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广熟,天下足”的内外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广熟,天下足”这句民谚至迟出现于明弘治初年。最初它只表达了人们对两湖开发寄予的厚望,弘治以后才初步名符其实,清代完全成为现实。这一经济现象的产生,以两湖内部先进农业经济区的建设为基础,其粮食生产具有初步的商品生产性质。地理位置的优越和交通运输的便利也至关重要,使两湖与四川、江西等产粮区有所区别,成为继江浙之后全国第二个获“天下足”殊荣的省份。江浙等商品经济发育程度高的地区对两湖商品粮的依赖,是“湖广熟,天下足”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江浙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这些民谣记录了中国千百年来“南粮北凋”的历史。而伴随着南方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北方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北粮南运”的流通酝酿着变局。  相似文献   

3.
"湖广熟,天下足"。眼下正是湖北、湖南等中部地区稻谷大规模收获的季节,不过调查发现,尽管粮食丰收形势喜人,但粮农售粮后最终拿到手里的钞票与往年比,依然是"半斤八两、不相上下"。粮食的丰收与收入的增加往往存在着"最后一公里"的距离。然而也就是这难以逾越的"最后一公里",恰好成为粮食入库质量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粮农体验政策利好、农民享受科学发展实惠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4.
"湖广熟,天下足",湖北粮食生产历来举足轻重.如何在粮食生产大省中实现"脱颖而出"?湖北省应城市依托传统产业,走出了一条"糯稻兴农"的特色之路,俨然荆楚大地上粮食生产一张靓丽名片.日前,记者到该市进行了探访.  相似文献   

5.
粮食购销市场化势在必行 5月17日,国务院粮改专题调研组带着总理的重托、人民的重托,一路风尘来到了湖南。这因为湖南粮食常年产量550亿斤,素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美称,水稻产量居全国第一。还因为湖南省的粮改超前,是全国第一个全面放开粮食购销的主产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何林祥率领的国务院粮改专题调研组由农业部、  相似文献   

6.
"江浙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这些民谣记录了中国千百年来"南粮北调"的历史.而伴随着南方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北方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北粮南运"的流通酝酿着变局.  相似文献   

7.
谈到明清时期两湖地区甚至全国的米粮问题时,不少论者常用“湖广熟,天下足”之谚作为佐证。只是对于这一谚语产生、流传的时代背景、条件,却很少有过专门的论述。就今所见,“湖广熟,天下足”之谚,至迟在明代前期已经流传。考察明清时期两湖地区的经济、社会状况、特别是这一地区及长江沿线米粮的生产、运销情况以后,就不难发现“湖广熟,天下足”谚语包含或与之相关的历史内容是多么丰富;进一步将此谚语与宋代流传的“苏湖熟(或作苏常熟),天下足”之谚加以比较,更可知基于社会背景、经济条件差异之上,两谚语的含义是大不相同的。简单地将二者相提并论,或者说在米粮问题上,明清时期的湖广取代了宋代东南地区在全国的地位,都是不尽妥当的。有清一代,长江沿线米粮流通的趋势是;范围愈益扩大;各地区间的联系进一步紧密;供求关系趋向紧张;无论整体或局部的粮食价格都在上升。它反映了清代社会经济诸如人口增长、商品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读者的话     
读者的话本刊辑浙江省乐清县粮食局局长包忠告1995年2月16日来信因为《粮食经济与科技》杂志质量比较好,对指导粮食工作起了一定作用,故多年来我一直订阅贵刊。南京经济学院周银副教授1995年10月25日来信古人云:“湖广熟天下足”,湖南乃是我国产粮大省...  相似文献   

9.
江浙海塘是太湖地区捍卫海潮侵袭的古代三大工程之一,已有1800多年历史,它对太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人民生命财产的保障均起重要的作用。江浙海塘修筑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完善于明清。先分段修筑,后全线连接。工程结构是根据海潮发生的多少与强弱,采用各种技术与材料逐步改良和完善的。唐代中叶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太湖地区是当时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唐·韩愈说:“当今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白居易也说“当今国用,多出江南,江南诸州,苏为最大”。宋代太湖地区被称为“国之仓庾”。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称。大量的粮食与丝绸等农副产品源源运往北方。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促使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不少集镇也逐渐形成。江浙海塘的修建,是保障太湖地区经济发达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湖广熟,天下足",湖北粮食生产历来举足轻重。如何在粮食生产大省中实现"脱颖而出"?湖北省应城市依托传统产业,走出了一条"糯稻兴农"的特色之路,俨然荆楚大地上粮食生产一张靓丽名片。日前,记者到该市进行了探访。"打造全国籼糯生产第一市(县)"。应城市委书记徐长水介绍,2012年,应城市糯稻种植面积达35万亩,占全市水稻生产面积的7成  相似文献   

