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人的社会经济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寺院僧侣的社会生活已呈现出强烈的世俗化倾向。他们既隶属僧籍又挂名俗籍,与世俗家庭依然保持密切的宗法和经济联系,可以相互继承财产和代偿债务。僧人基本脱离了寺院的集体生活,多与妻儿姊侄共居同活,并象普通百姓一样参加传统私社。僧人名姓也多带俗名俗姓。这些变化,是佛教寺院集体经济和僧侣个体私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世纪中国寺院僧侣生活世俗化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2.
敦煌文学作品中的博士,蒋礼鸿先生在《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一书中已做过出色的考释,指出它是对有技艺的人的俗称。在唐后期五代宋初的敦煌寺院,对“博士”一称的规定却并不十分严格。通常是作为工匠的别称,如铁匠史奴奴,在净土寺“入破历”中,既被称为史博士,又被称为铁匠史都料;又如在敦煌遗书伯四九○六《某寺诸色入破历》中,同一伙人既被称为“博士与人夫”,又被称为“工匠与人夫”,等等。但在不少场合博士又是指某一行业内具有特殊技艺的人,如木匠行业中有“造床博士”、“作斗博士”,  相似文献   

3.
佛教是宣扬出世的宗教。僧人抛却父母家庭 ,离家潜心修道 ,是为了达到所谓的摆脱世俗一切欲望缠绕 ,明心见性 ,证成圣果的境界。因而除三衣六物之外 ,佛律禁止僧人私蓄财物 ,《四分律》云僧应“不把持金银七宝 ,不娶妻妾童女 ,不蓄养奴婢、象、马、物、车乘、鸡、狗、猪、羊、田宅、园观 ,蓄积蓄养一切诸物 ,不欺诈 ,轻称小斗 ,不合和恶物 ,不治生贩卖。……量腹而食 ,度身而衣 ,取足而已。”① 但“出世”的宗教和出家的僧人都不能不生活在世俗社会中 ,不能不受这个私有制社会的影响。在中国封建社会地主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许多下层僧众成…  相似文献   

4.
唐后期及五代后梁、后唐时期襄州经济发展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敦煌文献为依据,结合史书记载以及后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唐后期以及五代后梁、后唐时期襄州经济发展原因,并指出这一时期襄州经济发展得益于其政治稳定、大运河淤塞、交通便捷以及唐后期人口迁移对襄州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