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023年以来,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向好,由此带动能源消费持续增长。分品种看,电力消费较快增长,煤炭消费增势平稳,成品油消费恢复性增长,天然气消费明显回暖。此外,能源保供能力稳步提升,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能源行业投资较快增长,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展望2024年,随着稳经济政策持续发力,国民经济仍将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支撑能源消费继续保持增长。2024年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推进,能源结构继续朝着绿色低碳清洁高效方向转型。  相似文献   

2.
"改革"依然是2013年的热词,具体到能源领域,同样处处闪现着改革的身影。2013年1月7日国家能源局在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深化能源体制改革"的要求。具体表述是"深入研究深化能源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积极开展试点示范"。类似"能源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的表述,在2012年的全国能源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一、2014年工作简要回顾2014年是我国能源事业发展极为重要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能源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张高丽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主持召开会议,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为我国能源发展明确行动纲领、制定发展方针、部署重大任务。全国能源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坚持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履职尽责,能源工作大事多、亮点多,取得了  相似文献   

4.
2011年1月6日,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十二五”能源发展将以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为指导思想,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长,不仅给能源的供应带来巨大的压力,还对我国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因此必须大力调整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非化石能源的比重,推进可持续发展。为此,首先阐述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现今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继而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过程中将要面临的困难;最后针对这些困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面对能源紧缺和环境问题的巨大压力,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容乐观,能源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降低工业企业资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全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脱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锋  辛欣  李锦学 《中国市场》2010,(13):69-71
本文主要以中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的关联为研究对象,通过新兴的"脱钩"理论研究方法分析中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脱钩可行性,界定了中国能源消费脱钩定义、分类、评价模式及评价指标,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两个方面研究了中国能源消费实现脱钩的基本途径,为构建实现中国能源消费脱钩管理模式、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福州市政府出台措施推进能源计量工作日前,福州市政府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计量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出台2项措施推进能源计量工作:一是建立福州市、县(市)区计量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制定推进福州市计量工作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杨涛 《电子商务》2013,(3):14-15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能源消费总量40亿吨标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能源综合效率提高到38%。为了确保"十二五"目标的实现,一场"节能减排"风暴已在全国轰轰烈烈地掀起。本文主要根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结构与能源现状,构建了基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为目标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对该地区产业结构进行优化,确保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达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目标。并探讨能源利用效率与产业结构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规划中不仅提出了节能减排的总体目标,并对主要耗能产品和耗能设备也制定了明确的目标。为确保"十一五"目标的实现,一场"节能减排"风暴已在全国轰轰烈烈地掀起。将依据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规律,通过比较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弹性、能源消费强度以及单位产品能耗三个指标对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并针对中国能源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能源绿色可持续发展是高度重视的。2007年,国务院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2011年,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要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2007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1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相似文献   

12.
面对日趋紧迫的能源资源环境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口号。这一新要求是直接针对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大、增速快、效率低、污染重、温室气体排放高、能源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提出的,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能源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对走能源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虽然目标已经明确,但什么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历史上有哪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对未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有何种借鉴意义?未来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可能方向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推导论证出区域物流发展、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三者关系的理论模型,并采用中国1999—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得出结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区域物流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阶段性及明显的地区差异;中国能源消费与人均GDP及上期能源消费同方向变动,本期能源消费对上期能源消费的弹性大于对人均GDP的弹性;中国能源消费强度与物流业发展水平呈相反方向变动,区域物流的发展可以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从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费强度,以保障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贸导刊》2009,(4):42-44
为了应对日益尖锐的国内外能源环境,德国经济部2008年年初专门成立了能源政策研究小组,对德国能源政策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要以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政策应对能源价格提高;让消费者对能源消费更加透明;建设现代化电厂和高效率的网络,提供经济可行的和有利于气候保护的能源供给等措施。其中的某些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国能源结构:特征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金铠 《中国市场》2011,(33):39-46
能源的供给状况影响着能源的消费状况,能源的消费状况又必然影响着生产结构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未来的能源政策。本文从我国能源供求结构、能源品种结构、区域结构和部门结构四个方面研究我国能源结构的特征,以探讨我国能源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我国能源问题的解决和能源政策的取向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武汉城市圈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对于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样本资料的可得性及孝感市经济发展水平在武汉城市圈所处的中等略偏上的地位,本文以孝感市为例研究武汉城市圈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利用孝感市1999-2009年的相关统计数据,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对孝感市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孝感市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存在协整关系,但不存在着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我国及辽宁省物流业能源消费量与能源消费总量的关系,以1994-2013年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探讨物流业节能减排工作对于保护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能源与环境问题,引发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981年8月,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通过《内罗毕行动纲领》,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本文系统分析了几种可再生能源电价制度下风电市场的特点,阐述了我国风力发电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发达国家人均能源消费“零增长”现象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发达国家集中完成工业化至今,英、美、德、意、日等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人均能源消费"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的现象,本文分析各国部门能源消费的变化及其动因后指出,发达国家能源"零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进入后工业化阶段,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持续下降,民用、交通、商用部门的能源消费增长趋缓,因此总体上看人均能源消费呈"零增长"的态势.文章指出,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人口是决定能源消费多寡的主要因素,而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和谐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个国家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单向或双向因果关系,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已经受到能源消费状况的严重制约和束缚.本文从研究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进而在阐述循环经济的原则和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既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也是实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和谐发展的战略选择,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