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个人职业发展的三点感悟第一个感悟,个人的发展要跟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有一句话叫做"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为什么呢,在那个年代,搞导弹没有经济收益,它是一个政府行为,技术和知识还不能商业化,所以卖茶叶蛋就能赚钱。但是20年后,谁还觉得卖茶叶蛋更赚钱。这个例子的意思是,这句话是比较短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初,下海浪潮滚滚翻动。迅速积累财富并得到了中央认可的史玉柱几乎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他的成功从实战角度对所谓“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操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写书的不如卖书的”、“教授应该去学卖馅饼”赚钱等等“知识无用论”,给出了最有力批判,为知识分子争了气,扬了眉。  相似文献   

3.
读书     
《中国对外贸易》2011,(4):94-95
无价(2011年第一奇书,媲美西奥迪尼的《影响力》) 内容简介 为什么百老汇剧场里价格越高的位置卖得越火?为什么100万美元带来的愉悦感,400万美元才能让它翻倍?为什么议价时,一定要抢先报价,而且一定要"狮子大开口"?  相似文献   

4.
Seth Godin  田茗 《创业家》2011,(5):114-114
上世纪60、70年代被称为杂志的黄金时代。为什么呢?当时的读者对杂志内容有极大的期待和热情:报刊亭货架位置有限,只能摆放有限品种,要想成为赢家就得突破障碍、付出相应成本;因为读者群庞大,畅销杂志根本不愁卖广告。  相似文献   

5.
王应权 《销售与管理》2009,(10):116-117
卖白酒和卖洋酒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价格相差这么大?原因有很多,卖白酒只是卖产品,卖洋酒是卖品牌。我们卖产品需要研究卖给谁?接受不接受?我们的表现形式等等,这些需要进行产品的推广,同理,卖品牌也需要进行品牌的推广。如何将消费者购买前的理性,转化为感性的认识,是做产品推广、品牌推广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加盟模式从理论上来说是科学的,但为什么投资者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总是问题多多?盟主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相似文献   

7.
奥运与经济     
奥运与经济发仔亚特兰大奥运会即将倒计时,赛场外"经济战"又硝烟四起──为什么世界越来越关心奥运?为什么申办奥运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呢?四年前,一位巴塞罗那人作了精辟的概括:"国家要面子,运动员要牌子,商人要票子。"这话虽不甚准确,却自有其道理。"面子"...  相似文献   

8.
施莉莉 《商界》2006,(3):47-49
卖掉公司? 对那些对企业倾注了巨大心血的企业所有者来说,这个话题似乎有些难以接受,甚至有些大逆不道:我的企业经营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卖?请给我一个卖掉公司的理由!  相似文献   

9.
今年6月,你的微信朋友圈里是否有朋友送出过蛋糕、冰淇淋等礼物让大家抢?点开链接,按照提示"摇一摇",首先会看到一个问题:你造不造,13005001022是什么意思?看看下面的选项,手机号还是某牛的客服热线?假如这么简单还有什么意思。C选项"牛奶健康密码"看起来不明觉厉,果断选它,居然答对了!  相似文献   

10.
何晓春 《浙商》2006,(11):98-99
鲁柏祥:二十多年前,手表是身份的象征,卖得很贵,而现在很多手表都卖不动。这既不是因为今天的手表质量比20年前的手表质量差,也并非因为以前的消费者有钱,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相似文献   

11.
李约瑟之谜: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源于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约瑟之谜: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源于中国林毅夫对研究中国历史和比较经济史的学者来说,一个最富挑战性的问题就是,"在十四世纪.为什么中国没有发生工业革命?"因为那些被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们认作是产生了18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的所有主要条件,在14世纪的中国...  相似文献   

12.
英国和法国为争夺在埃及的游轮市场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开始时,英国卖给埃及的游轮并不太受欢迎,法国人造的游轮卖得倒是更好些。但令英国人不理解的是,法国的游轮并没有英国的游轮漂亮,设施也差了一个等级,在埃及却卖得更好,这到底是为什么?英国人用了一年多时间才发现,原来法国人造的游轮,“空场”的地方要比英国人造的游轮宽,也就是说船上空着的地方较多。而英国人造的游轮,房间却比法国的大很多。谁知,游客却不领情房内的宽余,反而对通道、空场、餐厅等地方的宽窄十分计较。  相似文献   

13.
王育琨 《商务周刊》2009,(11):93-93
人们一手造了上帝,然后顶礼膜拜;人们一手造了组织,然后甘心被奴役。尼采对此狡黠地一笑说,"上帝死了"。于是,人们说尼采疯了。没有人再理睬他。尼采陷入了令人窒息的孤独。尼采却在一边孤傲地冷笑:"孤独?你配吗?"  相似文献   

14.
现在已经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品牌不仅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实力的象征,也是企业之间相互较量的有力武器。为什么有的产品很好但是卖得不好,卖得好的产品不一定是最好的产品?曾经有一个做药的老板非常委屈地跟我讲,我的产品质量不比人家差,成分都一样,而我的分量是他的两倍,我的价格是他的二分之一,我的销量竟还不如他的十分之一,为什么?我跟他讲,你认为的好产品和消费者认为的好产品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5.
窜货--一个市场营销中没有的概念,但它在销产践中却是一个让企业非常头痛的问题。为什么有许多产品正在旺销时突然销声匿迹?为什么好买的产品不赚钱,赚钱的产品不好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市场出问题了:一个不同区域市场之间的降价倾销;二是同一区域市场上经销商之间为争压客户而引起的价各混战,在不同区域市场间的降价倾销,是由窜货造成的。这就是说,窜货是导致市场混乱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6.
《商界》2008,(7):74-75
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 几乎所有软饮料的瓶子,都是圆柱型的,可牛奶盒子却是方的。  相似文献   

17.
《上海商业》2014,(9):9-9
"家乐福"为什么不做电商?且不论本土零售商如何展开各种方式布局线上,光从外资同行来看,"沃尔玛"通过控股"1号店"的方式进军线上;大润发打造了电商平台飞牛网;而"麦德龙"在2012年就试水电商。相比之下,"家乐福"有点动作迟缓。用颜菊阳的话讲:甚至连样子都不肯做一下。那么,"家乐福"为什么不做电商?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分析,零售商做电商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相似文献   

18.
一次和一个朋友聊天,朋友说到,现在中国很多企业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卖10亿件衬衣不如人家卖1架飞机,因此,中国企业要进行产业升级。见他慷慨激昂,我只有苦笑,这分明又是一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主儿嘛,这种情形我遇到的太多了。于是我反问:“那你认为如何进行产业升级呢?”朋友摇头。  相似文献   

19.
单位大院那个有五年历史的早餐店提供的选择颇为有限。包子、馒头、茶叶蛋,一盘子的常见食物,火烧和煎饼。此外,一些冒着热气的粥在柜台后面一字排开。每当有顾客迎门而入,对话也总是这么开始的:"早上好,大哥,今天要吃点什么?我们这儿有新上的胡萝卜馅的包子。"大哥不喜欢吃包子。他点了一根油条,店老板立刻大声说:"您还需要豆浆吧,我们这儿还有免费的榨菜,油条泡着或者塞点榨菜会比较好吃,是吧?"只有呆板、不识趣的人才会说不是。"一共5块钱。"这个热情、友善的店老板和她的小店每天早上在行色匆匆的上班人流中格外显眼。  相似文献   

20.
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之时,为什么国产品牌只配卖个“白菜价”?根治国产品牌歧视之痛的关键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