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经过二十年的住房制度改革,住房需求逐步走向市场化、社会化,房地产市场也得到了充分的培育与发展,市民的住房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节节攀升的房价也让房地产具备了泡沫成份,房贷风险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越来越高的房价与普通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也不相适应,一些居民也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购买理想住房了。正因为如此,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也有所调整,在市场化商品化的同时也注重住房的政策性保障性,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也由此建立起来,并且在不断进行调整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房价与救市     
一、房价是推行新住房制度的一个要害问题 19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住房制度改革的“总设计’话,大家在讨论房改问题时,都同意推行住房商品化的新制度。同时也认为,推行新制度的一个“要害”问题是,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制,大多数居民买(租)不起按商品房价出售(租)的住房。  相似文献   

3.
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各项措施体现出“新自由主义”的思想和思维模式。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政策实施主要依赖职工的工资收入,或者对职工低工资的补偿,而不是来源于政府保障性的住房补贴。尽管住房制度改革取得巨大成就,但住房领域的问题仍然严重,表现为房价过高,投资过势,结构不合理以及贫困人群住房问题面临挑战。因此,建议缩小住房不平等,遏制住房投资过热,稳定房价,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相似文献   

4.
199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文件发布以来,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政策制定经历了起步和规范管理的不断深化过程,对保证住房制度改革和货币化分配的顺利实施,促进危旧房改造和重点工程建设,培育居民住房消费,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平抑房价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朱丹  高亮  张志坤 《活力》2010,(14):31-31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住房市场供需失衡问题受到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把房价降到一个合理水平外,还应大力发展房地产金融,建立和完善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尤其是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正是建立与形成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发展我国房地产金融体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城市导报》陈伯庚教授的文章,认为住房制度改革和降低房价这二者是有密切联系的,应相互配合,二者联动,才能促使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理由是:①住房制度改革是形成新消费热点的体制保证。住宅业能否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关键在于城镇居民参与住宅市场的程度。要有消费需求市场来支撑。只有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参与房产市场交易,才能使住房消费真正成为消费热点。只有切断职工对就业单位分房的依赖,才能把绝大多数城镇居民推向商品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研讨房价下降与“救市”的问题。一、房价是推行新住房制度的一个要害问题 19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住房制度改革的“总设计”后,大家在讨论房改问题时,都同意推行住房商品化的新制度。同时也认为,推行新制度的一个要害问题是,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制,大多数居民买(租)不起按商品房价出售(租)的住房。  相似文献   

8.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为提高城镇居民居住水平而建立的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在房价逐步提高的今天,中低收入的人群越来越难买到一套自己的住房,高收入者却享受着住房公积金带来的实惠。尽快改变中、低收入人群购房难问题,已成为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1998年我国停止了福利分房制度,房地产由此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我国官方第一次提到"房价收入比"这一概念也是在1998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中,其中规定房价收入比为一套建筑面积为6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的平均价格与双职工家庭年平均工资之比。自从  相似文献   

10.
我国从1997年开始的住房制度改革,经过了十几年的艰难历程。从对福利分房的休克性结束,到商品住房的高速发展,老百姓对"疯狂房价"的一致指责,再到近几年对房价上涨过快、房价过高等突出问题的坚决治理.  相似文献   

11.
伴随我国不断深化城镇住房改革,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提高居民居住水平、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我国住房保障制度还不完善,随着各地房价的不断上涨,众多的中低收入家庭无法承受高昂的房价,只能望房兴叹,造成我国住房保障公平性的缺失。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国家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住房制度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思危 《经济界》2007,(4):4-10
中国的住房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住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事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进步。本刊发表成思危同志在2007年国际房地产论坛上所做的主旨演讲,通过对住房问题的系统分析、住房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住房市场的宏观调控和当前廉租房、房价及适度消费等四个方面问题,深入剖析了目前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对推进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上海住房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 1.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不同步 上海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己走过了25个年头,在初步建立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住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除了广义住房社会保障即覆盖城市单位职工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建设同步发展外,延续和新建针对中低收入家庭的低租金公房、廉租房、动拆迁户配套商品房和购房贷款财政贴息制度等项狭义住房保障措施虽然发挥了一些作用,但都是就事论事,不是从整个住房保障体系上的统筹安排。尤其是在近几年房价快速上涨后,房价收入比高达10倍以上,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住房社会保障都显得软弱无力。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突出,矛盾越来越大。为保持社会安定,真正实现安居乐业的目标,必须加快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随着1998年中国住房福利制度宣告结束,住房制度改革进入住宅建设市场化和住房消费货币化的阶段。十余年来,房地产市场有了快速发展,全社会四分之一的投资在房地产行业,几十个产业与房地产关系密切,房地产已经占了GDP的6%。与此同时,房价上涨过高,房价与居民收入比严重失衡,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谈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的财务处理问题孙红清,张乃文目前,住房制度改革工作正在各地逐步展开。由于这是一项新的工作,人们对这方面的财务处理规定不甚熟悉,而目前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涉及到的财务处理问题又较多,因而造成了少数企业对住房改革的财务处理很不规范,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商品住宅价格普遍上涨较快,某些城市的房价甚至出现“飞涨”。造成房价过快、过大幅度上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是1998年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把住宅建设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一系列刺激住房需求措施的“惯性”作用;二是前一段时期的宏观调控着力在控制土地供应、限制房地产开发贷款等抑制房地产供给措施的市场反应;  相似文献   

17.
解决好我国住房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些年,有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房价过高、住房投资增长过快、住房供应结构性矛盾和市场比较混乱等突出问题。有人质疑:是住房制度有问题,还是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为提高城镇居民居住水平而建立的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在房价逐步提高的今天,中低收入的人群越来越难买到一套自己的住房,高收入者却享受着住房公积金带来的实惠。尽快改变中、低收入人群购房难问题,已成为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去年“国8条”以稳定房价为题,准确、恰当又实事求是。今年继续使用,不仅仍然切题,又是对去年文件题目合理传承,因此。没有必要为“稳定房价”与“平抑房价”继续争论。对于当前平均房价的两种计算方法,建议有条件的城市使用全面统计教字.采用加权平均法要注意及时调整“权敷”;统计部门和主管房产的部门共同使用和公布一个统一的平均房价统计数。平均房价的升降受“同质住房”房价和住房供应结构变化的双重影响,所以降低房价不一定是好事。调整中低收入者住房的套型和房价是政府应尽的职责,要使“同质住房”的房价上涨低于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两大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两大节点 2003年以来,我国从银行信贷、土地供给、政府责任、住房供给、被动需求、市场监控、住房保障、统计披露等方面进行了三轮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但是,调控效果并不理想,房价仍在上涨,供求矛盾仍然突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第一,住房制度改革过于仓促,迅速地实行市场化,将住房问题简单地推给居民自行解决,产生大量市场需求,忽略政府责任,没有对政府应当承担的住房保障责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认真解决。第二,没有在城市规划中科学规定各类住房尤其是中低价位住房所占比例,并认真加以监督实施。第三,招拍挂制度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导致土地价格不断上升,推动了房价的迅速上涨。第四,贷款利率政策缺乏针对性,没有对自住房与投资房、首套住房与非首套住房进行明确的区分并通过利率杠杆加以引导,既缺乏保障作用,又无法有效抑制投机。第五,平均房价统计指标忽视了同质性比较,不够科学,未能为市场监控提供足够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就中央的调控政策来讲,尽管存在着一些缺陷,但其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决心是明显的,力度也是足够强大的。之所以没有起到预期的调控效果,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很好地把握住地方政府和银行这两大节点,调控政策无法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