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的重点领域和主要路径.涉农金融机构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要将农业农村减污降碳...  相似文献   

7.
2020年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1年以碳达峰、碳中和为核心的“双碳”愿景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农业农村既是低碳减排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潜力所在,对于减排固碳具有特殊意义。金融服务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责任重大、作用突出,应发挥专业优势,重点围绕高效节水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清洁能源等农业农村绿色发展重点领域,出台专门政策措施,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助力农业农村低碳转型。同时,为更好支持金融服务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也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给予特殊政策安排。  相似文献   

8.
回顾"十三五",商业银行作为绿色金融主要资金提供方,为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进入"十四五",浙江省银行业紧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面推进绿色金融服务升级转型,进行了一系列有效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9.
企业集团尤其是央企集团在推动我国清洁低碳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财务公司作为企业集团的内部成员单位,在服务企业集团"碳达峰、碳中和"重点工作中责无旁贷,意义重大.财务公司结合企业集团行业特点,在为企业集团做好"碳达峰、碳中和"金融服务工作中,可主要做好融资服务保障、强化风险防控、积极争取政策、善用科技赋能、提高绿色含量等重点任务.为确保重点任务顺利开展,财务公司需做好加强组织机制、密切协调沟通、注重人才培养等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宋一程 《海南金融》2021,(12):59-67
2020年,我国正式确立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标志着经济结构、产业政策和能源战略的重大转型.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作为国际通用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衡量标准和可持续投资理念的主流实践,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银保监会明确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健全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将环境、社会、治理要求纳入授信全流程.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绿色金融领域的主要践行者,有必要深入研究、全面推进ESG治理体系建设,以国际领先的ESG理念为引导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水平、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优化投资决策流程.本文在归纳ESG概念内涵及其在金融领域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全面梳理我国金融监管层面ESG政策举措,介绍当前国内银行业ESG治理建设进展,并就下阶段商业银行推进ESG治理机制的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正式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发展以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产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举措。为此,在对我国现行新能源发电产业的税收政策进行重新审视的基础上,可以从构建统一、长期、有效的新能源发展税收支持政策,加大对新能源制造环节的税收优惠力度,规范新能源发电相关的税收政策等方面完善我国新能源发电产业税收政策,以促进新能源发电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文章选取甘肃省2000—2020年度相关数据分析其碳排放情况,运用STIRPAT模型分析影响甘肃省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将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纳入STIRPAT拓展模型中进行回归,探索分析金融因素对甘肃省碳排放的影响程度,并结合情景参数设置模式预测、研究甘肃省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时间拐点。研究得出:(1)在低碳情景下,甘肃省碳排放量会在2030年前实现达峰;(2)城镇化水平对碳排放量增加的影响力大于能源强度、产业结构等其他因素;(3)金融规模的扩大会使碳排放量先增后减;(4)金融效率的提高会使碳排放量下降。最后重点从平衡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关系、加大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力度、推动生态环境一体化治理、发展碳汇经济等层面提出甘肃省快速实现碳减排目标、综合发展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4.
李艳 《中国金融》2022,(3):64-66
<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也是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和服务的领域。近年来,人民银行莆田市中心支行引导辖内金融机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实践中也发现存在顶层设计不健全、配套政策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到位等问题,影响整体效果发挥,需要进一步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15.
绿色金融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金融行业是践行ESG理念的重要力量,实现ESG有效评价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中三家典型代表企业所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归纳总结出我国金融行业ESG关键指标,并基于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可比性等原则,提出金融行业ESG评价优化体系。以20家金融行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熵权TOPSIS法评价其ESG表现,明确指标体系优化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我国金融行业ESG信息披露质量良莠不齐,存在敏感事项披露程度不够、范围不广泛等问题;金融行业ESG评价指标权重最大为社会责任(0.64628),其次环境指标(0.27177),最小为公司治理指标(0.08238),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对金融行业ESG评分具有重要影响;样本企业ESG评分等级B和C占比65%,金融行业ESG表现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16.
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我国首次提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并在随后的多次重大工作会议中都提到“双碳”目标。以此为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中提出推进农村光伏等清洁能源建设,巩固光伏扶贫工程成效、在有条件的脱贫地区发展光伏产业的意见。本文从福建省浦城县光伏产业现状出发,介绍浦城县光伏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做法,思考农村光伏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17.
碳达峰、碳中和是世界各国主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行动。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第九次会议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会议同时强调,提升生态碳汇能力,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天然草原,在发展草原碳汇经济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在全面梳理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国际背景、中国愿景以及实践路径的基础上,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发展草原碳汇经济的现状、优势和路径,金融支持草原碳汇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以及金融服务如何在草原碳汇经济发展领域精准发力,以期为金融助力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碳汇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在总结近年来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基础上,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具体要求,分析我国未来绿色债券市场的供需变化、利率走势以及市场机制建设的发展方向,探索绿色债券市场在资金缺口及资产盘活需求上出现的业务机遇,从债券挂钩型设计、募集资金用途、基础资产选取、交易结构设计和多元主题五个维度提出了"碳中和"主题债券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碳达峰是中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碳达峰行动的扎实推进需要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持续贡献金融力量。本文在梳理碳达峰行动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公开数据,提出商业银行支持碳达峰行动的主要服务领域,分析商业银行服务碳达峰实践情况,进而从顶层设计、支持重点、产品创新、区域布局、风险风控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为商业银行支持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