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开展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可以揭示土地环境敏感程度的空间分异状况,反应研究区域土地问题的严重程度。本文以酒泉市肃州区为研究对象,选取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类型、道路、水域、植被覆盖度6个影响因子作为土地敏感性评价因子,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在单因子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因子权重,再利用空间叠加分析功能进行多因子综合评价,对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综合分析,按生态环境敏感度高低划分为不敏感区、轻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重度敏感区。结果表明,肃州区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空间分异明显,总体处于轻度与中度偏低水平,轻度敏感区占总面积的63.89%,中度敏感区占总面积的34.35%,不敏感区占总面积的1.34%,重度敏感区仅占总面积的0.42%,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土地生态敏感性区域提出差别性的用地管控策略,为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优度评价法的西藏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目的:构建区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西藏7个地(市)的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状况。研究方法:优度评价法,可拓理论。研究结果:西藏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的总体程度不高,所有地(市)表现出基本安全或不安全状态;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状况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一江两河"中部地区最好,藏北和藏西北地区最差,其他地区居中。研究结论:优度评价法能较好地应用于区域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3.
土地生态安全是生态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研究力度逐渐增大。文章基于DPSIR模型构建沈阳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对沈阳市2010~2017年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2010~2017年)沈阳市土地生态安全指数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呈现"较安全—不安全—较安全"变化过程;(2)研究期内(2010~2017年)土地生态安全压力指数呈下降趋势,土地生态安全驱动指数、状态指数、影响指数和响应指数呈上升趋势。研究结果为沈阳市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依据大连市2005年遥感影像图,利用GIS技术,提取数据生成海洋岛土地利用专题图,以50m×50m为基本单位,制作格网作为辅助评价单元,通过网格化处理的生态风险指数及派生结果进行生态风险空间分布规律分析,并提出相关措施.结果表明:岭前村与西邦村生态风险威胁相对较大,并且,人类活动区及沿海产业集聚区生态安全现状也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 喀斯特地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典型喀斯特地貌类型覆盖区—遵义市为研究区域.从土地生态安全角度出发,基于环境—经济—社会(EES)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聚类综合评价方法,对遵义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遵义市各地区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可分为3大类:土地生态安全低度风险区2个,中度风险区2个,高度风险区10个.遵义市应...  相似文献   

6.
以连云港市为研究区,根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结合研究区现实情况,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最后依据综合指数法构建连云港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对2000—2015年的连云港市土地生态安全时空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结果表明,2000—2015年,连云港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向好,下辖各区县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空间差异性明显。2000—2005年,连云港市西部东海县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改善明显,其土地安全等级由Ⅱ不安全级提升到Ⅳ良好级;2005—2010年,连云港市东部和南部地区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均有所提高;到2015年,连云港市大部地区土地生态安全等级达到Ⅴ安全级。  相似文献   

7.
针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3方面因素分别选取人均耕地面积、耕地面积比重、森林覆盖率、耕地中旱地比重、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工业污水达标排放率;化肥施用量、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效灌溉面积;城市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13个指标作为巴中市土地生态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指标权重,通过相关指标数据及公式得到计算结果,结果显示:巴中市2008年、2011年和2013年的土地生态安全值分别为0.817,0.828,0.832。然后,对巴中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得到其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基本处于上升趋势,并处于良好级(0.8T≤0.9)。最后,根据上述评价分析,分别针对生态保护、环境保护、经济及社会因素3方面给出巴中市土地安全实施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哈尔滨为倒,探讨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针对哈尔滨城市土地利用现状特点,以“压力-状态-响应”理论构建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灰色性,采用灰关联分析法构建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并从宏观上对2000~2005年哈尔滨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0~2005年土地生态均处于基本安全水平;2000—2002年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略有下降,但2003~2005年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呈增加趋势,说明其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不断改善;存在人口密度、工业用地比重偏高,绿地覆盖率、建筑容积率、人均居住面积、空气质量达二级率等偏低不安全因素,制约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突变理论方法的我国黄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提升水源涵养能力。聚焦黄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及效率提升问题,构建DPSIR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突变理论对2009—2018年黄河流域九省区的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进行评价。研究发现,黄河流域九省区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差异较大,内蒙古处于领先地位,河南省排名落后,其余省份居中且相差不大。从时间分布上来看,研究期间内各省区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值总体呈上升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黄河上游的土地生态安全表现相对较优,下游次之,中游较差。其原因主要在于城市化人口压力过大、水环境与农业污染严重、土地利用结构不均衡以及治理力度不足等,由此提出了加强水资源优化管理和农业清洁化生产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PSR模型的佳木斯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基于PSR模型框架,从压力、状态、响应等3个准则层入手构建佳木斯土地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与变异系数的综合确权法测算各指标权重,对佳木斯市2000~2012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划定其安全等级。研究表明:2000~2012年,佳木斯市的土地生态安全系统的压力指数整体低于状态指数与响应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动形变化趋势,压力指数从0.084上升到0.129,下降到0.041,再上升到0.157;土地生态安全状态指数呈现先增长又下降的变化趋势,从0.158增长到0.251,再下降到0.208;土地安全状态响应指数呈现平缓的增长变化趋势,从0.140增长到0.308;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共同决定佳木斯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综合指数,土地生态安全指数呈现先增长后下降再增长的变化趋势,从0.381增长到0.494,下降到0.464,再增长到0.673。考察期内佳木斯土地生态安全整体处于临界安全状态,2012年上升至较安全等级。该结论为佳木斯市制定改善土地生态安全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丘陵山区可持续耕地整理潜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综合运用现有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建立丘陵山区可持续耕地整理潜力综合评价体系,以期为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丘陵山区耕地整理的背景和特点,从资源、经济、生态和社会4个方面选取7个指标,建立了丘陵山区可持续耕地整理潜力综合评价体系,并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为典型研究区,运用农用地分等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等当前现有的成果数据,在GIS平台下,将农用地分等图、"二调"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坡度图等综合叠加分析,提取评价单元及其属性信息进行潜力评价。研究结果:将研究区可持续耕地整理潜力综合指数及其潜力分区图与野外调查实际相比,结果能较好反应该区的实际情况。研究结论:该评价方法既立足于丘陵山区耕地整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又具有充分利用现有成果数据的特点,能为区域耕地整理及其项目选择提供有益借鉴,促进土地整理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 的浮梁县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省浮梁县为例,在GIS 的支持下,充分考虑建设用地的工程地质要求和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等条件,利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体系,对浮梁县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对浮梁县建设用地的规划和管理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结果表明,优质的建设用地面积为78384.55 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27...  相似文献   