11.
“湖广熟,天下足”,湖北作为我国农业大省的重要地位一以贯之。“唯楚有才”,湖北又是农业科技大省,科技力量雄厚,现有农业科研人员5000多人,农业科研机构近70个,涉农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工程研究(技术)中心10个。  相似文献   

12.
在拥有9亿农民的中国,粮食问题当然是倍受关注的大问题。在我国,为保证粮食安全,国有粮食企业一直高居“粮老大”的垄断地位。随着WTO的加入,对我国农业来说意味着巨大的挑战,这种挑战在种植业特别是粮食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粮食市场化就成了必然的选择。面对强大的挑战和巨大的压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能在市场走多远,这是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湖南水稻产量居全国之首,素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美誉。在新一轮粮改中,湖南也是第一个全面放开粮食市场的主产省。透视湖南的粮改或许能从中得到一点启  相似文献   

13.
钟兴永 《中国农史》2001,20(1):51-56
湘米自古声名广被。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在《与朝臣书》中说:“江表惟闻长沙名,有好米,上风炊之,五里闻香。”(明)张溥:《汉魏六朝三百家集·魏文帝集》。两宋时,“巨舰漕米,一载万石”《宋朝事实类苑》卷62《风俗杂志》。,成为长沙三绝之一。明代李釜源撰《地图综要》内卷云:“楚故泽国,耕稔甚饶,一岁再获柴桑,吴越多仰给焉。谚曰‘湖广(湖南、湖北)熟,天下足’,……非他省比。”清康熙三年(1664)始置湖南省。旋湖南便冠以“天下第一出米之区”之雅称。乾隆帝即位不久,于1737年以“湖南熟,天下足”一语,予湘米以至高定位。…  相似文献   

14.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农业强省王克英湖南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历来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无论是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商品率,还是农业的装备、管理水平、结构布局、经济效益等,与先进省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大而不强”成为湖南农业和农村...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有名的“鱼米之乡”,素称“湖广熟,天下足”。全省共有大小河流近4700条,以湘、资、沅、澧四水最大,洞庭湖南连四水,北纳长江,对调节长江水量有重要作用。多年来,生态环境恶化,洪涝灾害时有发生。为什么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洪灾却越来越频繁,损失越来越严重?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忽视农业基础投入也是重要原因。 一、农业基础投入长期欠帐 农业基础建设(包括水利、堤防、农田开发、库区蓄洪等基础设施和丘岗开发、植树造林、水上保持、江湖治理等环节)是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人口众多,耕地等资源禀赋相对不足,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必须将主要粮食作物的产业融合发展放在重要位置。湖南省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自古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水稻播种面积、产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近期,笔者跟随全国政协调研组赴湖南就农村  相似文献   

17.
清代湖广垸田的滥行围垦及清政府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清两代是湖广封建经济的起飞时期,尤其是农业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湖广地区成了全国的大粮仓,因而有“湖广熟、天下足”这一谚语的广泛传颂。该区农业经济繁荣的首要条件,是土地的大量垦辟和水利事业的发展。但是,随着土地垦辟的全面展开,湖广又出现了如何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正确利用水利为农业服务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便是清代湖广垸田过分垦辟、水患加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其耕地复种指数变化对我国粮食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利用HANTS算法构建2001—2018年研究区耕地复种指数数据库;通过MK检验方法、最小二乘法分析该区域复种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地理空间探测器对影响不同区域复种指数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序列上分析,该区域以一年两熟复种模式为主;整体复种指数呈现下降趋势,一年两熟模式的耕地面积显著下降。(2)从空间格局上分析,安徽、江苏、江西、湖北的中部等地区以一年两熟模式为主;湖北、湖南等地区一年两熟模式下降显著。(3)从复种指数时空转移分析,2001—2015年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湖南中部等地区种植模式主要从一年一熟转为一年两熟;2015—2018年安徽中部、上海北部、湖南中部等地区种植模式从一年两熟转为一年一熟。(4)粮食单产水平、地均化肥使用量是该区域复种指数变化的关键因子;人均耕地面积对江西省复种指数变化影响较大,而对其他地区复种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湖广熟,天下足”这种经济现象产生于明朝中后期,消失于新中国的建立。这个期间两湖外运的粮食。有漕粮、官府采买和民间贩卖的商品粮,它们的集中方式、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产生的作用,各不相同。商品粮是这一经济现象的主要内容。在同时期的余粮输出省中,两湖居首位,地位高于四川、江西等省。  相似文献   

20.
"湖广熟,天下足"。湖北的粮仓不仅保证了"荆楚"百姓的温饱,而且福泽到全国人民。而湖北水利灌渠设施的完善建设,犹如农业的汩汩血脉,给粮田丰收注入了强劲动力。近日,记者来到湖北省当阳市,亲眼看到了这些四通八达、遍布农田的水利设施是如何在当地政府和农民的合力建管下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