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从统计任务,目的,内容以及统计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等方面,说明企业统计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目标是既要部分满足宏观管理决策需要,更主要的是切实有效地服务于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改革的外部条件是继续推进企业改革和统计改革,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新的企业统计管理体制;企业自身则从切实转换企业统计观念,全面完善企业统计内容,大力培养统计人才以及加大投入,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全面推进企业统计改革。  相似文献   

3.
4.
伴随我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加入世界经济组织,市场的需求和国际接轨的经营机制是我国企业所要面对的问题。所以,要加快企业的发展就要从企业内部的制度抓起。本文从更新企业的统计理念和端正正确的指导思想以及调整正确的方式三个方面,发表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作为自主经营经济的实体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关键在于科学的管理和科学和决策,而企业统计就是企业实现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基础,通过企业统计工作的现状特点,提出企业统计如何改革,才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构想。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 ,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企业作为自主经营经济的实体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关键在于科学的管理和科学的决策 ,而企业统计就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基础。通过企业统计工作的现状特点 ,提出企业统计如何改革 ,才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统计参与决策、参与管理,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监督改变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谈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统计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下企业统计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统计是一套表制度,其统计指标的统计范围无法满足市场经济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同时,由于政府统计行为与企业统计行为并存于企业内部,使得企业统计职能未能充分发挥,企业统计改革势在必行。在企业统计改革中,一是企业统计职能的改变;二是统计范围的拓展;三是资料来源方法的改革;四是统计观念的更新;五是官方统计与企业统计的分离。  相似文献   

9.
10.
市场经济在实现资源配置时,会因现实市场的各种条件限制而出现市场失灵现象。为了提高市场效率,政府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对企业行为进行适当干预:对于各种垄断,采用反垄断政府或市场进入管制;对于外部影响和公共产品,采用正反两方面的干预措施;对于信息不完全的市场,则通过相关法律或强制措施来干预。由于政府自身出现的障碍,对企业的干预必须有度,政府管制过多过细或方式不当,会引起企业的低效率。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改革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企业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统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必须要适应宏观环境的变化,逐步形成全方位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内外部信息.同时,宏观环境的变化,对现行的企业统计的内容、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要求,企业统计应在服务的对象、统计的内容、统计方法等各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2.
本探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青少年、青少年事务及政府行为的变化着手,对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作一些探索,使政府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职能,管理好青少年事务。  相似文献   

13.
今年10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视察中央电视台时指出:舆论监督非常重要,它对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要通过舆论监督,纠正我们工作中的问题.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使全国人民受到鼓舞,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促进我们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朱总理此时强调舆论监督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与政府经济行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必须及时做出新的转变,从全能型、审批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从高成本政府转向高效率政府,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建设“有限”与“有为”的政府,建立“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领导的素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从现代组织行为学的原理出发,阐述企业为日前市场化,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如何与企业的领导素质密切相关,首先探讨企业环境的动态性与企业领导素质的适应性,其次,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的企业领导素质;再次,探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提高企业领导素质。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国有商业企业的改革与管理,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有商业企业加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目前,国有商业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零售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亏损面扩大;批发企业举步艰难,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企业 历史包袱沉重;内部管理水平低。存在这些困难和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改革不到位;机制不灵活;管理不完善。深化国有商业企业改革的重点是:以理顺产权关系为突破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组织结构;搞好批发企业改革;积极发展连锁经营,努力开拓市场。强化企业管理的重点是:强化资金管理;强化进货管理;加强库存管理;加强费用管理;加强制度建设;狠抓扭亏增盈;加强物价管理。  相似文献   

17.
信用缺失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不可小视的问题。无论在政府层面,企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信用缺失的问题。究其原因,有体制、社会文化、制度、信用中介服务不发达等方面因素。为此,本文提出如下解决信用缺失问题的对策:转变政府职能,培植政府信用;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依法惩戒各种失信行为;完善征信制度,发展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加强道德建设,培养社会信用意识。  相似文献   

18.
综合商社最早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日本,是日本战后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开路先锋。后来被亚太地区不少国家移植和效仿,并在各国政府的有效推动下,为本国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我国1994年在以外贸企业为主体的基础上,开始了综合商社的组建试点工作。与此同时,许多省、市和中央的企业集团都在研究和探索综合商社之路,试图走出一条以贸易为主体,以金融为纽带,集贸易、金融、信息、投资、组织协调、综合服务为一体的跨国企业集团之路。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外贸企业更是举步维艰,因此,进一步探讨我国综合商社的培育和成长之路,更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