13.
县级功能片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讨县级功能片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技术。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综合归纳法。研究结果:提出功能片区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关概念、编制意义、编制原则、编制流程和实施管理,通过对县级功能片区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分析探讨当前城市内部跨行政区域发展模式所需的土地管理新方法,有利于统筹区域城乡土地管理、促进资源与要素在功能片区空间上的优化配置、提高各类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有利于形成良性互动的区际关系,推动各地区共荣式发展;提出运用平均、重点和保障性三个方案来解决功能片区内土地利用指标分配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功能片区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为划分功能片区功能区、解决好所跨行政区之间的利益分配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创造条件。研究结论:功能片区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一种全新的区域规划,不仅适用于我国城市发展对现有土地利用规划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的延伸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以辽宁省彰武县为研究对象,在AHP-模糊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尝试建立耕地地力的ANN-产量定量评价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模型不需要确定权重,并且能够反映耕地地力评价的非线性特征,消除了传统方法确定权重时人为因素的影响,增加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通过与传统方法的对比发现,得到了较为一致的评价结果,为耕地地力的定量评价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对建立县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建立土地利用现状信息系统之前,对数据库设计和数据质量要有明确的要求,掌握各项技术标推和规程,使资料收集和处理、数据采集、数据建库、成果输出等工作目标明确,避免诸多失误。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对市级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进行探讨,提出实施方案。研究方法:功能分析法。研究结果:以徐州市为例,在徐州市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运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功能需求,结合.NET技术、ESRI最新GIS组件产品(ArcGIS Server,ArcSDE),提出了基于GIS的市级国土资源电子政务方案。研究结论:提出的实施方案对基于GIS的市级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目的:通过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2001—2012年陕西省土地生态安全做出动态评价,并诊断出主要限制性因子。研究方法:运用基于相对熵理论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最后通过障碍度模型找出土地生态安全的限制性因子。研究结果:(1)12年来陕西省土地生态安全指数逐渐上升,安全级别由临界安全提高到较安全等级,但目前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属于低层次、不稳定的较安全等级,土地生态安全压力还很大。(2)从准则层看,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威胁仍来自质量安全和安全保障两方面,其中土地退化的障碍度越来越大;从指标层看,最大障碍因子经历了由单位面积农林牧副渔产值、水土流失率到土地沙化率的变化。研究结论:基于相对熵权的土地生态安全动态研究结果符合陕西省实际。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为研究如何从土地管理的时间维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研究方法:目视解译法、GIS空间分析、景观格局指数。研究结果:(1)研究区县域2006—2012年新增建设用地中共产生259宗批而未用土地,面积为515.47 hm2;(2)批而未用土地数目随时间变化波动增长,呈现集聚性、趋向性的空间分布特征;(3)市场不确定性、政策与规划调整以及土地管理脱节是产生批而未用土地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利用高分辨率影像目视监测批而未用土地的方法简单,对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的时空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常熟市不同时期(1984、1992、1999、2001年),TM、SPOT、ETM Pan遥感影像多波段合成、分辨率融合、图像增强处理、精确校正与配准,建立不同影像的土地利用分类解译标志,以2001年ETM Pan合成图像为基础,通过目视判读,首先建立2001年土地利用本底数据库,通过连续对比法获得各时期常熟市土地利用数据库以及不同时期之间土地利用动态数据库。研究表明,以高分辨率原始影像建立土地利用本底数据库,较低分辨率图像做动态变化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达到了1:5万专业制图的要求。不同分辨率影像的精确配准后不仅提高了低分辨率图像利用率,而且通过对比分析提高了判读精度,可以实现土地利用数据库快速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